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像是不用本的一樣暴曬著大地,連坐在樹蔭下的男孩都還能感受到那股熾熱。在這悶熱的下午,他只能隻身一個坐在這大樹下。眼前只見一群同齡的小孩,在仍然炎熱的傍晚盡情揮灑著汗水。大夥是那麼盡興地狂奔、打鬧和尖叫著。可是在這一切發生的同時,自己卻只能坐在大樹下看著。為什麼我不能參與?為什麼那小子明明昨天才跟全部人大吵一頓,今天卻又像是沒事兒一樣又混進去一起玩那麼不要臉?為什麼那個每次玩個兩下就發脾氣說不好玩的女生,每天都那麼掃興每次都在?
我想,就算你是如何的outgoing,你还是会有那么一两个朋友是见面了但是没什么话题的吧。就比如说一个超级车迷对上一个超级电脑迷,电脑迷对着车迷说一大堆他买回来的电脑是多么多么先进,多么多么有趣,我想车迷除了应酬的对上一两句也没什么好说的,除非他也很喜欢电脑相关的。我的朋友刚刚问我是不是不喜欢和他说话,不喜欢和他做朋友。天啊,那么我这一生要讨厌多少人啊……和一个人不投契,我想根本是没人的错,连明星们也不能确保全世界都喜欢他们,那么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要如何使到每个人都能和自己投契呢?
好了,就算你要为了能够和你本来不能聊上一小时的朋友能够通宵达旦的滔滔不绝,而去做出改变。我不是说不好,但是你今天为了他改这个改那个,明天也可以为了另一个人改这个改那个。到最后,你照镜子看看你自己,你还认识你自己吗?我朋友一直要我说出他那里不好,她可以改。天啊,那么全世界恐怕要为我而改变了,我何德何能啊!做自己永远是最好的,我们还年轻,要这么早戴上一层又一层的面具见人吗?自信的人最美丽,你只要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你又何必在乎别人怎么想你?
俗语说,强摘的瓜不甜,你竭尽所能抑制缠绕着一个跟你注定不投契的人,结果是你会落得人人讨厌。就说个真人真事吧,我们系里面有一个男孩(原谅我叫他男孩,因为在很多人的眼光,他真的很天真、单纯),是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要如何和他沟通的一个人。原因是他永远catch不到我们的话题而常常说错话,常常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而他最喜欢的就是跟着一群同学,想办法混进他们的圈子。好了,给你physically混进来那又如何,你也只能默默听着我们说,而插不上嘴,到最后,尴尬的不只是他一个,而且还包括那群同学。我们自然也尝试寻找一下我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吧,但是显然并没有什么交集点,所以他每次跟着我们也只能听,而接不上话题。最令大家头痛的是,既然大家不投契,那么怎么他这么喜欢缠着我们不放。不是我们不要理睬他,而是就算跟来了,那又如何?你也只能听着我们说,说笑话你又笑不出。
渐渐的,大家开始有点讨厌他了,原本的同情也渐渐开始变质了。我有个朋友简直到了见到他就有如见鬼般,后期渐渐变成见到他马上把脸一黑,明示不欢迎。最厉害的是,他的脸皮竟然还可以厚到继续死缠着你。天啊,老兄,每次看到你让大家压力重重你很高兴咩?虽然是很可惜他在我们的系里面没有多少个可以跟他谈得来的朋友,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愿意为了他去改变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独一无二,难道因为迁就他一个而全班人变得好像他一样吗?我可不依。
还有,如果你是个沉默的人,你也不要一直想别人可以跟你滔滔不绝。你不要因为别人都跟你没什么话说,而觉得别人不喜欢你,老实说,我不喜欢那种一直认为自己不得大家欢心的人。也不喜欢被人家问“你喜不喜欢跟我做朋友”这样的问题。如果你真的很沉默,记得,沟通需要双向的努力,就算对方如何吱喳,也没办法把一个沉默的石头变成一个外向的石头。
不知不覺,每週三文的挑戰就這樣到了第四十周的最後一篇了。真受不了如此公式化的開場,奈何本人真的無法寫出什麼驚世駭俗之說。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其實理應會很雀躍。可是另一方面,由於寫跳坑文已經成為不知不覺一種習慣所以覺得倒也沒什麼。不知道其他跳坑同仁們,在此刻會有什麼樣子的心情呢?
这一吓,倘若不是三魂,那恐怕就是我的六魄都快要给吓到破掉。本来差不多昏昏欲睡的我,也因为这个手机铃声吓出了一身的冷汗。手机不住地响着,我迟疑地,缓缓地走向那手机。一直到手机拿在手上,看到原来是妈打来的电话,我才狠狠地把憋了甚久的气一下子狠狠地呼出来,收拾好心情后,我按下了接听键,并望了望墙上的时钟,啊,凌晨一点了。
每个学期最棘手的,除了午餐吃什么,大概就是这个了。其他的,顺其自然啦,物理也有学过,船到桥头自然直的道理。可是这种问题确是怎么分,也分不出个人人满意的结果。我想当今世上,黄金分割的难度也大概不过如此了(我是胡扯的,数学系的不要打我,虽然我也是半个数学系)。在我开始进入正题之前,我首先需要很郑重,很严肃的说一声对不起,并加上90度的鞠躬,但是目前不走Kennysia的路线不打算拍照作证,所以暂时你看不到就算了,不能因此质疑我的诚心。
如果乡音考古的活动从来没有进行过,搞不好10年后你问下一代:“你的乡音是什么啊?”,得到的答案会是:“什么是乡音?能吃的吗?”。其实这篇文章早就在星期五就该写了,只是一直到现在都不知道要怎么写。还是从一个问题开始下手好了,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祖籍哪里?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祖籍方言是什么?其实这不关什么那个模糊的所谓一个马来西亚的东西(那个才要问可以吃的吗?),认识自己的祖先是从何而来,跟到了最后你自己在什么地方落脚不一定是相互抵触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