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坐在身在建築業朋友車裏,在偏頭痛找上門來的當而,耳邊聽到的是他帶點抱怨的語氣說着地下鐵工程的事請。其中之一,就是關於老街拆不拆的問題。細節其實我記不得清(我在偏頭痛中咧),但因爲不熟悉,所以當時也沒過多在爭辯就是。反正最後我暗自下的結論就是,但願老天不會那天突然間降下政府突然徵用他家土地。我可以瞭解因爲立場的不一樣所以思考邏輯的分歧,但是那種近乎不計人情的話語實在讓人聽了不忍。
魔鬼与天使在他们惯常见面的咖啡厅又在次碰面,算起来也差不多是人类时间十年没见面了。因为没有形体的关系,所以时间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十年间对他们来说跟弹指间的时间完全没有任何的差别。回顾之前的战役,战况之惨烈让他们回味无穷,可惜魔鬼虽然近乎大获全胜,但临门一脚仍然被天使打破了整盘计划。
這幾天Émilee在揪guestblogging,所以我在想揪人跳坑的我是不是也要來響應一下當作支持。可是道人家家作文,這學問實在也真大。寫得好又怕功高震主,寫得壞又會砸自己招牌。所以若要應對得宜,我會寧願寫得比人家精彩逼死他這中間應是有很多東西可以考究。所以爲了讓大家準備好去人家家反客爲主客串一下,且容小弟我唬爛瞎掰跟大家一起討論一個所以然出來好讓大家在人家家撒尿愉快。啊,說得我都背後快有道光惹快臉紅了。
說起來真是有點遺憾,雖然本來也沒有打算看完全部九部,但最終卻只看了兩部。是這樣的,本來是想說星期六到星期一這三天選一天出來,就一連去看兩部到三部。星期六不太想出門,星期天想說傍晚難得要去飛飛碟,所以就選星期一好惹。可是沒想到前一晚,我差不多花了一個通宵去白做小白的電腦,接着就在那邊睡了一晚(每次一提起心就會揪一下)。然後星期一就去趕兩點場。
在女友死去后,男主角因为昏迷的关系被送到医院去。在昏迷了好几天后,男主角醒来时满眼通红,虽然女友死前被证实有过性行为,但是因为对方家长都认为这位男主角心地善良都认为女儿不是在被迫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是后来男主角在女友自杀时不在现场,所以自然摆脱了嫌疑。虽然是摆脱了嫌疑,但是警方对他的监察却似乎没有松懈下来的迹象。
若大家記性還不錯的話,大概還記得前陣子我一下子淘汰了一部半的電腦。本來是想要捐出去什麼的,後來看到朋友抱怨電腦很慢,就想說做個順手人情把比較新的那半部給他好了。可是沒想到無止境的挫折,就此開始。是說老師以前都很愛勸告我們要多做好事,才會有好報不會出街給警察不由分說打死。可是這一次的經驗,卻讓我一整個後悔莫及,整個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吃力不討好。
最近剛入手了一整套哆啦A夢的玩具,所以死死下清掉了家裏共用書櫥的一個空間用來擺放。可是空掉了一個櫥格卻發現代價如此之大————一堆童書無家可歸。經過一輪的思前想後(明明決定得很爽快),就決定要將之全部送出去。畢竟我跟我妹都二十好幾了,這個年紀再去看這些童書說實在有點不甚適宜。所以想着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就乾脆全部拿出去送人好了。首先是看看家裏有誰人要,如果沒有人要,就乾脆放上這裏看有沒有人有興趣。
前陣子因爲失戀(很難過不要問),所以在那陣子看了很多很白爛劇情很蠢的喜劇片。後來在前幾個星期,也另外看了一部廢到爆炸的飛虎出征。今天託向希的福,就透過深夜電影院創羣人KC拿到了一張2013年第十屆日本電影節的首映邀請券。是夜首映的,是ケンとメリー 雨あがりの夜空に Ken & Mary: The Asian Truck Express(又名:雨后的夜空)(我不會打日文,沒辦法放日文名字)。根據介紹,這部片子是在馬來西亞實地拍攝(現在知道爲什麼標題放這個了吧,嘿嘿),結果很多場景在我看來似曾相識。哦對了,如果不喜歡破哏文,勿閱。
