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惊无险七月过了,奥运也在鬼影幢幢的情况下鬼酱厉害刷新了好多个世界纪录。不过很不巧的在七月的最后几天小弟倒是病了,有点浪费这三天的假期。生病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吃到这么大第一次虚弱到连走路那地也似乎跟我作对一样晃个不停。虽然因病错过了一些事情,但是病好不容易快要好了,也是时候重新踏入生活了。本来今天天气甚好,有点小小的偏头痛我就当作是偶尔飘来的一片乌云。
终于又等到动画片上映了,昨天也终于赶在这部动画快下画的时候看了这部Wall-E。可是我大概是排错时间的感觉,因为整个电影院竟然坐满小孩子~我的天啊。动画前面的一部分有点像是teletubbies,因为在这一部分是完全没有什么对白的,就算有都是由几个台词构成的。整部动画排除有一点隐藏的大美国主义不说(因为都是集中在一个国家),其实在背后也带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讯息——那个国家的人很会制造垃圾。
好担心很多第一次来的朋友会以为我真的在经营什么电影观后感的blog,终于在接二连三的电影观后感posts后回到正常一点的entry。首先要感谢的,应该是目前忙到不可开交的有文给了我一个机会被裕康毓康(不知道有没有确定写错字)大哥访问,另外也要感谢在半夜三更看到我的专访拨给我的泰祥(不知道有没有写错,不过我们都叫他憎太长)。这几天的visitor hits也并没有太dramatically增长太多,所以应该可以排除被人说搏出位的嫌疑吧,嘿嘿。
或许自己真得太吹毛求疵了一些,所以这次看这部电影是抱着听人说故事的心态进场的。今天看的电影其实在之前已经在书局的时候看了第一章的一点点,再看到这一幕搬到荧幕上还真的不是普通的刺激。是的,今天我看的电影是一部关于21点的——21。这是一部前前后后都是在讲解这个游戏是怎么能够透过系统化的计算来达到最大的胜算,所以我想我不能太惊讶于这部电影能够上映而且全院友族同胞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如果这部电影真的用上这篇文章的名字来做译名的话,相信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感会大打折扣。期待这部电影,其实不是在期待Christian Bale,或者Michael Caine/Morgan Freeman,甚至是前阵子才辞世的Heath Ladger或者亚洲观众万众瞩目的陈先生,而是导演Christopher Nolan到底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故事。回顾三年前我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真的有点遗憾为什么当时自己不再详细点说明我有多么喜欢导演的叙事风格。
今天是乖乖仔日,所以死仔包我就不免俗地装一天好孩子带了老妈子到电影院看电影。事实上前几天小弟已经处心积虑在book票仆个好位奈何中间的位置已经sold out,让小弟暗锤到一个极点。如同目前的政局一样,今天去拿票的时候发生了超级戏剧化的事情。原来我星期五book了超级乌龙票,本来要看星期天12.30场结果变了星期六的12.30场。结果无奈之下买了前面第二排的票,可是进场的时候,仍然还增添一个更刺激的变数……
我好像很久没有在更新我的blog了,这段期间除了没有什么在打理我的blog,也没有什么精神去理会周遭的bloggers在做些什么。当然,时间不会因为我个人的冷感而停止转动,世界也不会因为我个人的不闻不问而停止转动。套句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句话来说的话——不管你是不是喜欢,时间的巨轮还是会推着你走。所以,最近整个大环境变得很happening应该不是什么值得太surprised的事情。
最近…确切来说应该是开始工作后突然间身边的亲朋好友都纷纷说笔者瘦削了不少。从他们的语气听来,让笔者有一种似乎好象突然间怎样身怀顽疾的感觉。其实本人是觉得自己的体重并没有在乘坐过山车还是什么自由落体,生活作息也没有因为已经不是学生的关系而变得更不规律或更像个出家人。基本上除了身份和社会认定的职业更该外,本人也没在经历什么很戏剧化的改变。
先不论功夫这个字眼是不是有辱中华武术的名堂,就排除对这两个字的反感如戏院的话,事实上这是部相当爆笑的动画。虽然很喜欢动画,但是在一段很漫长的时间我都没有想要去看动画的冲动。当然忙是其中一个最烂的理由,其次应该说没有突破才是最大的因素。因为感觉上动画片都还是不能摆脱开动物玩笑的调子,所以来来去去都是那几把戏,看多就有点腻。这部熊猫片虽然还是摆脱不了开动物玩笑的调子,但是在很多方面给观众带来了很不一样的观感。
