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你最愛的山坡下有兩族信念不一樣的信徒,就賭如果他們開戰,是不是可以雙方自動停火。』
還記得那時候在咖啡廳裡,對方說得是那麼輕描淡寫。當時還穿著時下最流行的海藍色皮夾克襯衫配牛仔褲,外表也是一副青年人模樣的自己聽了也是如何的不置可否。為了取得是次的勝利,他默默的決定了要扮演和平使者。算起來如果先行一步應該難度不甚高,應該可以來得及在戰爭拉響前就取得先機阻止。只是沒想到妙齡女郎動作也不是普通的快,才一離開咖啡廳爭鬥就爆發了。還以為可以歇一下的,所以在這一切發生的當兒那手上熱可可都還沒來得及喝完。
或许自己真得太吹毛求疵了一些,所以这次看这部电影是抱着听人说故事的心态进场的。今天看的电影其实在之前已经在书局的时候看了第一章的一点点,再看到这一幕搬到荧幕上还真的不是普通的刺激。是的,今天我看的电影是一部关于21点的——21。这是一部前前后后都是在讲解这个游戏是怎么能够透过系统化的计算来达到最大的胜算,所以我想我不能太惊讶于这部电影能够上映而且全院友族同胞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就在那个夜晚,那个黑暗得让人心寒的夜晚。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夜晚太过于不寻常,虽然是周末的繁忙时间,可是这条天天塞车的高速公路的交通竟然出奇的顺畅。仿佛连高速公路都闻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状况即将发生。
一切安静到了极点,就连车子都行驶地比平常缓慢许多,使得这条高速公路更增添了一点诡异的味道。路两旁只见零零丁丁的路人,在橘色得有点过分的路灯下缓缓行走着,有一对对的情侣,有衣服褴褛的流浪人,也有一群无所事事的小混混在匆忙地穿过大道。不远处,还有一位衣装整齐的男人在路灯下抱着头蹲坐着,腿边还有几瓶喝剩的酒瓶子,与刚刚从他身旁经过的小混混成了很大的对比。
他已经在那边有三四个小时了,这个时候已经将近午夜,车辆也渐渐地稀少了,使得已经沉默的大道更显寂寞。他依然维持之前抱着头继续蹲在路灯下,只见这个时候有一个流浪汉正在指手划脚地对他破口大骂,说他霸占了自己的地盘。他仿佛丧失了所有听觉般地继续一动不动地继续蹲在那儿。还好该流浪汉也一把年纪了,要不然他动起手来,只怕会闹出人命。
就在流浪汉要气得把地上的啤酒瓶砸向该男子时,该男子仿佛想通了些什么似的,突然跳了起来,吓得拿流浪汉连连后退。然后愣着眼看着这个男子开怀地像是丧失了理智般地冲向高速大道。虽然这个时候车辆不多,但是无可否认,他这时的举动无疑是送死,所以该流浪汉友大声地喝向那个男人。奈何他却好像三魂不见了七魄般的听不到任何声音,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同样的夜晚,同样沉默得令人浑身不舒服的气氛,在某热闹的酒吧区发生了一场掠夺案。一名青年刚与一票朋友从酒吧出来,兴高采烈地准备走向自己的车子准备回家。刚与朋友挥手道别的他,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了黑暗街角的一个匪徒的目标。正当他高兴地走向自己的车子的时候,该匪徒以神不知鬼不觉的脚步,像猫一般的安静却迅速的脚步快速地接近这位青年。眼看着距离越来越接近,此时微醉的他却还是察觉不到危险在快速地逼近。
终于,在一个触手可及的距离里,该匪徒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身上的一把匕首拔了出来,然后就这么一刀砍向该青年。随着那一刀,喧闹的街道顿时响起了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叫声,接着就是更加令人心寒的惨叫声。就是那一刀,使得该匪徒有一阵子不必在与饥饿挣扎,可是却带来了一场血腥的灾难。惨叫声刚毕,一大群人已经像抢免费商品般地涌了上来。可悲的是,却没有任何人愿意,也没有人有这个“闲情”去追那个亡命之徒。过了许久,这些看热闹的终于想到应该拨点叫救护车了,于是其中一人连忙摸出手提电话拨打紧急号码。
