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概没有人喜欢等待这事情,无论结果会是怎样。一直以为自己等等无所谓,反正很多时候(除了早上的约会,which我在刚过去的周末才放了一次飞机……)我都很早到等待赴约的朋友(最早早到一个小时霸了一张10人桌)。可是这次一等,我才知道为什么人人都说等待是很消耗精神和意志的。说的是在等大学方面是不是要收我的结果……
推测死亡时间的功能是这几年才加入系统的,基于好奇艾文和小迪在翻阅了系统的文档才发现这系统的触角原来在这几十年间原来已经到达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广泛程度。这死亡时间的资料一般只有组织的高层才能看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普通执行者如裴达和我全然未曾发现有这样的东西。
后来她某一天下班,听到屋子里传来砰砰声,快吓死的她于是赶紧开门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只见男生疯了一样把碗碟狠狠摔在地上,嘴里还骂出了不堪入耳的话来。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男友如此失控,她喊着他的名字希望他能注意到自己,可是他却听不到。等到他终于把一叠碗碟砸碎后,他通红的双眼看着女主角,他走了过来狠狠地就是一拳。还反应不过来的女生看着他开始流下了泪,同时间,她也看到对方尽管双眼通红面色狰狞,可是眼神内透露的讯息尽是满满的无奈,甚至在揍她的同时也流下了泪。在发泄完心中的怒火后,他像是电池没电了的电动娃娃毫无预兆地倒下了,怎么叫就是不醒。她在无助的时候开始抓起了身边的电话,打了给医院,然后开始收拾满地的碗碟碎片。
窃窃私语,曾几何时突然间变得如此光明正大?科技发达,可付出的代价却是让隐私摊开在阳光底下。秘密,其实是一个裹着糖衣的毒药,表面的华丽或许能够诱惑众人,可是享受甜蜜的当儿,同样也要付出莫大的代价。这部电影,其实不应该在我很疲倦的时候观赏,因为同行的韩士说我的眼睛好像红掉了(看电影前打了两场保龄,而且你知道不会打的人通常会比较累)。无论如何,这部其实和前一部观赏的The Taking of Pelham 123一样,都是在探讨一些人性比较黑暗的精神层面。
不知道为什么,尽管这部电影hit到爆,可是我没有太喜欢。叫我看第二次的话,我会说这一句话:“放了我吧”。当然电影本身拍得不差,问题是出在,拍得也没有很好。整个感觉就是……怎么说,很拖,拖泥带水。拖泥带水还不用紧,还要穿插师奶都开始不买的肥皂剧桥断。整个故事的格局已经相当大相当复杂了,再加上一大堆有的没的,让人看了有点沉重。至于蜘蛛人的饰演者,这次真的并没有太抢眼,老实说,抢眼的角色尤其是几个重要角色真的没有多少。所以这一段说的败笔,就是故事的架构,和整个故事的发展。
经过这次旅行的经验后,以后出门旅行真的要多加注意了。像这次不知道为什么回到巴生谷后还没踏进家门就先要踏进诊所了。虽然很多地方没办法去到,但是好在大家的感情的确是比之前要好了,意外收获,可能就是认识多一个朋友吧,嘿嘿。还好本来也没打算能够在市区绕很久的,不然单是交通上花的时间和金钱恐怕加上脚趾头也算不清。因为没有事先约定,所以并没有机会和网上认识的槟城网友见上面,除了Emily,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我同行的朋友们似乎爱Emily爱到发疯了,不错嘛,如果在台湾没人要我可以帮你介绍几个尚算不错的男/女朋友(如果你也爱女生的话)。
我有一个秘密,我迷恋镜中倒影的我,所以我爱照镜子。当然在现今这个社会,一个男生喜欢照镜子已经不是什么值得大家去讨论的课题,但是只有女孩才会成天对着镜子这个思想仍然深埋在大家的脑海,所以我都尽量不在大家面前照镜子。压抑着不照镜子是种很痛苦的一种行为,所以有时候在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遇到能够反光的物件时,爱照镜子这个癖好还是会小小地失控。自从公司搬到这座新建成的商业大厦后,我爱上了这里的电梯。相对于之前办公楼的电梯,这个新的电梯的四周建料都是我最爱的镜面材质。每次进入电梯,我都会尽量找个角落的位置,凝视着镜中的自己,好几次我几乎错过办公室的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