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与天使在他们惯常见面的咖啡厅又在次碰面,算起来也差不多是人类时间十年没见面了。因为没有形体的关系,所以时间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十年间对他们来说跟弹指间的时间完全没有任何的差别。回顾之前的战役,战况之惨烈让他们回味无穷,可惜魔鬼虽然近乎大获全胜,但临门一脚仍然被天使打破了整盘计划。
在女友死去后,男主角因为昏迷的关系被送到医院去。在昏迷了好几天后,男主角醒来时满眼通红,虽然女友死前被证实有过性行为,但是因为对方家长都认为这位男主角心地善良都认为女儿不是在被迫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是后来男主角在女友自杀时不在现场,所以自然摆脱了嫌疑。虽然是摆脱了嫌疑,但是警方对他的监察却似乎没有松懈下来的迹象。
心理学博士近年来的研究是关于人的行为是不是由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去驱动会有不一样的后果。简单来说,就是说人类的行为是不是受到俗称的良心和心魔所驱动,然后同样的事情如果由不同的思维模式去驱动的话,下场会不会是不一样。因为良心主导的人非常容易找到,所以其实关于良心这一个部分的研究早就已经完成了,其实研究报告已经完成了一半多一些,尚缺的就是关于心魔的另外一半。
虽然身为独生子,但是男主角从来未从妈妈的身上得到任何的关爱。因为父亲自幼因为另行组织家庭的关系,所以备受打击的母亲一直过度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母亲的过度关怀下,他不被允许和其他小孩玩,为了不让其他小孩接近他,母亲甚至还散布谣言说自己是个极其疯狂的小孩,于是邻居的小孩在各自家长的劝阻下都纷纷远离他。
饱读诗书的老师从来不吝啬于给于他或跟他分享任何的知识,于是在老师不一定有空见他的时候,他就拿着老师开给他的书单到图书馆看书。当他开始养成阅读的习惯后,他总体的成绩也跟着提高,大跌了全校老师的眼睛,尤其是以前曾经以为他笨在课堂上公然奚落的老师们。难得的是,开始因为成绩变好而人缘变好的男主角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骄傲,对于以前欺负他的人也从不为难,很快地他跟全班的同学都成了朋友。
都說是筆記,所以小典老師一開始的設定頗老套。不過到了成品,老師的感覺應該沒有那麼「靈修」了就是。其實對這個角色也沒什麼好說的,大部份的戲份都是放在小月的成長期。如果沒有這個人,小月在過度關愛自己的母親的籠罩下可能會窒息而死。這角色對他來說有點像是彌補了父親這角色的空缺,所以到後期那親密的交流埋下了終究還是得離開的伏筆。也由於這樣,所以老師說的話始終還是會影響到小月。這樣的影響力,也造成了最後安排的結局。(從這期開始我不再標上後記的批次,也就是說沒有注一注二等)
注三:在女生工作上开始日趋忙碌的时候,她们俩中间开始多出了一个人——女生的上司。因为赏识女主角的工作能力,于是对她很是提拔,进而让她负责更多的项目。由于上司本身是个工作狂,所以在女生常常工作到深夜的时候顺道送她回家。女生也因此开始有意无意开始在跟男主角的聊话中开始提到了上司。虽然知道上司本身并不会构成任何威胁,但是在网络留言的刺激下,加上专家故意对个人意识的破坏,他开始疑神疑鬼。
后来她某一天下班,听到屋子里传来砰砰声,快吓死的她于是赶紧开门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只见男生疯了一样把碗碟狠狠摔在地上,嘴里还骂出了不堪入耳的话来。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男友如此失控,她喊着他的名字希望他能注意到自己,可是他却听不到。等到他终于把一叠碗碟砸碎后,他通红的双眼看着女主角,他走了过来狠狠地就是一拳。还反应不过来的女生看着他开始流下了泪,同时间,她也看到对方尽管双眼通红面色狰狞,可是眼神内透露的讯息尽是满满的无奈,甚至在揍她的同时也流下了泪。在发泄完心中的怒火后,他像是电池没电了的电动娃娃毫无预兆地倒下了,怎么叫就是不醒。她在无助的时候开始抓起了身边的电话,打了给医院,然后开始收拾满地的碗碟碎片。
為了讓各個主角的關係比較立體化,所以這次寫這部小說有刻意在角色的刻畫下苦功。雖然效果還是有進步的空間,但我還是覺得跟之前幾部中篇相比算是有改善各個角色相對蒼白的部分。可惜的是,由於中間低估了女生上司的佔戲,所以造成故事寫到最後這個角色變成了影子般的存在。不過無論如何,這是個有趣的嘗試,或許下一部還是會繼續沿用這個方式。首先故事要介紹的,是男女主角的戲份。
