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投入了職場,而且形態還跟過去有巨大差異。說實在,今年的總結就是這樣。由於大半時間(算起來真的有快半年)都是在限行中度日,儘管我的工作本來就不需要踏出家門,但連健身房都不能去難免有點鬱卒(儘管槓鈴舉到厭世)。現在疫苗也打了,加強劑大概也快輪到我了,我想我們大概又從病毒那邊偷來了一點時間吧。
(more…)原本的撰写人为:YoonKhen
(桌子上)
麻林:好吃吗?朗亮。
朗亮:。。。。。(发呆)
麻林:朗亮!
朗亮:是。。是!叫我吗?
麻林:朗亮,发生什么事啦,怎么脸色这么差?
朗亮:没。。没有啊?
麻林:我问你,好吃吗?
朗亮:好,当然好吃啦!
麻林:我上一上厕所,你在这儿等一会哦!
朗亮:哦!知道了。。。。
时间一下子从1:30到了2:00。可是麻林还是没有出来。朗亮有一点怕了,心想不会是麻林出什么事了吧?
朗亮:麻林!你好了没有?玲玲在厕所的门口叫道。
当时间的钟声响起时,麻林从里面走了出来。
朗亮:麻林,你怎么才出来,都过了这么才时间了。
可是麻林并没有理会他,只是眼睛直直的看着朗亮。。。
前天吧,在跟将嫁为人妇的外星人谈到关于龙女士《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提供了一个不同角度的思维,有机会再分享)的时候突然说到了旅行。间中外星人应用了《彳亍地平线》(我没看过这本书,我好像并没有很喜欢旅游文学)中的一句话“他们都是这样的,居高临下同情别人,把别人的落后与缺乏当作施法爱心的缺口,从中见证自己的幸福……却不希望别人的传统生活有所改变/改善,老以为文明生活是吞噬真的巨轮。”和从她手中打出来的“体会生活不需要背包,为什么一定要看到别人的不幸才学会感恩呢?”。这几句话的冲击力很大,所以催生了这篇主题基本已经被写烂,被唱烂的——旅行的意义。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想你会在20年后要做什么的话,你会有什么样的答案。刚刚和朋友聊了一下,本来是关于某某人的事情,后来我在谈话中看到这个课题真的很感兴趣。当我听到我朋友说过他听到朋友说甘心当一个文员的时候赶到非常讶异,我不是在歧视,但是我却很佩服她可以真的读了Diploma in Computer Science & Management Mathematics后去当一个文员。人生在世,甘心归于平淡的有多少个?
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大计,反正这个课题不要求我真的对它负责。我希望能够再读完comp science能去读MBA。我希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可以拥有一个堪算成功的生意。我希望能够自助旅行到一些国家。我希望我的父母亲可以很安乐。希望的东西太多,多到写不完。不过人是因为有希望才能不断地进步。因为有了渴望达到愿望的动力,所以人才会不断追求知识,不断尝试,才会不断进步。
刚才说过我是读ComputerScience的,乍一听可能真的和MBA真的无关。的确,在我考虑读CompScience之前,我是没有想过去读business的。后来学的东西越多,对着电脑的时间越长,而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我发觉到我毕生将会如此一直延续下去。我不是不喜欢成为一个programmer,in fact,当你完成一个程序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非常的振奋人心的。至是我怕到时我会终有一日会厌倦这种生活。这些事情很难说的,也许有一天我真的疯狂爱上了其他的职业也说不定。事业呢,可能是受“富爸爸”系列丛书的影响吧,我不能接受职业=事业的这种解释。而能够建立属于我的事业当然也非易事,尤其是我这种中学开始选修理科的人。
我是那种不能一直面对同样东西一段长时间的人,所以我很喜欢旅行那种感觉。向往背包旅行是可能受了媒体的诱惑吧,很多人开始有自己分享资讯的能力了,所以你常常会看到很多背包客在网上发布自己的笔记。普通导游导览的旅行也有去过,但是我一点都不喜欢那个过程,因为我们就像鸭子一般被赶来赶去(导游倒是很friendly)。而背包客的时间相比之下更加flexible咯,所以不须要奔波劳累。
父母亲安乐想必是很多为人子女最想的事情吧,我想没人真的会想激死老豆揾山拜的吧。
刚刚暂时弄好了Flickr的东西。这个时候才发觉到Picasa是多么的好玩。因为一向来都是用Picasa管理我的图片的,所以发觉到它也可以用来结合Gmail的时候就雀跃得不得了。呵呵。第一次惊喜就是上个星期发觉Picasa+Hello+Blogger这么方便。今天发觉到结合Gmail,Picasa就真的天下无敌了,哇哈哈哈。至少我帮我的小表妹发图片时不用那么麻烦。看来在近日将要帮表妹迁站到Lifelogger了,因为Lifelogger也可以用Email直接传图!
首页左边就可以很清楚看到我目前Flickr放的一大堆图片,有兴趣者可以电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