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翻了一下社交網站的塗鴉牆,發現了有一篇文章是關於交友的「祕籍」。說來也不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東西了,同樣的內容(「忠告」?)總會在很多的地方不斷出現,比如說朋友間、勵志書理財書人生課等等。說得一副好像是真理一樣,可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卻發現事情有點蹊蹺。如果是這樣的話,如果單純以這種心態交朋友當然可以擠入人生勝利組(咦?)。但是遭遺棄的人又該作何感想,尤其是那個遭遺棄的變成了自己?
最近看了兩部格鬥片,可是要說的其實只有在熱映中的基激戰。另一部太極俠是也拍得不錯,但是說來不過不失有點太安全。太安全,指的是電影的靈魂————劇本,甚至到呈現的手法都太典型。結果到了最後,故事反而變成了不太重要的東西,反正看完一群人打到要生要死後,出了戲院大呼過癮就好了。大家進電影院不過也圖個爽快,不是嗎?當然如果你要付錢進去唱國歌展示你的愛國之心那是另當別論就是。
其实昨天就应该写这份观后感的了,只不过昨天花了一整天来弄我的ubuntu linux,搞到半夜都没得好睡。我在想是不是应该弄一个blog记录我在ubuntu linux下的生活。算起来好像真的很久没有看电影了,这次趁着假期的到来就赶紧去看了一部。可惜我要看的“我要成名”和“黑白道”并没有在我家附近的电影院上映,只好看了一部第三选择的“夜宴”。感觉真的还不错,可能之前听到坊间的评论并不很好的原因吧。
没有华丽的配乐,没有三五分钟就来一次高潮,但看完走出会场时却是满腹的惆怅,说的,就是《Bloody Sunday血染星期天》这部电影。因为前一个星期六有去行街的关系,所以看完感触会更深,尤其是里面官员们种种的嘴脸,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对白,就是——某人要把当天可能出现的任何暴力行为扛上全部的责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行街前是不是刚好也听到同一句这样的对白?
因为我不是开玩笑,所以我说过至少要跑半马拉松的宣言自己是有在认真的看待的。由于前车之鉴的关系,为了让自己不受伤达到目标,其实个人有在间断式地查询很多事情(过后再聊这个),其中之一,就是找相关的书。其中一本,是在另一篇博文刚巧看到他在介绍这本书(嗯,我有很random在loosely following一些人的blog)。买了这个,另外要买的就是心跳仪,但是我要找的model本地是买不到的,所以之后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