救护车由于高速大道没有塞车的原因而火速赶到现场。虽然已经略显迟了,但所幸该青年所受的伤不至于太重,失血的情况也不至于太严重。救护人员很快地把躺在血泊中的青年搬上救护车,然后全速飚回医院急救。随着救护车的离去,人群也渐渐地向四周散去,只剩几位接受尾随救护车赶到的巡逻中的警察盘问在场的几位民众。当然,由于当时没什么人留意事件发生的地方,所以警方也一无所获。
就在救护人员在救护车内全力急救这位可怜的青年的时候,该青年可能由于失血情况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围观的人群耽误了宝贵的事件,所以他的脸色越来越苍白,脉搏也越来越弱。此外,他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但是却越来越无力。四周的救护人员于是开始默为它祷告,希望他能挨到救护车赶到医院,一方面更加尽力地施行急救,以挽救这位青年的生命。
“哔剥哔剥……”
因为青年的状况越来越危急,所以救护车就越驶越快,巧合的是,这辆救护车竟然开向了之前提到的高速大道上。一阵阵的警铃呼啸声像是宣告死亡气息般得划过宁靖的大道,这个时候,那位失控的男人刚刚奔向大道不久。流浪汉眼睁睁地看着救护车就这么躲避不及而撞向那个男人,而那男人也在顿时犹如断了线的风筝飞了开去,然后到在一滩血泊中。惊吓过度的流浪汉也在这个时候晕了过去。救护车就在不远处紧急的煞了车,刺耳的煞车声又一次划破了这个宁静得有点过分的夜晚。只见两位急救人员下了车准备善后,然后救护车就再次飞也似地继续冲向医院。
就在这个时候,由于某种不知名的因素,车内的那位青年仿佛抓到求活的妙方。只见他的脉搏慢慢地稳定下来,呼吸也越来越显得有力,脸色也开始有些许血色了。不过,由于失血的情况仍然非常严重,所以车内的急救人员丝毫不敢怠慢,继续观察和施行必要的急救。此时由于已经有两位急救员已经下车为刚才不行被撞的男子施行急救,所以剩下的急救员更显忙碌。大概过了五分钟左右吧,救护车终于赶到医院并且把这位倒霉的青年送进了急救室。
与此同时,另外一架救护车也已经赶到高速公路的案发现场了,只见急救员们有条不紊而快速地把该男人和流浪汉抬进救护车内。同样的刺耳呼啸声再度划破这个宁静的高速公路。这个时候,正刚刚过了六月一日的凌晨一点二十七分。该流浪汉也经过一番急救后悠悠转醒,然后经由刚才两名下车的急救员和警员的询问下,才娓娓道出该男人突然间失心疯然后冲向大道的过程。
四周都是白得耀眼的医院里,突然冲进了一大群人,想要探望刚才遭受到掠夺的青年。宁静的医院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当时时间刚过凌晨两点二十分。这群人神态疲惫,有些甚至衣冠不整,但是全部都带着一颗忐忑的心,不知道他们的亲人是否安然无恙。忐忑的情绪是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他们起初还能控制他们的情绪。可是,渐渐地,他们开始鼓噪,开始不安,因为经过了大约二十分钟了,他们的亲人仍然在抢救当中。
该青年和那男人已经被送进急救室大约两个小时了,不过,他们俩的情况却非常的不一样,青年在经过一连串的急救慢慢地渡离鬼门关,而那男人却一步步地走向鬼门关。他们的遭遇的对比不仅仅是只有生命的状况。警方此时传来一则消息说那男人刚刚破产,而他的家人刚刚在两天前死于一场相信是讨债人讨债不遂而发生的火灾。一家四口死剩他一个,至于父母亲戚也因为疾病的关系在他年少时候就一一逝世,简单来说,他是一个活着但是无处可去的可怜虫。
至于那一班青年的家属,其中的一群女人正在安慰一名大约四五十岁的老太太。该名老太太由始至终都紧抿双唇,任由担心的眼泪慢慢滴下来,心中默默地为他唯一的儿子祷告、打气。而一群男人却不停地来回渡步,一些则追着当班警察询问该青年出事的经过。时间又过了十分钟,负责抢救两位伤者的两名医生分别从手术间走出来,负责抢救该青年的医生捎来了好消息,使得一群人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可是负责抢救该男子的医生却神色凝重,这是因为该男子已经回天乏术,离开了这个世界。很难想象两个多小时前他还生龙活虎的在马路上乱跑,这时,他已经变成了一具没有生命、冰冷的尸体。很快的,放下心头大石的青年家属各自回到自己的家里休息,急救医生继续投入他们的工作,仿佛大家都已经淡忘这件两件看似平凡的意外事件。
