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一部很“好看”的戏电影(什么时代了,又不是看大戏),而且冲着本土制作的名号,身为国人的我们,可以考虑去支持一下。之前的好看两字带上引号,原因每一个镜头,screenshot出来都可以成为一片明信片,可是与此同时,这也是这部电影的很大一个缺点,不过这留到待会再谈。刚从bloggers的聚会回来,从钪凯的口中得知(后来也知道钪凯出过专辑),原来他看的时候有八人同时在场也已经蛮多人了,我们进场的时候有五人(包括我们自己,哦,我是跟风渐凉一起去的),不过我们五人也不是最低纪录,有出席者说其中一场只有三人,我晕。其实也应该说说为什么会去看这部电影,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独立制作,不过如此小规模的电影我还真的第一次到电影院去看。
黑夜,一座仿佛不需要月光照耀的城市。
这是一个属于黑夜的故事,尽管故事是以狂欢夜开幕,尽管城市的灯光把周围照得有如白昼。暴风雨来临之前未必不能够惊涛骇浪,在这座城市,是没有所谓的惯例,有的只是一则有一则令人心酸的故事。在这个零三年的平安夜,在满天烟火的笼罩下,在一个拥抱的人群里,唯独只有她——Rachel,还在等着一个她并不知道会缺席的男人。她独自地一杯又一杯把面前的威士忌有如白开水灌下,尽管它有如振熙说的那么难以入口。等了一个又一个小时,她下了一个决定……
有时候觉得人类是最擅长自寻烦恼的一种生物,这是我上人寿保险课(好像是精算学的一门)到目前的最大感想。昨天我们上课学会了如何去判断一个人的生存几率,我好怕有一天我见到人我会问他:“你多少岁了,又没有做身体检查,然后最近有什么比较大型的计划?要不要我帮你算算你的生存几率是多少?”。不好笑,但是这正是我们为什么要学怎么算人家的生存死亡几率的原因。就算我们自己不学会怎么算,保险公司那方也会自己静鸡鸡自己算了不告诉你,如果你的生存几率太低,保险公司可能会拒绝你的保单,嘿嘿。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想你会在20年后要做什么的话,你会有什么样的答案。刚刚和朋友聊了一下,本来是关于某某人的事情,后来我在谈话中看到这个课题真的很感兴趣。当我听到我朋友说过他听到朋友说甘心当一个文员的时候赶到非常讶异,我不是在歧视,但是我却很佩服她可以真的读了Diploma in Computer Science & Management Mathematics后去当一个文员。人生在世,甘心归于平淡的有多少个?
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大计,反正这个课题不要求我真的对它负责。我希望能够再读完comp science能去读MBA。我希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可以拥有一个堪算成功的生意。我希望能够自助旅行到一些国家。我希望我的父母亲可以很安乐。希望的东西太多,多到写不完。不过人是因为有希望才能不断地进步。因为有了渴望达到愿望的动力,所以人才会不断追求知识,不断尝试,才会不断进步。
刚才说过我是读ComputerScience的,乍一听可能真的和MBA真的无关。的确,在我考虑读CompScience之前,我是没有想过去读business的。后来学的东西越多,对着电脑的时间越长,而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我发觉到我毕生将会如此一直延续下去。我不是不喜欢成为一个programmer,in fact,当你完成一个程序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非常的振奋人心的。至是我怕到时我会终有一日会厌倦这种生活。这些事情很难说的,也许有一天我真的疯狂爱上了其他的职业也说不定。事业呢,可能是受“富爸爸”系列丛书的影响吧,我不能接受职业=事业的这种解释。而能够建立属于我的事业当然也非易事,尤其是我这种中学开始选修理科的人。
我是那种不能一直面对同样东西一段长时间的人,所以我很喜欢旅行那种感觉。向往背包旅行是可能受了媒体的诱惑吧,很多人开始有自己分享资讯的能力了,所以你常常会看到很多背包客在网上发布自己的笔记。普通导游导览的旅行也有去过,但是我一点都不喜欢那个过程,因为我们就像鸭子一般被赶来赶去(导游倒是很friendly)。而背包客的时间相比之下更加flexible咯,所以不须要奔波劳累。
父母亲安乐想必是很多为人子女最想的事情吧,我想没人真的会想激死老豆揾山拜的吧。
剛出門辦點事回家路上聽到了電臺的一則公益訊息,是一個廣邀大衆提供年度漢字的活動。然後我腦袋裏浮現出來的,都是一些不堪入目的字。說起來但是從選字來看,我似乎對國運頗爲悲觀的樣子。但是經過了這麼多個月,尤其是選後這幾個月來新任政府的表現的確除了這幾個字似乎可以挑的也不多。真的如此乏善可陳嗎?好吧,或許一百樣裏面可能有五六件事情是值得讚頌的。可是在這五六樣裏面,與老百姓貼身相關的可能還不到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