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了個劇,算是人生看第二部。相較上次看《同居第100天》的專注和克制,這次《幸福大會》的格局和野心顯然更大。
(more…)其實這幾年都是這個狀態吧,呵呵。我昨天想了一陣子,說實在有點不想寫這篇文。去年的這天,我整個人因為限行令困在家悶得慌,今年則是剛剛脫離年頭再度實施的限行令。不過好在現在一切都在軌道上,不如去年的脫序,這樣也算是一種好事吧。
(more…)很多年前讀過,三十歲應該是人生最燦爛的時刻。可是我的三十歲,過得很累很無聊很枯燥。工作上已經少了當初加入時的激情,生活少了尋求刺激的渴望,想看書想玩個電玩想看電影卻又覺得投入很傷身,甚至想睡覺也不知道腦袋就是無法關機。最嚴重的時候,我是需要看人家電腦遊戲極速破關的過程,才能入睡(或者我看來看去看不懂的教學影片)。好吧,後來想說應該是身體沒有確實感受勞累所以跑去上健身課,結果落得身體更累但還是睡不著的窘境。
如果你今天進來,看到站點好像很殘破的話不要嚇壞。我沒有遭到駭客襲擊,也不是月亮惹的禍。站點看起來如此像是在施工中,原因就是它真的正在施工中。之前一直說要修一修站點的設計,可是說到頭就一直停留在“嗯有空才弄”。這一拖,就拖到了幾年後的今天。後來想說反正都是了,站點反正都沒什麼人在看所以就把今天剛弄出來的半成品放上來。太久沒幫站點寫模板,沒想到事隔多年標準模板變得好陌生。
說大馬部落重新開張好像也太誇張,畢竟這只是計劃中的第一步。另外要架設的交流站點,其實目前還在規劃中。不過無論如何,經過了快一年,我總算兌現了其中一個承諾。同時間我也把自己近乎所有的站點,都給搬到這個新的伺服器。其實這幾句加起來,也就是本人目前除了幫忙建構,也挪出本身租用空間的其中一部分出來給大馬部落。由於架設環境的轉變,這中間要去學的實在太多,所以每隔一段時期我會把相關的筆記整理出來丟到技術網誌去。
无惊无险,又到了四月。当然对很多人来说,这个月最多也不过意味着第二季度的开端。不过在个人而言,或许对我父母亲来说(有吗?)有异于其他人的意义。說穿了今天其实就是本人的生日啦,除了我和家人外实在没什么特别的意义。跟往年一样,今天没有特别安排怎么庆祝。写这篇文章的当儿,本人很鲁蛇地刚刚下班在小贩中心找对面小白(谁?)吹水吃晚餐。
相較今年的反應,去年的迴響應該算頗爲熱烈。主要是一直到目前爲止,除了我參與跳坑之外只有另一個正式報名科科科。看來經過了去年的煎熬後,大家都不太想再淌着渾水(揪跳人我表示很失敗)。安妮爲,無論有沒有人參與,我本人還是會繼續玩下去就是。靠腰,天氣熱得真讓人提不起勁來所以我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又回到每個星期六又得擔驚受怕的情況了。
本來過去的一個月,我有在想今年是不是來點別的。我雖然不是Huffington Post和香港主場新聞的忠實讀者,但是我有在想是不是可以弄一個馬來西亞中文版的Project。後來是發現反應不是很熱烈,而我也不可能分心把屬於自己的時間空出來做兩件事情。經過了一番前思後想後,在二選一的狀況下我決定再度跳坑。不過考慮到去年的戰績慘烈,所以今年的難度下修到三十三個星期就是。
昨天丟完飛碟去吃飯的時候,朋友隨口問了一句標題所示的問題。過去的一年,由於自己有嘗試讓多點人看到小站(所以頁末多了很多圖標什麼的)所以有在稍微留意。再加上最近爲了順應潮流,大家都在發佈一大堆年終報告,所以我也就索性跟風跟着也來發一發好了。好在這幾天用的統計軟件也隨着發佈了頗精簡的報告,所以以下的數據主要都是取自該報告。
如果你問我昨天一整天下來的收獲是什麼,那應該就是讀了近一半的oliver twist了。可惜我是不太習慣這種頗老舊的行文,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跳著去讀的。再加上莫名的失眠下,我雖然讀很快但略過的也不少。慢著,這篇不是關於昨天的聚會嗎?怎麼變成閱讀過程節目的稿詞?
忍一時,但還能風平浪靜多久?
(more…)出了跳蚤,我想不到有什么生物是扎扎跳为生的,所以同理可证,KL Hop-On Hop-Off是给跳蚤的旅行方式。其实身为土生土长的PJ人,我其实已经在去年开始动念想要一日行走KL,只是形式为何一直没有定下来。经过一整天的行程,其实我发现Hop-On Hop-Off的行程路线其实是相当不错的,可是如果你是旅客我会建议你弄一张至少48小时的pass,除非你不喜欢逛博物院之类的地方。说好可是好在哪里,好在它让我见识了也经过了一些华人家庭基本上绝对不会去的地方。
最近重回某社交網站,不過說實在也真的不叫回歸。眼下一月快完了,我登入的次數大概真的屈指可數。不過感覺上除了跟世界比較疏離之外,大概也沒有錯過太多。如果真的要數出一個,那大概就是錯過了某個以口無遮攔著稱的棟篤笑演員政客的失言風波。由於事情已經告了一個段落,本人也不想讓這個人得到更多無謂的關注所以身分就此表過不提。再說本人對此人完全沒有任何好感,或者應該說大致上對這些涉身在政治圈內的人都沒什麼好感就是。
剛才從小白家回家路上,聽到電臺DJ用很感性的聲音念一則故事。雖然我沒有從頭開始聽起,但是聽了兩三句卻有種熟悉的感覺。這種故作矯情的故事,不用說肯定是從網絡上找來的。想一想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應該沒十五年都有超過十年吧。有時候真得不得不同意,電臺節目真的越來越容易做了。這位DJ算是很客氣了,更多時候聽到的就是一則社交網站留言就能做一小時的叩應也真是夠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一定要取名为门徒,感觉上门徒这个词儿已经有点脱节的味道。见鬼的是,这个词儿却是如此贴切,虽然片中并没有人以门徒去称呼吴彦祖。上次说到我看到新传媒星霖的logo有点错愕,到现在为止仍然很错愕。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整部电影的氛围都偏向灰暗,所以我们会一直看到好几幕灰暗的天。最大的惊喜,大概是算尔东升的出现,而且戏份看起来还不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