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啦,总之上星期六是小弟第一次参与用工作坊这个形式包装的活动。基本上这类活动其实听闻已久,但是参与到还是第一次。只可惜这地方没有提供无线上网无法即时update网站,算是一点点小小遗憾吧。无论如何,这次的工作坊(其实是pack了几段的talks,各耗时大概三十分钟)包含了几个主题,计有——部落格在独立媒体的角色,新手部落,赚钱秘籍和梦想。简单的活动报告小弟已经post上官网,在这里我想注重的,是我个人的感想(每次都要另外声明真的有点累)。
自问自己连边边也摸不上,就算摸上了,我也宁愿做个平凡的学生。可是偏偏有很多人在我的生命旅程中用过这个名词叫过我,虽然还不至于把这个名称当作代名词称呼,但是渐渐地我开始越来越不喜欢人家这样叫我。我真的有点担心那一天这个名词成了我的另外一个名字,或者我沉溺在这个名词,越沉越深。对这个名词的反感在这两个学期越来越强烈,有时候某些同学就直接”Top Student Top Student”这样叫。不应嘛,人家就难免觉得你在骄傲什么,应嘛,自己却觉得自己很不要脸。
可能是因为药效的关系,对于我生日的到来我一点也兴奋不起来,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收到了两个礼物(在这里谢谢他们,Thx for the present)。第一次感觉到我的生日是如此的近的时候,是在我上课的时候,系内一个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朋友(我在小学同学群众也有一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失惊无神”地用那种神秘兮兮的语气问我接下来的星期二是什么日子。不疑有它的我自然是很自然的回答他是某某公共假期咯,没想到他还在追问除了公共假期之外还有什么事情……被他问到哑口无言的感觉实在很糟糕,但是苦于我当时混混沌沌(那时候开始病了,虽然还没吃药,但是人已经不是很精神了),待我想到,天可能已经黑了。于是他只好说出是我们俩的生日……
送礼本来就已经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加上现代人衣食充足,使得这门学问更显高深。我不是什么专家,也不是什么神台上的物事,所以关于送礼,个人纯粹是觉得礼物送出去是一份心意(除非我很讨厌对方送一只死青蛙,那就另当别论)。可是从我身边的例子看来,送礼收礼似乎已经在不知不觉(或是在我根本没有察觉,甚至是可能在我不愿相信之下),有了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定义。
为什么今天会wee哇鬼叫?原因就是因为我暂时已经设定好我的moblog了,以后将会两头忙,除了这里的长篇大论,我偶尔也会sot一下到隔壁——也就是我的新moblog发一些图片,文件等等。以后如果你不想看我长篇大论的文字,你可以直接到隔壁的blog去坐坐看看图。不过,你得必须原谅该站点的图画素质,皆因该站点的图画并不是所谓高端的手机拍出来的,所以也不要指望有很美美到可以放在wallpaper天天膜拜的图出现。必须事先宣布的是,这个新的blog的更新频率在一般情况下,都将会比这个blog来得慢,所以不要问我怎么这么久还没有更新这类问题。
嘴巴一直说着很久没有看电影,实情是本少爷已经没有那种闲情在放工后经过一个小时半的车程再去看电影。今天得感谢这部电影最后一天上映所以终于打破没时间这种烂借口赶去看了这部应该算是叫座的电影。可能是最后一天上映的关系,所以整间电影院挤满了人潮,相比上次在应该算是同一间theater内看的《鸟屋》简直就是差天共地。基本上这部电影是个大杂烩,掺杂着总共18部短片,总片长应该接近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