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武器已经变成必需品,这个是个怎样的世界?是人类文明陨落的开端,还是象征着人类文化的巅峰?从过去的历史看来,人类的历史极大篇幅都是在描述战争的,是不是就能因此下定论说当武器已经变成必需品,就意味着我们的文明已经到达巅峰呢?当然我不是要说一个这么沉重的课题,就进入正题吧,把范围缩小在大马,当武器已经成为必需品,这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可以说人民对于执法者的信心已经日益衰退?是不是执法者的办事能力已经不能够符合人民的要求?还是人民要求的安居乐业太过于奢侈?
前天吧,在跟将嫁为人妇的外星人谈到关于龙女士《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提供了一个不同角度的思维,有机会再分享)的时候突然说到了旅行。间中外星人应用了《彳亍地平线》(我没看过这本书,我好像并没有很喜欢旅游文学)中的一句话“他们都是这样的,居高临下同情别人,把别人的落后与缺乏当作施法爱心的缺口,从中见证自己的幸福……却不希望别人的传统生活有所改变/改善,老以为文明生活是吞噬真的巨轮。”和从她手中打出来的“体会生活不需要背包,为什么一定要看到别人的不幸才学会感恩呢?”。这几句话的冲击力很大,所以催生了这篇主题基本已经被写烂,被唱烂的——旅行的意义。
最近自己的幼稚贱男mode大开,以致似乎很容易招人口舌,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偶尔热心过了头导致表达方式有点过了火位。是的,年中被人点醒自己是幼稚男到了现在年终了,我仍然是个幼稚男,这怎么说也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把自己关在家里太久最近才开始出来晒晒太阳,结果就造成自己本来就有点anti-social的行为更加加剧还是什么的。
那是一個深夜,他也不知道為何自己會在此刻流連街頭。就在漫無目的地走着之時,這人才發現已經夜深的此刻路上根本不見任何人。舉目望去見到的窗戶,早已沒有燈火的蹟象。街頭上唯一的燈源,就是相對兩排的街燈。大概是月初的關係,所以頂頭根本不見月光。在一片漆黑下,街燈熾熱的光像是對馬路肆虐般肆無忌憚地照耀着。走在路中央的時候,兩旁燈光的閃耀像是在慶祝什麼明星抵達的鎂光燈一樣。
又是一篇延了又延的post,实在很对不起每天接近1000个hits的点击率(不过好像只有30多%是人来的,其余都是搜寻引擎的机器人)。在这里,我……继续写我的(没什么好道歉的,我的blog又不是为了你而生存的,哈哈哈哈)。好啦,其实是说前几天劳动节我跟妈回了她乡下——叻思(Rasa,我妈和老一辈的都读“la4 si1”)。听过老妈子说,以前叻思是一个满繁忙的小镇,繁忙的程度甚至不输于目前的吉隆坡,因为当时那边生产锡矿啦。不过随着锡矿的减少,那边的发展也开始慢慢的停顿下来了。可是最近几次下去都深深的体验到人事已非这个词儿的力量,因为不止路变宽了(附近好像有工业区还是水坝还是什么的),而且树也变少了,还有的就是独居老人也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