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今天(写这篇东西的时候,还没过十二点)是假日,所以就不一大清早起身(我难得可以睡得迟迟……平时六点多七点就要起身去上十点钟的课,因为我这边的交通系统是在差到顶不顺,所以要早点出发避开车龙)。本来想到又是一个平凡的一个不平凡日子(因为是我的生日,虽然已经过了还是要强调一下),却意外的发觉家里的气氛的不寻常。虽然老豆是去了工作,但是家里的老妈子却在忙着准备午餐,而且看分量也还蛮多的。是谁回来呢?我明明很清楚说过不想做什么生日会啊?
先给一个事前警告,这篇东西很长篇大论,而且内容松散,看前请三思(前面这段文字是我在倒数大概9分钟写的,写到这个时候已经是差不多一小时了),不要说我没先行警告你!(以下开始是我一小时内的心路历程,纯粹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只是想把这一刻的我记下来)
20岁前后有什么分别?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我20前倒数的一个小时。仔细想想,这二十个年头来,我到底经历过了什么?我的性格有了什么样的转变?思想上有没有成熟?学到的,看到的有多少?其实这些看起来或听起来不会很重要吧。我想最值得庆幸的是,到了这个年纪,还有这么多亲人陪伴着我长大,以及给我无私的关怀。在这里谢谢他们。除此之外,在踏入二十岁,我也想感谢我的朋友们,在我这么“高调”的情况下仍然不吝于给与我生日的祝福,哈哈哈哈哈。20年了,乍一听似乎好像很久,可是我小时候经历的东西仍然历历在目,仿佛很多事情才刚刚发生。记得的,除了开心的时刻,也有辛酸、心痛的那一刹那,也有情绪失控,愤怒的火爆场面。
可能是因为药效的关系,对于我生日的到来我一点也兴奋不起来,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收到了两个礼物(在这里谢谢他们,Thx for the present)。第一次感觉到我的生日是如此的近的时候,是在我上课的时候,系内一个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朋友(我在小学同学群众也有一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失惊无神”地用那种神秘兮兮的语气问我接下来的星期二是什么日子。不疑有它的我自然是很自然的回答他是某某公共假期咯,没想到他还在追问除了公共假期之外还有什么事情……被他问到哑口无言的感觉实在很糟糕,但是苦于我当时混混沌沌(那时候开始病了,虽然还没吃药,但是人已经不是很精神了),待我想到,天可能已经黑了。于是他只好说出是我们俩的生日……
說起淨選盟發動的遊行,我就想起前一次聽到的一些言辭。先說第一段,第一段的主角是兩個在咖啡店高談闊論的安哥。這段對話讓我記住的,只有兩句。當然確切用詞我不可能記得,所以這裏只說大意。簡單來說就是甲問知不知道某日遊行的事情,然後乙回答哎呀就是馬來人打馬來人啦。當然事情的最後跟阿伯的想象很不一樣,但是這是後話。
最近自己的幼稚贱男mode大开,以致似乎很容易招人口舌,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偶尔热心过了头导致表达方式有点过了火位。是的,年中被人点醒自己是幼稚男到了现在年终了,我仍然是个幼稚男,这怎么说也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把自己关在家里太久最近才开始出来晒晒太阳,结果就造成自己本来就有点anti-social的行为更加加剧还是什么的。
不晓得为什么国语非得翻译成这样,可是基本上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相信看过上一集Da’Vinci Code的观众不会很期待这部片子,的确,故事上依然很Dan Brown,双主线、故弄玄虚、结局来个不合理的twist这些都做到了。不过在这之上,导演Ron Howard总算终于尽责给了一部节奏紧凑的解谜片。因为在这之前我并没有去看这本原著(为了保护我尚算强壮的心脏,不想被结尾的烂twist吓死),所以整部片看完后第一个感觉是这结局有点跳脱之前我看过他两本著作(DVC和Digital Fortress)的感觉,我有点被說服的感觉,虽然已经熟知他的风格整个剧情仍然在掌握之中。接下来可能涉及spoiling,请慎阅。
研究工作不见进展,但是倒是在三小时内把一个月多前在脑海一闪而过的故事变成了一堆字海。故事的来源,或者启发会写这篇故事其实是发生在看完这部电影后突然想到的。所以,如果故事看起来有些情节很雷同不用怀疑,因为的确是inspired by那部电影就是。至于情节嘛,我是会承认有点找戏来做啦,可是故事不都是这样么?
长这么大大概也是时候学学怎么煮东西了,总不能餐餐煎蛋公仔面白饭捞酱油吧。可是同时间却又不想毒害全家那怎么办?那就只好等父母亲都不在家剩我一个(偶尔还有我妹客串当白老鼠)的时候在我妈的厨房玩乐实验好了。经过几次的实验后,其实得出的结论是──味觉不敏感的人不适合下厨,就算是煮给自己吃好了,呵。(接下来爆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