拼湊傑夫

當偵探小說遇上……

先要聲明本人不是偵探小說迷,所以本文該會充斥很多關於此類小說的迷思。通過這段聲明,不需用膝蓋想大概也知道今天說的這本書屬於什麼類型的。不過話說,本地突然間出現了這家出版社完全是在我認知範圍之外。不過一部分原因自然是因爲我也不太關心,只是知道了去書局走走後也不太見這家出版社的書籍。透過了之前的聚會,我拿到了一本review copy所以今天要來說一說。

這家出版社名叫魔豆,從封面設計看來是走最近貌似很流行的輕小說路線的出版社。書本拿上手質地不錯,至少不會感覺這是什麼五分鐘內趕出來的封面。至於內頁的排版則有點稍顯簡單,如果每頁上端至少標一下到底是哪個章節什麼的則更佳。不過總的來說,排版質地什麼的都及格有餘。要讀者光爲這個掏出十八令吉,應該不至於上演呼天搶地的劇碼。


封面設計相當有趣

今天要說的,是虜繼雄所著的「一個人的捉迷藏」。

偵探故事在我的認知裏,就是一個作者與讀者之間互相捉迷藏的遊戲。近乎大部分的情況裏,讀者都不太可能直接從作者的字裏行間中找到破案的線索。若把這過程比作魔術表演,其實也不無不可。與魔術師的角色相似,作者在整個過程中一直都在轉移讀者的視線。一直到最後真相大白之際,才一次過「曬冷」把遺漏在過程中各個角落的蛛絲馬跡一一串起。當然到最後,功力較爲高的會整理得很漂亮。

這故事是發生在一個小學裏,所以劇情可想而知應是比較溫馨的。加上裏面一些對現實世界投射的敘述(裏面有一整段關於馬來西亞地理課的課文),更是使得故事的真實感大增。只是有點可惜的是,作者本人可能有太多東西想要表達所以故事的格局有點太大。就在篇幅的限制之下,使得好一些細節遭遇廣泛籠統化。除此之外,故事發展到最後的時候,本來相當寫實的世界觀也陡然間轉到另一個時空的感覺。

好吧,這也要視乎讀者本身對於現實世界的觀感與作者一致。

很明顯我沒有。

首先先說一下廣泛籠統化的部分,其實我想說的是over-generalization這個詞(好吧我的翻譯很糟糕我知道)。故事裏面有約略涉及一些超自然現象的支線情節,所以裏頭有出現一位以「神婆」姿勢登場的同學。雖然這個角色在之中擔當舉足輕重的分量,可是透過文字的敘述還是感覺這人是來亂的。過多的故弄玄虛,使得她似乎說不出有說服力的道理。再來,或許真的是篇幅所限,但把一切的「理論」推到神祕學身上好像有點太過草率。

再來,前面也說過這是部感覺頗爲寫實的故事。但是故事情節發展到了中段,卻開始與靈異事件的真假互相拉扯。如果這是誤導的其中一部分,作者可能要考慮這部分要描述得再精細點。還有現在學生應該還不能自帶手機上學吧,而且一些社交網站也限制13歲以下的孩童參與。當然是也可以反駁說學校校規各個有異,再說社交網站也沒大規模檢舉就是。只是這些小細節讀起來,還是會有一種故事裏描述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疑慮。

再來就是故事有太多的支線情節,然後故事發展到最後一個案子還出乎意料有了巨大的轉折。雖然到最後作者還是有辦法自圓其說,而且看得出心思頗爲慎密。至少在這點就值得爲他鼓掌,尤其是最關鍵的線索早就在另一件事情的落幕前就埋下伏線。但是中間由於結局的格局太大的關係,而呈現了一種支離破碎幾近失控的狀況。本來應該查的是這件事情,但是中間查證的過程卻不怎麼看得出與主案有什麼關聯。

若要用一句話概括這本書,最恰當的用詞大概是有點太眼高手低。在有限的篇幅下,其實應該更專注說個簡單的故事。可是這故事裏除了要簡介所謂的「神祕學」(其中包括很多形形色色的靈異故事中常見的詞彙與偏方),還要花篇幅介紹「都市傳說」,還得身兼地理課老師。這樣故事的豐富度沒錯會很高,但是輕小說篇幅實在太短,加上這還是偵探小說還要交代各個角色的關係。這樣一來,這些細節就只得匆匆帶過很廣泛很籠統地介紹,實屬可惜。

最後校對和編輯部的朋友,裏面有好幾處錯字或許你們若再版要再校一次。

寫到這裏,說起來有部分應該也是我自己過往作品的一些毛病。篇幅的確是故事深度以及寬度的限制,以「一個人的捉迷藏」的字數實在不宜把洞挖得太寬。或許同樣的體會,會發生在我幾年後重閱自己這兩年寫的小說上面發現。不過若有這樣的感覺也不錯,至少如果發現問題就是表示在之中有進步。說到這裏,希望下次若有機會重閱虜繼雄先生的著作可以更精彩就是。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