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对人生感到绝望,而人生真的不是好像大家在The Sims看到的这么简单,这么predictable和容易上手。此篇长文是小弟在after饭局的discussion后思绪经过整理的一篇感想,相信经过组织后应该比较能够表达我的想法。此文大概分为老人与小孩两个部分,至于小孩这个部分,在三年前的这篇文章有稍微带过。三年后的今天,因为毕竟我还是个人,想法会随着心智的转变而改变,至于是好是坏那就不得而知了。
很久没浮上来写写比较贴近自己内心的文字了,这阵子在这里已经几乎不想是个人在经营的网站,毕竟整个情绪的表达都变得很平面。本来想很high来写点什么,但发觉自己好像在过去一年除了工作上让我感觉我还生存着外,其实个人根本就冷感到跟一张纸一样。最近自己再度让自己私底下的生活投入在很多事情上,比如床头目前已经排着三本不同课题需要短期内消化的书本,手上的玩具project也终于在整个想法已经成熟后开始投入开发。
老实说,因为英文实在不灵光的关系,光看trailer我还真的以为这是关于钟表的故事,但却忘了watch也代表观望守护的意思。Watchmen算是万众期待的漫画改编电影吧,从电影还没上映,甚至连trailer都还没有的时候就已经在很多人口中听到这个词儿。我倒是没什么感觉,当然主要原因是认为那只不过是一部superhero movie而已,可是没有想到这其实是和batman new series一样,是穿上动作片糖衣的剧情片。
是的,有同感的同学们请举手。这回说的是本土名导Yasmin Ahmad执导的Talentime,说起来这还是小弟第一次观赏她的电影(是的,广告不算)。这次的故事主线是围绕在异族之间那种很纯纯的爱慕,然后间中穿插很多民族之间的冲突,其中不乏政治很正确的族群和解。不过这次除了异族恋,还有跨越民族这个人为障碍的一点——语言表达的一种残障。故事,如片名所述,是由一个才艺比赛为线穿插引出几个中学生的故事。
那是個小小的盒子,她好奇地用指關節敲了一下,咚咚聲聽起來像是木製。除了那層經歷歲月磨得發亮的黑漆面表層,不見其他任何裝飾,也不見任何多餘雕花。雖然看起來小巧,可不知怎的卻有點沉甸。女兒不解地看著媽媽,似乎在疑惑這到底有啥好支開所有人才能托付。
(more…)本应该在上星期四就写的笔记在我一拖再拖的情况下直到现在才能够写上来,原因是因为我很够懒……
其实我是很好奇导演到底除了拿督杨紫琼的戏份外,还删了什么情节。乍一看剪接的确是很精彩,可是事后回想却似乎少了什么。最大的缺陷,就是霍元甲如何学的一生好功夫,我就不信他是通过拍桌子就学成霍家拳的。再说,如果他的武艺是老豆传授的,那么为什么他并没有告诉霍元甲和赵家比武的“内幕”?还有,从影片看来,霍元甲的父亲应该是风度翩翩的人物,为什么自己的儿子一点都不像,反而像一个白痴四处挑衅别人。
最近的生活过得很悠闲,得空就来弄弄我的网志,再不然就是忙着备份我的资料打算全家三台电脑重灌。这几天也没什么说话,是因为声带出了问题,医生要我少说话的缘故。本来想记录之前在槟城的旅游的,但是想来想去并没什么那么值得记载下来的,除了交通比吉隆坡更加糟糕外(尤其是的士,竟然全部都不跑表的),和巴生谷的生活并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可能是我们没想到交通这么不方便而没什么时间去走走的缘故,又或者是大家都不想出去晒太阳在大街小巷窜吧,我可不像一个人撇下大队一个人走呢(我们有16个人,通常分8个一组自己去玩)。
再来因为假期的时间并不太长,所以之前plan下要去学,去做的东西被迫要在这三个星期内进行。随手拈来就有关于UbuntuLinux(打算给它一个星期的时间装入我的Toptop内跑,如果顺利的话,我将会暂时让它入住我的toptop),一些HTML DOM的东西,继续我为完成的酷斯龙坛的建设(目前有一些新想法,想要把它网志化),开始打算我Diploma后要怎么办,了解一下什么是信托基金(如果可以用它来准备我接下来如果出国留学的生活费),等等等等。还有的就是要去买一粒手表(300-400左右,想买一粒SeikoChronograph的,不知道起价了没有??!),几本书(哈里波特4-6,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
写了出来才发觉自己原来有那么多东西要做的^.^”……
想当年(整个气势弱掉~),六年级检定考试的时候(好吧,阅读率直线下跌了),因为当时全校的老师几乎都被丢到别的学校去监考了,剩下的只有我们为曾接触过的下午班主任(当时我念早班)。不过重点不是这个(duh~),而是在我们每每考完一张试卷出来后开始互相忧心忡忡比较着答案时,这下午班主任说了一句话,大意是:不用耿耿于怀,既然已经付出了努力,其他的就交给老天爷吧之类的话。这种超然的应试态度基本上或多或少还是影响了我日后对考试的态度(虽然我们班本来就在检定考试前也玩得很疯就是~)。
说到玩具,我也不知道我妈收着的,除了一堆softtoys和Lego外,还剩多少(比如说一堆打战的士兵,质感很好的模型车子等等)。想到玩具,第一个想到的词汇是masak(马来文,意即烹煮),也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不叫玩具,所有的东西都北大人归纳为masak,可能是玩具组内一定有办家家酒的equipment吧(不知道,我印象中身边的小朋友的玩具range都很广,当然还没有发生过男生玩芭比倒是真的)?我小时候的破坏能力应该算是中高段的,因为我记得我把我最爱的狗狗玩具的手脚耳朵都弄断了几次(突然觉得我妈会缝衣服是很强的),不过还没有到逢玩具必拆的程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