某程度上,我是觉得绿巨人是个很悲哀的一个人物,至少在电影版本的他是(笔者不是漫画迷)。从一开始的研究一直到失控一直到他竭力要控制自己的心情,一直到被追捕被通缉甚至被攻击。虽然对这个版本的喜欢应该比不上之前的版本,或者可能是由于六年前的时候李安导演的版本(可惜六年前我不热衷于blog)让我耳目一新到一个很强烈的程度。但是对这个新的续集,抛除对之前的那种狂热心情,还是值得一看的电影。这次,显然的动作场面时之前的双倍,而主角内心的刻画,我觉得有点不够深刻,不过也大概足够交待Bruce Banner的恐惧。
Yoyo! This is my first post in english. From now on, all english blog posts will be posted to categories that is named in english.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post articles over internet in english instead of chinese. Hopefully my english is not too “broken” till others are not able to understand.
At the moment I’m rushing for my System Analyzing case study and encounter some difficulties to draw DFD (Data Flow Diagram) with Microsoft Visio. I had tried other open source alternative software (for example, DIA for windows) but found out that they are more difficult to draw DFD.
Besides drawing DFD, I am also designing some input and output screen related to my case study titled Online Bookstore System Analysis. Luckily I played with those IDE before and know a bit of the techniques to design a form, or else I will spend hours to figure out how to design those damned IO screen.
Stressssssssss, but anyway, I watched Fantastic Four (F4) this afternoon and posted my thoughts on that movie (in chinese). If you are interested, you may read it with help from online translator (Google translator).
或许是灌了一大支可乐(是的,应该有很多人知道我是可乐控),所以本来想睡觉的,现在变成了在电脑前打了这篇文章。最近生活过得很fucked up,唯一正常的是我维持了近乎固定的运动,其他的如果以分数衡量,大概是负分。感觉上世界上也没有什么可以motivate到我,或再次点燃那股斗志,it feels like I am giving in, and I can’t friggin help it, although I really hate this feeling。
有时候有个谈得来的讲师也不错,至少有时候有着数(真希望是真的)至少有时候面对课业上的问题可以找他们之余,同学间的摩擦也可以得到一些比较好的建议。至少他们见过的风浪(学生之间)比较多,知道得比较透彻,不过太透彻,如我们称呼为靓仔的讲师那就有点太过分了。你不会expect你的lecturer在教你的juniors的时候说关于你太多的事情,比如说你单身,你拍拖多少次等等,不过我们到还蛮喜欢听他讲鬼古的,因为把鬼古讲得像喜剧还真的没有多少人。回到话题,我有一个朋友,言谈间常会触犯到别人的想法,参与了我某讲师有份举办的活动,但是还是人事间的问题,我的讲师来问问我对他的看法。
2016年對於我來說,是個思維不斷受到挑戰的年份。觸發的點,可以是一件(或一連串)事情,也可以是一樣東西。本來是想說在一篇內寫完,但上一篇寫到最後發現我塞不下另一個課題了。於是我把今天要說的,分出另一篇文章來。今天要說的,是某國(或者一個地域,視乎從什麼角度看這塊土地)準備要修法通過同性婚姻的事情。
說起來也真的頗久沒有看過很引人入勝的打槍片,不是打打殺殺你炸我我炸你,就是情情塔塔你愛我我愛你。如果拍得好,一部講述打槍的片子其實可以很有型有格的。可是同時間,要拍得跟其他同類型的電影相比有差也不容易。前些日子跟小妹吃飯的時候,看到電視重播The Italian Job(中譯:偷天換日/天羅盜網/意大利任務)。裡面最令人拍案叫絕的,就是那場製造塞車以及那三部萬能的Mini Coo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