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知道如何下标题,那就只好来一个简单明了的好了。昨天(希望写完不会跨入星期一)临时受邀被采访,其中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这一个问题,这个blog今后的内容取向和定位会朝向什么方向。其实这几个月来,或者应该说从开始就业那段时间吧,那段时间大概是整个内容取向的分水岭。就业前,也就是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很多时候的内容会多围绕在自己的情绪,身边的事宜等等。可是就业后,更明显的大概是今年开始,我开始有意无意的避开一些比较生活的内容(除了摄影,因为今年开始更多时间花在学习摄影上),而把整个内容回到自己的思索。
多年后再次相见,往事如烟;他爱我的双眼,已变得漠然;很向再提起从前,依偎缠绵;他用淡淡的笑脸,拒绝我所有语言……餐桌上,这是女主角相隔多年后再次见到在她生活中缠绕甚久的男主角,可是在男主角那么熟悉的脸庞上她看到的却是一脸不解。她不知道如何开口,不知道如何重述那梦幻般的相遇,更不知道该如何解释那汹涌而来的情感是怎么来的。她伸手抚摸他的脸庞,可是他却只能淡淡地说:“我们可否’假装’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
上映才一陣子,就看到各大社交網站上的timeline都有人在抱怨身邊朋友泄露劇情,以及過多自命不凡的人試圖“解讀”此片。好在我最近有清掉了其中一個社交網站近一半的朋友,耳根清淨了不說,這種小白目好像也因為這樣消失了(其實本來大概也沒有這樣的朋友*聳肩*)。我也有好一陣子沒去看電影了,距離上一次翻看blog才發現竟然快兩個月沒去了。前陣子朋友跟我聊天的一句話——該不會是因為大雨搗亂了你的生活吧,現在回想起來整個一語成讖(咦?)。嗯,根據標題,這次想說的的確是李安先生導演的——Life of Pi。另外,這裡會大談劇情,所以慎入。
今天不是一月一號,不過本來對這天也沒有太大的感觸所以也不太慶祝。跨年夜的晚上,我甚至到倒數前幾個小時才不是一個人對着跨年演唱會現場直播看煙花。這個晚上,人家單身寡仔怎麼過我也怎麼過。不過近年社交網站大行其道,所以現實世界再孤清也不是什麼無解的問題。只消打開瀏覽器,孤獨感馬上讓虛擬的新年快樂祝辭塞滿。連遠在天邊的親人,虛擬的距離也在瞬間消散若浮雲。
身著一身白袍的女人,呆立于門前沉思。在經過兩分鐘的猶豫後,顫抖的手終於探出來握向門把。可是光滑的金屬表面,她又是扭又是轉的可就是打不開。嘗試了幾次後,才恍然大悟收回手往腰際擦去。
(more…)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很喜欢把快乐建筑在大家共同的尴尬上,而最直接的方法是耍嘴皮子。与我同窗四年的同学们应该领教过我故意用词不当的坏习惯,比如说当我看到一个人很快乐,很兴奋的时候,与其说“你干嘛那么死鬼高兴?”,我会说“你为什么如此高潮?”。我说这快乐建筑在大家共同的尴尬上,是因为曾经有一次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突然间四周围真得一下子冷了下来(虽然大家会过意来的时候还是有笑一下)。
送殯的這天,小月目無表情地走著,彷彿這一切事不關己。家人也道是一時間還沒有完全回覆這段記憶,也就不怎麼好意思糾纏。看著這一些哭哭啼啼的人,他忍不住地暗自詛咒著,明明就是她對感情不忠。如果只是這個就算了,惱羞成怒還把本少爺住的地方一把火燒掉是什麼意思?人財兩空那個是我都還沒哭,你們是在哭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