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新聞何價,我想在這個網絡時代大家心知肚明。可是在午夜夢迴舉手可得的免費新聞,到底影響比以前紙本年代差多少?這是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每天看到的字搞不好多到自己都記不清。加上現在隨身科技的發達,大家都幾乎人手一機,看架勢還以為全民皆記者一樣。當然這不是什麼壞事,但是一般人如你我手邊的資源再多卻也不能保證可以寫好一則新聞。要是盡責報導這事情這麼簡單,那麼人家就不用花三五年時間學這個。
如果說沒有從電影嗅出企圖心的話,那一定是假的。上一次出擊,一舉打破本地電影票房紀錄(後來去年Polis Evo刷新紀錄)這次大家都在期待青元導演這次會端出什麼菜交出什麼作品來。電影看完我只能說,導演他是個聰明人。無論他在題材上有沒有自主權但這次很明顯就是瞄著票房而來。從故事角色們之間交談用的語言,到喚起上一輩集體回憶的足球記憶,實在是很難叫人不聯想到製作方是想要觸及更廣大的觀眾。
不知不覺,距離上一篇已經快要三個星期了罷。自從去年決定了跳坑以來,這裏一直持續有新文章發佈。這次的停頓,主要是新年到了要休息一陣。現在也該是時候回來繼續寫了,不然積累了一堆事情不寫有點不蘇湖。今天要寫的,是新年前趕在下畫前看的一部電影。看完的當下很想寫,可是那陣子在試圖趕着把一部短篇寫完所以留到現在(目前還剩十個章節左右)。
容我不負責任說一句,新加坡中文偏寫實的電影不可或缺的兩大要素大概爲彩票與歌臺。當然這個只是個很膚淺的個人意見,根本就沒有任何事實的根據。如此的推論,只出自自己淺薄的觀影經驗,以及偏見。先不說歌臺,但是看過的幾部新加坡片子,幾乎都有看到彩票的痕跡是怎樣?如果這些電影真的是寫實的話,我有點好奇彩票到底在他們的社會有多高的滲透率。我好像是太小題大做了一點……
我承認是對武士道精神沒有太多深切的瞭解,所以這部片子敘述的與傳說有多少出入就不知道了。不過除去這部分,電影本身似乎還有一些問題。正在寫這篇影話的時候,我在想當年「藝妓回憶錄」與「最後武士」這兩部片子主要對白是什麼語言。好吧,考慮到是好萊塢製作,所以應該都是英文爲主,日文爲副。可是在這部片子裏,我聽到的日文對白似乎不超過五句(其實真的有嗎?)。
前幾天朋友們各個都從世界各國回來,所以大家又一起如往常一起去看電影。今天看的,仍然是本人無緣見識48fps 3D版的The Hobbit: The Desolation of Smaug(霍比特人/哈比人:史矛革之战/史矛革荒漠/史矛革的坠落/荒谷魔龙)。原因嘛,去年的同伴說看了會頭暈,今年的就說戴眼鏡不方便。當然這舒適度是個很主觀的感覺,所以我也不於置評就是。只是看完整部電影,發現在整個過程的三個小時裏似乎隱藏了一個問題。
雖然沒打算現在出書,但是我的確是有約略看過本地一些針對青少年的出版社的投稿要求。雖然林林種種,但簡單不負責任一句話總結--迪迪尼標準。說穿了不過就是要闔家歡樂,就盡量不要有殺人噴血的鏡頭之類的。換句話說,哈利波特這種死很多人的劇碼不行。當然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更加不用想了。光是三部曲的第一部,就是一群廿四個小孩困在叢林式的戰場自相殘殺。這樣的書,在本地應該沒辦法在青少年為導向的出版社出版吧。
不知道是我太久沒看3D,還是IMAX 3D其實就是比較貴一點,這應該算是我看過最貴的電影(接近同樣的價錢我看了一次Avatar 3D跟2D版)。不過可惜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幻覺,我記得上次去看BTS的IMAX是大很多很多很多的(這次是在1U看的)。除去熒幕「感覺」有點小外,其實視覺上甚至聽覺上有算值回票價啦。或許我不太喜歡首周去看電影,所以太少機會碰到THX以上設備的放映廳的關係,所以偶爾有機會去到有驚喜。
不知道是不是那個角色太深如民心,我剛開始寫這篇文章還以爲這是我第一次看Hugh Wolverine Jackman演時裝片。可是因爲實在太好奇了,這傢伙不可能近幾年只是靠Wolverine過活的(事實上其實他應該可以),所以翻一翻才發現還有這部Real Steel(看過但沒寫影話就是)。之前暑假檔我錯過了讓他大紅的角色自傳片續集,但是跟朋友看Riddick時看到這部片子的預告片正好對胃口所以一直都在念着要去看。
我想我神經真的很大條,因為在介紹這部片子之前,吉安在介紹這位導演Asghar Farhadi的新作A Seperation(譯名:分居風暴)的時候有說電影有在影射伊朗的國情。可是就我印象,電影只不過是很真切展示了幾個人的生活。再多說一點,就是劇情很肥皂劇戲劇性很足這樣。約略介紹完這部片後,介紹人吉安又說電影含有某些隱喻。如果不是他老大事後點破,說真的我真的有點看不出來最後一些細節位子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複活節彩蛋玄機。是說這些隱喻有必要如此害羞嗎?