该群急救小组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尤其是第一批急救那位青年的急救员们眼看着当救护车撞向那男人后,青年的脸色可以说是立刻好转了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的诡异和巧合。可能是该男人的死亡带给了青年重生的力量,其中一位说道,但是他的意见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因为这一切都太过于巧合,太过匪夷所思了。此外,他的言论也与我们一般的学识范围有所冲突,所以他的言论只为他带来一片沉默。
很快的,这两件意外事件渐渐地被他们淡忘,因为他们每天几乎每几个小时都要出动到各种命案和意外现场进行急救工作。而这两场事故也不过是他们忙碌生活中比较特别的一部分。只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两场意外之后带出的事情,离奇程度绝对在他们的想象之外。这两个人究竟是不是如该急救员所说的,一切都是冥冥中安排好的呢?
后接:第二篇 苏醒
昨天说过今天会有测验,所以到了今天一早就开始刨书刨到有点晕晕。不过到了学院才发觉到自己不是最迟准备的那个,有些人甚至到了测验前还没有准备(有时候他应该会来这里看,希望他鬼遮眼看不到这一段)。说回今早,读完了三分之二(总共三课,读完了两课)后,就这样懵懵懂懂(因为不知道自己懂了多少)地启程去学院咯。
因为这个讲师带人去荷兰带到“出晒名”,所以呢大家神色有点凝重,呵呵呵。不过还好,这三课还是比较common sense的,再来下一课就真的“六国大封相”了,虽然我们有超过一个星期时间准备(学院生嘛,有多少个勤劳到早一个星期准备?呵呵)。好了,到我开始读最后一课的时候,竟然发觉到,这一课竟然……比之前两课的篇幅多了两倍有多,呵呵,真的好恐怖(没专心上课的后果……)。
当然,越接近测验的时间,我们其中一班人坐在无线上网区“调戏”我们其中一个人的boy boy(压力太大需要疏解)。很奇怪的就是每次当我们在面临测验的时候我们一班人就会聚在一起,原本应该是互相讨论的,但是到了后期就变成大家不知为何笑成一团(后来变成临测验前不成文的惯例)。这次就很可怜我们“大大块”的boy boy了(因为要被我们“调戏”),不过人家还蛮乐在其中的,呵呵。
到了手拿测验纸的时候,几乎可以听到很多人的粗口呼之欲出,因为我们读到半死的那些比较theory的部分竟然一题都没有。哇,开什么玩笑,真的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咯。幸运的当然是没有出theory部分咯,但是不幸的是我们花了那么多精神去刨theory但是却一题未出。唉,真的是被她炸到没有得再炸到……
因为要走知性路线(听到嘘声了),所以文章一开始要用一个故事来作为引子,君不见很多大作家的散文都是如此这般的吗?话说上次在吉安乡音•回家推介礼的时候因为在柜台帮倒忙头帮尾后碰到一个乡音考古的忠实听众,她应该是在言谈中有问到我是不是曾经上过节目,因为真的上过几次,所以就如实说了。只是再追问下去问我是谁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因为话很少的关系,加上言论无法让人留下印象,所以说了留下的就是对方的一脸疑惑。
三年真的可以改變很多事情的樣子。之前因爲要再寫小說意念致殲,所以有約略翻閱一下上一本小說集。沒想到一翻本人就恨不得快點燒掉。這寫得也太差,尤其那個時候很愛不斷跳躍時空所以看起來更是亂。當時到底哪裏來的自信,明明大家都說亂了但還是一意孤行?不過換個角度,現在看得出很亂,就表示這些年來應該有所進步。但願幾年後重閱今年寫的這篇,不會有同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