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惊无险七月过了,奥运也在鬼影幢幢的情况下鬼酱厉害刷新了好多个世界纪录。不过很不巧的在七月的最后几天小弟倒是病了,有点浪费这三天的假期。生病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吃到这么大第一次虚弱到连走路那地也似乎跟我作对一样晃个不停。虽然因病错过了一些事情,但是病好不容易快要好了,也是时候重新踏入生活了。本来今天天气甚好,有点小小的偏头痛我就当作是偶尔飘来的一片乌云。
终于又等到动画片上映了,昨天也终于赶在这部动画快下画的时候看了这部Wall-E。可是我大概是排错时间的感觉,因为整个电影院竟然坐满小孩子~我的天啊。动画前面的一部分有点像是teletubbies,因为在这一部分是完全没有什么对白的,就算有都是由几个台词构成的。整部动画排除有一点隐藏的大美国主义不说(因为都是集中在一个国家),其实在背后也带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讯息——那个国家的人很会制造垃圾。
好担心很多第一次来的朋友会以为我真的在经营什么电影观后感的blog,终于在接二连三的电影观后感posts后回到正常一点的entry。首先要感谢的,应该是目前忙到不可开交的有文给了我一个机会被裕康毓康(不知道有没有确定写错字)大哥访问,另外也要感谢在半夜三更看到我的专访拨给我的泰祥(不知道有没有写错,不过我们都叫他憎太长)。这几天的visitor hits也并没有太dramatically增长太多,所以应该可以排除被人说搏出位的嫌疑吧,嘿嘿。
或许自己真得太吹毛求疵了一些,所以这次看这部电影是抱着听人说故事的心态进场的。今天看的电影其实在之前已经在书局的时候看了第一章的一点点,再看到这一幕搬到荧幕上还真的不是普通的刺激。是的,今天我看的电影是一部关于21点的——21。这是一部前前后后都是在讲解这个游戏是怎么能够透过系统化的计算来达到最大的胜算,所以我想我不能太惊讶于这部电影能够上映而且全院友族同胞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如果这部电影真的用上这篇文章的名字来做译名的话,相信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感会大打折扣。期待这部电影,其实不是在期待Christian Bale,或者Michael Caine/Morgan Freeman,甚至是前阵子才辞世的Heath Ladger或者亚洲观众万众瞩目的陈先生,而是导演Christopher Nolan到底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故事。回顾三年前我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真的有点遗憾为什么当时自己不再详细点说明我有多么喜欢导演的叙事风格。
今天是乖乖仔日,所以死仔包我就不免俗地装一天好孩子带了老妈子到电影院看电影。事实上前几天小弟已经处心积虑在book票仆个好位奈何中间的位置已经sold out,让小弟暗锤到一个极点。如同目前的政局一样,今天去拿票的时候发生了超级戏剧化的事情。原来我星期五book了超级乌龙票,本来要看星期天12.30场结果变了星期六的12.30场。结果无奈之下买了前面第二排的票,可是进场的时候,仍然还增添一个更刺激的变数……
我好像很久没有在更新我的blog了,这段期间除了没有什么在打理我的blog,也没有什么精神去理会周遭的bloggers在做些什么。当然,时间不会因为我个人的冷感而停止转动,世界也不会因为我个人的不闻不问而停止转动。套句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句话来说的话——不管你是不是喜欢,时间的巨轮还是会推着你走。所以,最近整个大环境变得很happening应该不是什么值得太surprised的事情。
最近…确切来说应该是开始工作后突然间身边的亲朋好友都纷纷说笔者瘦削了不少。从他们的语气听来,让笔者有一种似乎好象突然间怎样身怀顽疾的感觉。其实本人是觉得自己的体重并没有在乘坐过山车还是什么自由落体,生活作息也没有因为已经不是学生的关系而变得更不规律或更像个出家人。基本上除了身份和社会认定的职业更该外,本人也没在经历什么很戏剧化的改变。
