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我写作的习惯,就不得不提我小学的周记了。记得当时还小(四年级吧),不太懂事,写了一则日后想起有点好笑的所谓“诗”打算去参加征文比赛。可是这个征文比赛需要得到校方的印章,所以我胆粗粗问了我级任老师从那里可以拿到。看了我幼稚的“诗”后,不知道老师是不是太过好心还是什么的,竟然鼓励我继续然后帮我搞妥参加的表格。虽然最终没有得奖,但是之后我发觉我最喜欢的作业变成了周记,因为我常常在自己的周记写了一大堆有的没的所谓“诗”,也糊里糊涂的成为带动全班写“诗”的风潮的其中一个因素(当时热衷于此道的不止我一人,比我更为热情的大有人在)。原因是老师已经看厌了大家一直抱怨功课太多的怨言(我们的周记是你喜欢写什么就写的),而鼓励我们去观察身边事物的美妙之处,再用不同的题材写出来。
很久都没心痛的感觉了(近期内或许有,但是程度似乎不是很强,因为没啥印象),第一次心痛,犹记得是在我小学大概二年级左右的时候发生的事。那时候的我还没搬到目前Subang Jaya的新家,还住在一个Petaling Jaya的组屋二楼。还记得那时候爱心爆棚的我养了两只小乌龟,作为一个称职的小主人,我每天都为它们吃饲料,然后间中还会为他们洗洗居住的环境以及他们的外壳。总之爱它们的程度,不亚于当时刚出世的小妹。因为小孩子嘛,养小宠物当然会是比较紧张的,所以那一阵子我的生活中心可以说是围绕着他们的。很不幸的是,由于我妹的年幼无知,在某一天,我妈竟然告诉我,我的乌龟已经全数被我妹抛下楼了。当时的我心简直像是被人撕碎一般,然后只记得我哭了很久,而且不肯去上课。当然我也下了楼去看看我的乌龟在那里,还记得我似乎是找到他们的外壳碎片(是不是真的不得而知)。这是我第一次最心痛的经验,虽然我和我乌龟的缘分并不持久,但是我是真的把全副的心拿出来去爱它们的。之后也不懂为什么我妈就不太喜欢我养乌龟了,而我直到现在也没养乌龟。间中还有养过一段时间(但不长),之后在我妈的坚持下就送人了……
有时候,翻开报章看到那么多自杀的新闻真的让人很感慨、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陨落了。当然间中会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士会抱持着一个看法——“啊,真傻,怎么不看开点”。曾几何时,我也是其中一员。没错,从我们第三者的角度,很多自杀者的情形在我们看来是那么的不值一提,但是不要忘记,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根本没有资格去评论他们的决定。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我们是不是被“近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影响太深了。当然,我不是否定这句名言,我也没资格去否定,只是我们漏了一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不是真的可以承受所受到的打击呢?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发觉很多“仙家”很喜欢说“如果他怎样怎样,就不会搞到如斯下场。好了,那么为什么仙家们不在事前伸出你们的援手呢?
终于痊愈了,呵呵呵,大概是吧,至少比之前好过了许多。其间要感谢关心我的人(寥寥可数,可悲啊)。其中一位就是其貌不扬(唔,不能这样说她),应该是美若天仙,沉鱼落雁,倾国倾城,肥环燕瘦,啊,不是不是,总之意思到了就好了。哎呀,忘了介绍人家,她就是刚认识不久的Emily小姐,今年大小弟一年,明年仍然大小弟一年,依此类推。最近Emily小姐很爱演仔仔(忧郁……),如果想做做善事的话,可以上她的blog帮她打气,人家人在异乡是特别需要鼓励滴。在此郑重感谢她在忧郁中也能够发挥她超群的爱心安慰我这个小弟弟,谢谢啦。
不过病好了也是时候公布一下我的网站将在近日暂时关闭几天以便进行搬迁的工作(这要感谢Knight先生,他的blog在此)。漫漫长假,但是我不见得空闲很多,除了要应付一大堆功课和assignments,我还要继续之前搁下的i乐榜的进度。预料本周可以真的安装上虚拟形象的功能了,加油!
但是人还在,所以不用急着去争产,不过反正我都没有,你要争慢慢争去吧,好行夹不送咯。哦,我是病了,但是不幸中的大幸是,不严重,所以基本上以下都是有病呻吟的文字,你可以不用看了(从来没听说过那个blogger赶客的)。好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可以说我很严重吗?好啦,不要白痴了,我真的还好,至少还能走还能站,没有头痛,没有呕吐,没有发冷,没有太虚弱(不过好像有一点点……)。说了这么久,我还没交待我什么病,也真的没什么,就只是食物中毒罢了。
被选中为下一个赌盘中主要棋子的人,就是此故事的男主角,因为心魔是被封锁在心灵的深处,所以大部分人都是按照良心来处事。可是这男主角因为是主要的人物,所以他的心魔是已经被放逐,只是因为良心还是力量壮大的关系所以在前期并无法发挥主要的作用。可是到了后期,尤其是在心理学博士唤醒了迷途的心魔后,心魔开始渐渐影响男主角的处事进而使得良心在孤立无援下节节败退。良心甚至在女朋友被逼死后整个呈现放弃的状态任由心魔肆虐进而残害更多人。
Slum,基本上大概是指一些比较次都市的人口集聚地吧(我想),而Slumdog,据朋友之前说过当两个名次不当的组织在一起,那么应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不晓得这部电影中文被糟蹋成什么片名,所以此篇的title就随便凑一个。基本上当这部电影差不多结束的时候,我是差点快要整个决堤崩溃的。我不晓得是年级越来越大的关系而造成自己越渐眼浅还是什么的,可是看到他幸运获得终极奖金,从整个电影不断拱上来的氛围,这一切都非常具有煽动情绪的因素。
马来西亚是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各州大部分都有个名衔为“苏丹”的统治者,所以如果一条街被命名为苏丹街,你大概会以为这条街上的居民会过上安逸的生活。事实上,只追求一个马来西亚便利店牛奶饼干基金的口号政府,继遗弃富都监狱后的另一项响亮成就,就是大打发展牌说要铲掉这条承载着老吉隆坡甚至是我们这一代小孩不少共同记忆的老街道。牌面背后到底灌了多少事实和谎言不在我流的关心之下,但是此项决定却让人不禁深思——吉隆坡还剩下多少过去可以一再被发展洪流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