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入手了一整套哆啦A夢的玩具,所以死死下清掉了家裏共用書櫥的一個空間用來擺放。可是空掉了一個櫥格卻發現代價如此之大————一堆童書無家可歸。經過一輪的思前想後(明明決定得很爽快),就決定要將之全部送出去。畢竟我跟我妹都二十好幾了,這個年紀再去看這些童書說實在有點不甚適宜。所以想着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就乾脆全部拿出去送人好了。首先是看看家裏有誰人要,如果沒有人要,就乾脆放上這裏看有沒有人有興趣。
以上的标题一定要用某鸡精的电台广告语气(我的儿子考到15个A,15个A呀,*加回音n次*呀呀呀呀呀呀),所以我要说,我的家被7间购物中心包围,7间……7间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天啊,怎么这里突然间变得那么兴旺(虽然其中一间仍然还在苟喘残延地在半生不死中挣扎——The Summit USJ)。犹记得当年四年级我搬过来的时候,我家附近还能说是很世外桃源的感觉,因为尘嚣不多,可是近这几年,购物中心一间又一间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直到现在的5间,未来还有多两间,其中一间已经是确定为Jaya Jusco(Aeon购物中心吧),另一间传闻将是Tesco。那么除了原有的Giant、Summit这两间算是有点年纪的外,我们还有Mydin(烂购物中心……),Courts(虽然parking也不多,但是他们的客户也同样不多),Khas(很传统杂货店的风格,唯规模大很多),已经证实为Jaya Jusco/Aeon购物广场(这个离购物中心部落较远),还有一个尚未经证实,但是很可能为Tesco(就在Giant对面)。
因为要走知性路线(听到嘘声了),所以文章一开始要用一个故事来作为引子,君不见很多大作家的散文都是如此这般的吗?话说上次在吉安乡音•回家推介礼的时候因为在柜台帮倒忙头帮尾后碰到一个乡音考古的忠实听众,她应该是在言谈中有问到我是不是曾经上过节目,因为真的上过几次,所以就如实说了。只是再追问下去问我是谁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因为话很少的关系,加上言论无法让人留下印象,所以说了留下的就是对方的一脸疑惑。
很讽刺,上个星期才对blog发表了爱的宣言,接着下来的几天竟然没有继续post新文章了。如题目所述,我对生活的态度越来越麻木,每天不是赶上课就是等上课(还是上两三个小时那种)。说得好听当然叫做悠闲,当然不好听的就是行尸走肉。
我们也并非没有试过反映,但是可恨的是有关方面竟然喷我们班级代表一脸屁。还要是近十人喷我们两三人。还好我不在会议现场,不然我会用很不好的态度走人。这件事情也间接地让我对这间学院越来越反感。真的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这间学院,这间学院真的也不过如此罢了。他们竟然用“你们迟点身为编程员也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啦!”,真是荒天下之大谬,有没有人工作有两三个小时break的?
“你们可以去图书馆看电影(不懂什么电影……),看书以便让英文能力进步!”,天啊,我们只是想要快快上完课回家休息或者有时间的话可以做点温习什么的,他们也不是不知道自己一直推行“背多分”的制度吗?再说,上课时间从9点到6-7点,住得远一点如我者就被迫要清晨6点起身上路然后到了晚上八九点才回到家。一个男生当然没什么,但是女生,学院方面要如何保障她的安全,必须知道,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她可能也没什么精力,如果驾车途中发生什么事谁负责?
唉,说麻木,也真的发了一段很长的牢骚,难道我除了牢骚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吗?
后来稍稍翻阅了资料才知道这部电影是源自一出音乐剧……到目前为止,这类型(音乐剧变电影)的电影进电影院捧场的,这应该是第二部了,第一部是N年前看的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就是那部超级暴力美学的300男主角演的咧)。其实进场前完全没有意料到这是部看了会捧腹大笑的电影,想看这部电影的最大原因其实是——我想要看在The Devil Wears Prada的Meryl Streep到底在这部电影会给人什么样的惊喜。
是说,这是一部独立电影吗,如果是整个故事的完整性也未免太强了一点(整个就是stereotyping到极点)。自己还满喜欢这样的故事,不会故作煽情(天哪,想到了那部香港的岁月神偷),平平淡淡描述两父子在父亲最后剩下的一丁点日子的故事。电影内虽然没有人大鸣大放大哭大笑到处拥抱到处乱吻更加没有港式的“金句”连串,可是从他们很压抑的表现还是让人感受到浓到化不开的爱。(Spoiler Alert,不过我觉得就算spoil了故事整个还是非常值得看的,我其实也是知道故事再说什么后才进去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