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博友在社交媒體發了兩本書的圖,我對其中一本的題目產生興趣。作者名為李昆霖,書名是《當我不再像自己時,我終於活出自己》。內容其實不怎麼樣,有一大段都在吹噓自己很厲害,但後半段著重的,是內觀前後對他生活造成的改變。
(more…)同樣是殷切的語氣,小男孩的聽起來反倒有種迫切的感覺。聽著學生的再度央求,老師再度陷入了苦思當中。怎麼說時代畢竟已經不同了,以前滿街的小孩身上滿身刺青也不會有人側目。本來純粹是長輩為小輩祈福的刺青,現在已經給賦予一個很不單純的意義。甚至有時候看到身懷刺青的人,還會給人莫名排斥。再說了,撇開這些不說,要是他母親知道了肯定是不會罷休的。只是這一切是要怎樣跟還不識人情世故的小孩解釋呢?
不要以为我再说周星驰的电影,在我开始我的这一篇blog之前,请你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Optionally可以准备一个timer。首先在纸上画一个圆圈,然后画上5个交叉。计时五秒钟,现在开始,五、四、三、二、一,停笔!!!好了,你怎样形容你画的图画?这是我们今天上心理学课的时候发上的插曲。当然我们不是画交叉,而是画五个dot。结果我有个朋友听错,在圆圈内画了一只狗(dog)。还不笑?是不是要我讲笑话给你听?
不晓得为何,最近可能是因为李司琪的关系,所以一些大快人心的台词都变成所谓的金句。说到金句,在最近看到的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其实很多,虽然感觉有点刻意,但是还是在那种还能接受的数量。不过本人是那种完全是过目立忘的人,所以在昨天翻别人的blog的时候一整个人就是羡慕到几乎达到诅咒的程度,怎么有人可以那么好记性?
人類對末日的狂熱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了,雖然事後都證實只是狼來了,但這把戲仍然時不時上演着。慶幸的是,到現在為止應該還沒發生有人以末日之名號召大屠殺“大解放”,或者一群人因過度恐懼決定集體自殺之類的慘劇(是啦,我承認是看完1Q84才會如此聯想)。一個星期多過去了,末日彷彿只是一場鬧劇,渡過了,人生照樣繼續。有時候我在想,萬一末日只是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