“我們上過床嗎?”
洗去了一身的疲憊,女人想說上網看個新聞好了。可是才打開了瀏覽器,電郵提示插件就開始閃個不停。八百多年沒新郵件的信箱突然有人寄郵件,十之八九又是那個朋友忘了不要把服務邀請函寄過來的勸告。本來是想說好好看個新聞,然後到社交網站八卦一下就回去睡覺的。可是新聞看到一半,這不斷閃爍的圖標真的也太顯眼。說實在看久了她也有點惱怒,於是就認命點開了郵箱來看到底是那個小白亂寄信。
还好昨天成绩出来并没有带来很大的冲击,很高兴我终于可以放下心头大石,全部趴死了!哇咔咔咔,不过希望不要有D才好,有D的话我宁愿给钱重考。呵呵呵,因为拿了D CGPA会跌到很厉害的。这种是不是所谓的“得了便宜又卖乖”,又或者是“得寸进尺”呢?(原谅我的用词不当……)
昨天查询成绩的时候非常麻烦,因为我们必须到电脑资讯室去找空的terminal查询。据说很久以前是把一整张list全部贴在布告板上让你自己看,反正你只是需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合格罢了(详细成绩会送到府上)。在电脑资讯室,问题出现在要查询成绩的人多不胜数,而所准备的terminal数一数只有那9架那么大把,所以要等实在是很痛苦。再加上我们查询时的忐忑程度,分分钟有人心脏病发作而完蛋。呵呵呵……
不过无论如何啦,这个学期还是要比上学期努力,因为经过上次Dis. Maths后,我们不能再完全相信Past Year Paper的出题模式了,呵呵。我不想类似Dis Maths那张纸的噩梦再次出现。全班的同仁,加油吧!
终于有点时间写写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了,如果不是我朋友硬拉我去,我想我大概不会想要看这样的电影吧,毕竟这类电影我一年大概只看一部这样。这部电影名字很直接,就叫做《Bridesmaids》,就一群伴娘的故事,其实说到底故事主要都围绕在Maid of Honor,也就是Annie(Kristen Wiig)的身上。先说说Kristen Wiig这个人吧,从资料看起来他是美国的一个叫Saturday Night Live这似乎是很胡闹的喜剧类综艺节目的其中一个班底,演过的角色似乎很多,其中一个还让一个男生因为模仿她而大红。
說起來真是有點遺憾,雖然本來也沒有打算看完全部九部,但最終卻只看了兩部。是這樣的,本來是想說星期六到星期一這三天選一天出來,就一連去看兩部到三部。星期六不太想出門,星期天想說傍晚難得要去飛飛碟,所以就選星期一好惹。可是沒想到前一晚,我差不多花了一個通宵去白做小白的電腦,接着就在那邊睡了一晚(每次一提起心就會揪一下)。然後星期一就去趕兩點場。
两三天前,因为讲师突然间放我们飞机的关系,所以我们一下子有了三个小时的空节(想到补课就开始手脚发颤,她已经足足欠我们大约十个小时的课了)。三个小时的空节能做什么呢?我们选择了一个不是很有建设性的活动,就是在麻麻挡里闲聊。总觉得和我一班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闲聊是一种享受,因为大家来自的地方很不同的关系,所以很多事情上我们的观点总是不能交集在一起,也因此变得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