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现在才来写这个好像有点太迟,不过这也符合我一贯的习惯——等电影快要下才排队入场。老实说这一部算是暑假档开始后第一部个人感觉良好的强档电影(是的,我没有很喜欢Wolverine和Angels and Demons)。事先声明,本人不是trekkie,所以基本上这个系列的universe(和飞船上的阶级)我不太了解(而且相关的wikipedia entries太多了不知道从那里开始)。不过总的来说能让我这个non-trekkie看的不感觉一头雾水我想这部电影已经算是成功了。先说说约略的观后感,基本上和上次看完整部wolverine整个人很想打人的感觉相比,这次是带着一个有一点感动的感觉踏出电影院。
出了跳蚤,我想不到有什么生物是扎扎跳为生的,所以同理可证,KL Hop-On Hop-Off是给跳蚤的旅行方式。其实身为土生土长的PJ人,我其实已经在去年开始动念想要一日行走KL,只是形式为何一直没有定下来。经过一整天的行程,其实我发现Hop-On Hop-Off的行程路线其实是相当不错的,可是如果你是旅客我会建议你弄一张至少48小时的pass,除非你不喜欢逛博物院之类的地方。说好可是好在哪里,好在它让我见识了也经过了一些华人家庭基本上绝对不会去的地方。
前几篇都在预言自己将会去马六甲,为了证明我自己并非在开玩笑,所以我真的在2月7日那天启程去了马六甲。同行的有不愿意瀑光的Desperate Houseboy兼全程的Ahmad——Sam哥(不是金枪叔),结了婚却硬要装口爱的女王Regina,以及全程一只说自己脸大的大象公主Emily小姐(大象公主的典故待会分晓)。首先我必须要说我和Sam回合的事情,因为怕自己找不到路,所以前一夜特地跟他确认一下,然后给他看了很多很多张Google Map,结果他看不懂那就算了。第二天我载了Regina到了那一带因为那一代超多组屋的,于是打个电话问他到底是在那一区,结果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后来我们看到一堆应该有其中一栋是他的block的时候,再打个电话跟他确认的时候,他竟然说……我不懂我住的block到底附近还有什么block,那一刻的我立刻晕死现场(好像太夸张了一点)。结果他投降了,就出来引路,结果真的带了我们去刚才我们认为应该是的那一区,我又再晕了一次。
自从柬埔寨回来后就一直忙于功课上的问题,这阵子趁着整理我祖父生日和周年纪念的照片的同时,也一并放上一些最近拍的一些照片summary。如果你现在正使用mobile的data plan浏览这个blog,请不要贸然阅读全文因为接下来将会有很多的图片。同样的,如果你不是在宽频上,浏览此页可能会稍微有点慢,请稍忍耐。如果对specific那一张照片有什么意见的话,可以点击缩图到flickr图片专页留言给我。
相比前几天看的动画所要带给观众的感动,我刚刚无意中从电视上看到的一部电影更加感人肺腑,虽然他们操的语言对我来说是绝对的陌生。我在说的,是菲律宾在2000年的制作——“Anak”,我不清楚这个词是不是和我们的国语(马来文)的Anak意思相同,但是这部电影在西方国家是以“The Child”作为片名,所以应该是可以译为“孩子”。我不是从开头开始看的,但是从中间开始看也未必不明白之前说些什么,因为在那一刻故事才算开始进入高潮。看完回来后从Google那边搜到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Plot Summary还有一些相关资料,虽然不能够完全了解我开始看之前发生什么事,但是也聊胜于无啦。
突然觉得把刘伟强麦兆辉的InitialD拿来和这部TheFastAndTheFurious3:TokyoDrift来比较的话,InitialD可能会输几条街。而输的原因不是因为卡士,而是因为赛车场面的处理没有TokyoDrift来得热闹。换句话说,InitialD少了应有的激情,所以显得文静。当然,除了场面这些比较表面的东西,InitialD可能比较可以拿来晒的就是有一些戏骨撑场面。至于故事的铺排背景,我个人觉得TokyoDrift比较美国化,因为戏中的主角多会说英语(而且大多很流利),InitialD则是那种香港式的日式电影。至于风景嘛,应为两者的故事背景不同所以无法作比较,两者都拍得很不错。再来就是帅哥美女咯,我觉得两部占戏较重的角色都不是很美很帅,可是临记都比主角们出色很多。
2020真的是黐線到發瘟的一個年份,某程度我都覺得前幾年高喊fuck 2016的人都只是沒見過世面。不過無論如何,今年總算快要結束,雖然蘇州屎瘟疫依然持續,不過疫苗的面世總算讓人比較看得到一絲曙光吧。期望看到這篇文的人持續stay strong and stay safe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