心理学博士近年来的研究是关于人的行为是不是由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去驱动会有不一样的后果。简单来说,就是说人类的行为是不是受到俗称的良心和心魔所驱动,然后同样的事情如果由不同的思维模式去驱动的话,下场会不会是不一样。因为良心主导的人非常容易找到,所以其实关于良心这一个部分的研究早就已经完成了,其实研究报告已经完成了一半多一些,尚缺的就是关于心魔的另外一半。
昨天寫太長,所以心得要今天補充(啊這樣我的製作特輯是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連載完畢?)。上文說到講座會,今天我約略翻一下董總的文告,才發現裏面說的根本就是講座裏面就有說過的。當然我沒有那個資格去說人家這樣那樣有錯,畢竟民主社會裏每個人都應該有表達自己意見的空間。雖然不是太可能,但還是希望我的這兩篇文章出來後不會一堆人又像以前這樣攻擊我好幾個月這樣。
相較於上次(畢竟是首投),這次整個人冷感很多。畢竟怎麼說前民聯(喵的就是不經激我就是要叫他們前民聯不要叫希聯你吹咩)崛起到現在都十年了,但感覺都像還在互扯後腿。這次一場大選,不說內舉候選人的風風雨雨(有時候認識對的人會聽到一大堆阿里不達的故事),光是提名日就讓人搖頭不已了。喵的自己被DQ還霸王硬上弓搞人家小朋友候選人是怎樣啦,選民是這樣給你糊弄的嗎?
很久没有写观后感了,其实写这篇之前应该写写已故Yasmin Ahmad的遗作——Muallaf的。这部电影同样也是某人的遗作,也就是Heath Ledger。The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其实算是一部很超越时代的奇幻故事,整个故事无论是放在什么时代都可以拍得很合理。这部片子的主调是跟魔鬼(Tom Waits饰演)打赌的游戏,只不过这次在赌桌的另一方不是什么上帝之类的角色,而是一个东方色彩很浓厚的白种修道者。也因为跟魔鬼打赌的是凡人,所以凡人赢了得到不死之身,虽然这不死之身并没有带来永恒的青春。
想了一夜,还是想不出要怎么写出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说不上喜欢,但是说到讨厌却不尽然,所以这种现象我们叫做——神又是你鬼也是你。嘿嘿,我说的电影就是很少地方会上映的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
故事从最腥臭开始,然后从最销魂的香结束(应该是)。有些人说这部电影很形象化把味道散发出来,让你闻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香味,可是我觉得反而是你的视觉的那种impact更为强烈。除了视觉上的冲击,内心的感觉,我觉得感受到这种冲击的除了视觉外,还有我们的感觉。
终于有点时间写写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了,如果不是我朋友硬拉我去,我想我大概不会想要看这样的电影吧,毕竟这类电影我一年大概只看一部这样。这部电影名字很直接,就叫做《Bridesmaids》,就一群伴娘的故事,其实说到底故事主要都围绕在Maid of Honor,也就是Annie(Kristen Wiig)的身上。先说说Kristen Wiig这个人吧,从资料看起来他是美国的一个叫Saturday Night Live这似乎是很胡闹的喜剧类综艺节目的其中一个班底,演过的角色似乎很多,其中一个还让一个男生因为模仿她而大红。
犹记得当时大概是升上中一的时候大伙回母校聚会还是什么的,有个同学抱怨自己在新的环境尚未找到朋友。当时,我们小四到小六的级任老师就鼓励她写日记。我记得当时她是这么说的,日记是你最好的朋友。当然,健忘的我还记得这样的事情就已经很惊天动地了,麻烦放个鞭炮,谢谢。说到哪里了,哦,不过很可惜,不过不重要,因为我不记得这件事情发生在谁的身上。其实突然会想到这个,是因为在报纸看到有位专栏作家写关于日记的一则故事。不用费心去找了,因为看到就是看到,看不到也不用太可惜,因为强摘得瓜不甜(我再说什么啊)。好啦,应该是昨天的南洋商报副刊里的某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