先不论功夫这个字眼是不是有辱中华武术的名堂,就排除对这两个字的反感如戏院的话,事实上这是部相当爆笑的动画。虽然很喜欢动画,但是在一段很漫长的时间我都没有想要去看动画的冲动。当然忙是其中一个最烂的理由,其次应该说没有突破才是最大的因素。因为感觉上动画片都还是不能摆脱开动物玩笑的调子,所以来来去去都是那几把戏,看多就有点腻。这部熊猫片虽然还是摆脱不了开动物玩笑的调子,但是在很多方面给观众带来了很不一样的观感。
某程度上,我是觉得绿巨人是个很悲哀的一个人物,至少在电影版本的他是(笔者不是漫画迷)。从一开始的研究一直到失控一直到他竭力要控制自己的心情,一直到被追捕被通缉甚至被攻击。虽然对这个版本的喜欢应该比不上之前的版本,或者可能是由于六年前的时候李安导演的版本(可惜六年前我不热衷于blog)让我耳目一新到一个很强烈的程度。但是对这个新的续集,抛除对之前的那种狂热心情,还是值得一看的电影。这次,显然的动作场面时之前的双倍,而主角内心的刻画,我觉得有点不够深刻,不过也大概足够交待Bruce Banner的恐惧。
聚会完毕到现在,我还没有时间写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也感谢老天,这几天还是无惊无险过了。不过说实在,说是无惊也不尽然,不过应该算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吧,有机会整理了出来再叙述。好啦,这几天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另外的时间都是花在blogosphere的交际。原因是上个星期六认识了一些新blog友咯,看来接下来的weekend我要去更新我的subscription list了,嘿嘿。到时候我的list越来越长,也就表示我花在阅读blog的时间越长,这有点恐怖……不过换个角度,这何尝不是一个认识更多人的管道之一?这几天,从不同人的blog看到了很多不同的出席笔记,也看了相当多的照片(可是还是不很多的感觉),感觉到处处都充满着喜悦。
這星期突發奇想,想說也是了,就逢人問問你2022過得怎樣。老實説我下半年真的過得不太好,掰了恐怖情人工作上又諸多阻滯。如果聽到過得不好的回應,可以互相抱團取暖一下,聽到過得不錯的,也可以當成是衝喜這樣替朋友開心一下。回到自己的部分,好家在去年下半年終於透過諮商重新認識了自己,也開始努力改變現狀,但願在全新的一年可以漸漸往好的方向發展。
(more…)当武器已经变成必需品,这个是个怎样的世界?是人类文明陨落的开端,还是象征着人类文化的巅峰?从过去的历史看来,人类的历史极大篇幅都是在描述战争的,是不是就能因此下定论说当武器已经变成必需品,就意味着我们的文明已经到达巅峰呢?当然我不是要说一个这么沉重的课题,就进入正题吧,把范围缩小在大马,当武器已经成为必需品,这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可以说人民对于执法者的信心已经日益衰退?是不是执法者的办事能力已经不能够符合人民的要求?还是人民要求的安居乐业太过于奢侈?
說實在,我一直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都還沒想過我2024過得怎樣。但如果真的要說,在過去的這整個12月,過得非常糟。先是因為找工作各種不順,遇到各式各樣奇葩的面試官和程序。後來瞎忙了兩個月,認命接了一個延續之前工作的案子,卻最終因為撥款無法及時批出告吹。後是在自己很絕望之際,重蹈覆轍任勞任怨讓面試負責人搓圓按扁。
(more…)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一定要取名为门徒,感觉上门徒这个词儿已经有点脱节的味道。见鬼的是,这个词儿却是如此贴切,虽然片中并没有人以门徒去称呼吴彦祖。上次说到我看到新传媒星霖的logo有点错愕,到现在为止仍然很错愕。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整部电影的氛围都偏向灰暗,所以我们会一直看到好几幕灰暗的天。最大的惊喜,大概是算尔东升的出现,而且戏份看起来还不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