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哥哥写给妹妹看的Blog。里面有几段文字极度得到我的重点推荐,尤其当他说到:
一般人就是太容易放棄了
才會是一般人
你想做一般人嗎?因為你的夢想特別
所以路才會特別艱難
但是艱難並不代表不可能
多么强烈的激励!简直一语点破时下人们的思想,是的,大家,包括我自己,也常常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放弃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和坚持。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往往不是因为为人有什么特别的长处,而是在于他有那股契而不舍的精神。
當然有時候別人的意見是重要的
重點是
聽專業的人給的意見
当然,在你坚持的时候也不要钻牛角尖,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听听专业的人给的意见。以他们的经验,他们当然可以为你解决相关的困难。但是如果你找到一些轻易言败的人给意见,那么你也别想得到什么金玉良言了。君不见Chicken Little里面,Chicken Little的恐慌在光速间如疫症般感染了全城?
如果自己觉得最近有点阻滞的话,可以看看这个blog post。
作词:葛大为作曲:光良编曲:王治平
事隔许多年我们在某处相见
几光年从不觉得遥远
地球尚未搁浅几世纪地转天旋
看一眼久违的蓝天
那一天全世界也许早已不见
我和你还守护这时的约
那一天多想念圣诞节的白雪
我和你怀抱里的小世界
地心引力拦不住
朝着你的方向想念
拉一条未知的线
另一端等你来串连
那一天一瞬间梦境都会实现
我爱你穿越了时空象限
因为前几天放上一首很惨情的圣诞歌,今天分享另一首节奏稍微比较轻快的歌曲,来自光良的2999年的圣诞节。其实对这首歌并没什么特别深的印象,因为光良的音乐在第一张《第一次》给我的很大的惊喜,而这份惊喜在上到第二张已经开始让我动摇了对光良音乐的信心。不知道为甚么,光良的音乐在第二张开始让我觉得有一些距离感。除了那么一两首接受度比较高的,其他的歌曲坦白说听了一百次一千次,也可能不会让我留下印象。当然,听歌是一种很主观的感觉,我并不需要你的认同。
上到第三张了,因为宣传的无孔不入,让我重新对他的音乐再次有所期待,于是还是很败家买了童话这张专辑。但是,整张专辑听了下去只有闷一个字,我不是说童话不好,但是整张专辑只有童话可以听(另外一首是少年,因为有久违的曹格)的话,那么我真的要为我的钱包的亡魂超度了。让我很纳闷的是,伤心地铁的那个光良到了那里去?第一次专辑中的光良走了吗?怎么打从第二张开始,光良似乎离家出走了还是什么的,总之他作品给我的感觉真的很怪……不知道接下来,我是不是还是要期待他接下来更惊天动地的作品?万一他接下来创不出更胜于童话的高峰,那他会怎么样?
呵呵呵,离题了,今天会推荐这首歌曲当然除了是圣诞节快到的关系,也是刚刚在收音机偶然听到的这一首歌的缘故啦。恰好德峻兄似乎每个圣诞节都很sad,所以就推荐这首歌给他听呗。不要一天到晚lonely christmas啦,Christmas应该是很开心才对的吧!加油啦!
這陣子開工了,所以我又再次經歷在車裏聽廣播的生活了。昨天在轉臺中聽到的話題,是關於健康意識之類的。剛開始聽得有點煩厭,大概是因爲主持人剛好接到的叩應一直在迂迴地宣傳自己吃的保健品多棒什麼的。所以聽沒兩分鐘我又轉走了。後來兜兜轉轉之後,我又轉回這個頻道。間接直銷的內容沒了(其實剛才說的聽衆也在主持人的把關下沒辦法說出品牌名字就是),換成了個罕媽打電話進去。
有多久没有这么早(清晨五点半)起身了?我想没有几年都有几个月了吧。这几天玩过最有趣的游戏,要算是WTJ无端要我玩的太委屈歌唱游戏了。这个游戏正在以超龟速蔓延中,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那么空闲+随便的,所以我在找人参与的时候可以说是碰了一鼻子灰。到目前为止,已经差不多有五六个人唱了(而我自己也发布了两个版本),如果你想知道是谁的话,欢迎到这个post查询。而有趣的是,这个游戏也渐渐得到一些人的注意,甚至还有人为此写了一个blog post(差点被我spam karma吃掉了,歹势啦,呵呵呵呵)。
七磅,大概是三公斤再多一点的质量(我们认为的“重量”)。据说片名取名为Seven Pounds的原因是引据沙翁的某著作的故事内容而来的。这故事是说(反正电影快下画了,把剧情spoil掉也没怎么样)Tim Thomas因为内疚失去继续过活的意志可是却不想就此撒手人寰,于是他就找了七个倒霉鬼在他人生前让自己至少让一群人得益。片子是以倒叙(然后倒叙中再倒叙)的方式进行的,故事一开始就几乎已经交代结局,然后一回头讲述过程,然后在过程讲述原因。
記憶如果永遠停留在最美好的畫面,那是一樁美事。今年的部落格祭,在剛過去的星期六落幕。這一兩個月的正式籌備,可說是障礙處處。中間耗時最久的,大概就是場地的部分。不知道為什麼,這天彷彿是什麼神秘的黃道吉日,問過幾個地方都吃了閉門羹。結果光是確定地點,就把我們五人忙得焦頭爛額。如果要為這次出席人數再創新低,找一個原因的話,我想太遲確定地點是最大的致命傷。
話說乾涸得像什麼一樣的我在元旦期間收到了一封信(是說我竟然可以拖到今天才寫完結篇也太拖戲),從一開始收到的憤怒,到開信時的嬌羞,然後大愛到希望可以共享,在外人看來簡直就是一段戀愛的縮影。可是新聞看多是好的,因為我很多小三不說,最可怕也不是他老大找到我地址,而是好像有聽到說有一家人收到很多收件人為不詳的這封信。是說這樣這封信就變成了不祥之物嗎?想起來都怕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