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什么年度回水片之类的奖,那这部电影整个就是够格有余。有时候,在一些小细节,因为思维逻辑的不同,所以要直接翻译一些词汇其实不容易。这部片子英文叫《The Lady》,但是若要直译为《那个女人》有点上不了台面。因为在这里的The,有一种很确定就是这个女人,不是隔壁家的王嫂,也不是对面的陈嫂这样。若是直译为《那个女人》,其实好像有点变成《That Lady》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本人的粗浅的见解,欢迎指正,我是不会因此讨厌你的,放心。
第二篇——微酸
前言:本小说其实已经有结果了,得拜依靠搜寻引擎搜进来的读者给我的灵感。结局篇其实就在本blog内,如果你幸运的话,通过简单的搜寻你就会先找到。先给你一点点线索,该篇文章并没有出现主角的名字,只有他和她这两个代名词。
序幕/前传
甜蜜
微酸(就是本篇)
苦涩(下一篇暂名)
结局(已经有了,但不要现在连接给你们看)
上文说到西瓜臀她……她,她其实并没什么,只是原来西瓜臀腰际弄了个手机绳吊着一只口爱的小北极熊。看到北极熊我就联想到我最喜欢的冷笑话,其实也不算冷,因为我第一次在报章笑话版看到这则笑话真的笑到身边的晴也要过来报仇在我的腰间捏一下让我痒到乱滚。也就因为这样,那则笑话仿佛变成了我的标记,逢见人我都要重复一次那则笑话,还要自己自作聪明为这则笑话加上续集。
其实是有感而发,相信驾车的,尤其是在巴生谷的驾车人士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要跟收费站打交道。有时候给钱的时候,偶尔一瞥对方亲切的笑容往往会为你的一天注入满满的温馨,特别是有时候他们就是你在一天内第一个接触的人类。个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Penchala Link的收费站,几乎每一次我经过(而且每次都是走错路)都会有堆满笑容的收银员在收钱。先不管哪个笑容是不是虚伪的,但是总好过那种铁青着脸一幅那种我欠他三百万的嘴脸吧?偏偏昨天一连就见到两个摄青鬼不懂是不是斋戒月除了要节欲也要节笑容,来回两次都是见到这样的脸容。当然如果我这样说大家会觉得我是针对某群种族,但是这不是我的本意,相信大家也会见过这样脸容的销售员吧(不分种族)?
一直不知道如何下标题,那就只好来一个简单明了的好了。昨天(希望写完不会跨入星期一)临时受邀被采访,其中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这一个问题,这个blog今后的内容取向和定位会朝向什么方向。其实这几个月来,或者应该说从开始就业那段时间吧,那段时间大概是整个内容取向的分水岭。就业前,也就是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很多时候的内容会多围绕在自己的情绪,身边的事宜等等。可是就业后,更明显的大概是今年开始,我开始有意无意的避开一些比较生活的内容(除了摄影,因为今年开始更多时间花在学习摄影上),而把整个内容回到自己的思索。
他現在過的生活,在外人看來無趣得猶如嚼蠟。可是如果時間軸拉長到三年前,這些人可能會看到不同的光景。至於爲什麼會成了現在這個德行,那可就要從那時候那段霧水般的情緣說起。話說在那次邂逅之前,儘管日子也不見得有多麼多姿多彩,但是至少週末夜還是鮮少一個人度過的。有時候單身久了,難不免還是有一種家人朋友無法排解的孤寂。於是爲了填滿這種虛空,都會盡所有可能去躲認識一些朋友。
随着拉曼学院的某学生因为被掠夺而丧失性命后,我们的学院的学生顿时觉得人人自危,于是开始注意起防范措施了。我相信,这段期间,赚钱赚得最多的,就是我们的食堂老板。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的食堂除了食物,还售卖了一大堆有的没的的东西,例如说文具、光碟、磁碟,预付卡等等。这个期间,还多了一样很应景的——防狼胡椒喷射器。很长吼,虽然听起来好像很架势,其实也只不过是pepper spray罢了。当然我也没闻过它的味道,不过从种种传说听到的都有点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