至于心灵导师,则是天使埋下的棋子,在前期的时候是个尽情和无私替男主角建立自信和修复良心脆弱的一个人,只是因为他忽略了舆论的压力开始跟男主角开始渐行渐近,使得母亲找到机会指责他是个恋童癖。后来在舆论压力下,为了不伤及男主角他无奈离开年纪尚小的男主角,临走前为了提供最后的帮助所以给了他一个代表天使的刺青。
不久前,因爲家人要遠行所以身爲很乖的小孩我就開車載他們去機場。這陣子由於天氣過於乾旱,所以很多小樹林因此釀出林火。所以這陣子我們都像是身處在天堂之中,舉目望去都是朦朧一片。由於本人呼吸道不是很好,所以這陣子如果煙霧情況嚴重的時候呼吸會有點不暢順。當天送機的清晨更是誇張,當時太陽還沒升起所以路上根本就是灰濛濛得叫人心寒。本來還想說到機場跟家人先吃頓早餐的,可是到了機場的時候我已經鼻塞得很不舒服了只好作罷。
第一篇 仍然无题甜蜜
“你怎么老是那么快”晴抱怨道,语气中仿佛有一丝的哽咽。
我听出了弦外之音,望着她的眼睛,果然不出所料,是通红一片。眼睛肿得好像出街被贵利一记重拳打到,然后整个眼眶泛着满满的泪水,装载量仿佛真的跟普通的水坝没什么差别。然后整个脸因为委屈扭曲到好像是那种被人形容为,不,应该说是数落长相极度像某电影明星。乍一听好像没什么大不了,可是问题就出在,该明星最出名之处,正是因为她是个丑角。当然,和该明星相比,你硬要说他们是母女的话,我想那位明星会因为自卑马上烧炭自杀,因为晴无论是内在外在都比她漂亮得太多了。不是我卖花赞花香,人家什么什么贵妃倾国倾城,我的晴只要一出现,四周围所有公认美丽的事物马上黯然失色。
突然间,很厌倦自己中长发的造型,有点冲动想要剪超短的头发(要比我之前剪spike的长度更短,最好是短于一寸)。可是冲动归冲动,一想到结果有太多未知数我就开始犹豫了。其中一个原因是我怕自己会狂笑不止,别人怎么看我不在乎,反正头是我自己的,大家怎么笑也不会改善什么的。
原本自己的计划是和这个冲动完全相反的。原本因为天气转凉(开始下雨了),就打算留长发(很多人都“怂恿”我留长发)。留长发?听起来很酷,但是留了长发,人看起来会比较成熟吧?不大清楚,就是不喜欢自己长发的感觉,而且,看起来幼稚点不好咩?至少还和我的心智符合,呵呵。所以这个想法只停留了那么一下下。
很讽刺的是,中学时期的我非常不喜欢短发,我也说不上是为什么。只是记得有那么几天不是很幸运被训导抓去(没有记大过),然后利用我的头发来做她磨练“独孤九剪”的道具。可怜我每次饱受惊吓后必须赶快找人重修一次以免吓坏街坊(后来算了一下,大概给她剪了三次)。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当时自己那么多时间打理这么长的头发(很久没有留刘海长到鼻子的头发,可能对很多人来说,这也不算长发吧,不清楚)。
后来升到学院后,开始越来越喜欢短发,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自己短发的极限(可能上瘾了)。不过还是没有勇气想要尝试光头,可能下一次疯了会考虑剃光它,呵呵呵。此外,我也对自己的发色开始不满意了,自己原本的发色是深褐色的(深到接近黑但不全黑,太阳下看起来有点褐色)。第一次染发就染了不深不浅的颜色,感觉还不错,所以两个月前就染了更浅的发色,后来不敢想象自己的发色回复自然色的样子。
哇哈哈,到了现在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下了决定,不过如果真的剪的话,可能明天就行动了。迟了,我怕自己又来犹豫……
我知道你很心邪,但是4P不一定要是在拍A片的,所以先把你的高潮给收起来。故事的起因,是从我见到“圣人”ahnew开始,在越聊越白痴的情况下,而且ahnew向我要skype用户名字,所以我突发奇想(又来突发奇想了),抓了Emily和ahnew一起玩语音。因为看到Emily就很自然想到他妹妹penny,所以就“顺便”把她弄进来来个网络语音轰趴(用词好像越来越过分)。就在一连串的巧合和顺便的推动下,我们来了一个4P的语音聊天。
如果世界上有人策划一宗完美的罪案,你有什么感想?刚才看电视,某时事评论节目,看到主持人问某新闻从业员一个关于他有没有采访过完美的罪案觉得很有趣。什么是完美的罪案?如果一切都完美的话,那么就表示一切看上去很正常,那么我们看起来很正常的事件是不是要称之为罪案?如果很正常的事件也叫做罪案,那么这样还完美吗?完美的罪案,在我看来,就如说:“有缺陷的完美”一样有趣。有趣不在于他是不是符合我个人的思维逻辑,而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往往能够刺激我们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