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仍然不急不缓地过,我还是在用很缓慢的速度适应着理应会越来越忙碌的研究生生活。不过比我慢的还有大学方面,是说已经注册了两个星期,我桌面上的电脑仍然是隐形中,但愿我早日长出慧根能够看到那隐形的电脑(是说该死的outlook web interface也太难用,而自己也不想去买entourage)。至于supervisor那边,至少在我这边还没有背着他去打小人的打算,所以这阶段应该解读为还好(文风偏露骨,不喜勿入)。
毕业快三年了,在工作的两年里面,很惭愧的回想起是会发现自己很爱觉得自己是专业的。当然前提如果自己真的是很好的话就没问题,但是万一不是的时候,最坏的不是沦为笑柄(其实如果我说这是最好的结果大概成立),而是身边的人都被你弄到认为你真的是专业那真的很糟糕,呵。好吧,现在总算失业了(大概半年多这样),换了另一个身份,既有的mind-set也大概要随着这变化而抹掉。
长这么大大概也是时候学学怎么煮东西了,总不能餐餐煎蛋公仔面白饭捞酱油吧。可是同时间却又不想毒害全家那怎么办?那就只好等父母亲都不在家剩我一个(偶尔还有我妹客串当白老鼠)的时候在我妈的厨房玩乐实验好了。经过几次的实验后,其实得出的结论是──味觉不敏感的人不适合下厨,就算是煮给自己吃好了,呵。(接下来爆多图)
其实跟外国人介绍马来西亚是件太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国内乱象层出不穷更是能够让人介绍得绘声绘影。前几年我第一次背包去了柬埔寨的时候,当地的小孩见到旅客都会问是从那里来的,几乎是媲美电脑辞典,在说出国家后就有人马上答出国家首府是什么地方。对于马来西亚来的我们,他们还加了一句──有很高的twin tower哦。是啦,是个外国人设计,好像也是外国人建造,楼下的购物商场也是人家经营的,值得骄傲自豪厚?
是说,这是一部独立电影吗,如果是整个故事的完整性也未免太强了一点(整个就是stereotyping到极点)。自己还满喜欢这样的故事,不会故作煽情(天哪,想到了那部香港的岁月神偷),平平淡淡描述两父子在父亲最后剩下的一丁点日子的故事。电影内虽然没有人大鸣大放大哭大笑到处拥抱到处乱吻更加没有港式的“金句”连串,可是从他们很压抑的表现还是让人感受到浓到化不开的爱。(Spoiler Alert,不过我觉得就算spoil了故事整个还是非常值得看的,我其实也是知道故事再说什么后才进去看的)
说实在故事很俗,但是总算有纹有路(脑中浮现最近重看N年前超烂的十面埋伏),感觉也有点飘逸的感觉。总算等到一部武侠电影是没有千百人站在一个广场上一整片的颜色,或者是一整片红红绿绿的花草树木,而是真的在讲述主角的心路历程了。苏照彬的《剑雨》拍得的确不错,当然不是完美,但是及格的确有余。其实武侠电影真的可以很有趣的不是吗,可是可不可以不要把很烂的十月围城叶问这等排进这个类目?
今天要介绍一个游戏,简单到我只是跟我妈说了一次,她就弄明白个中奥妙的游戏。这游戏主办人虽然说得清清楚楚,也不能说隐藏,就如果未经过深思(很可惜,好像没有人肯这么做),背后的数字流通恐怕就没有人知道。为了不要替某公司打广告(我个人认为他们赚取暴利),所以我用很多的metaphor来形容这个游戏。假设现在有甲乙丙三方,事实上游戏之需要至少三个人就能开玩了(甚至在甲非常desperate的状态下,甲也可以分饰乙丙或丁等)。假设甲是庄家,乙丙(或其他人)都认识甲但却互相不认识,为参与者。
最近报纸上很多正中中小学生贴身课题的新闻,比如说什么历史科纳入及格标准啦,什么学生在厕所还是什么阴暗角落掏阳具要跟小女朋友怎样怎样被拒绝啦,总算暂时把那个人认为非常丢人现眼的100层大楼的事件这个课题给暂时转移开来。说到历史科嘛,说来惭愧,虽然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透过地方研究,一直到五年的中学生涯,学了那么多年的历史,我都从来没有对这科产生任何一丁点的兴趣,难听点其实是有点近乎痛恨。
嗯,个美国佬(The American)是个很……怎么说呢……还是换个方式再写开场白好了。虽然已经不太记得白先勇的短篇,但是总记得看完有一种淡淡的忧愁。同样的感觉放在这部电影其实还是相当吻合的,不过我得承认我在踏入场之前完全不知道故事是在说什么,在快速浏览电影院网站的时候只能pick up到几个关键字:杀手,枪,George Clooney。好吧,我承认是冲着那老伯进场的,嘿嘿。
昨天被某网志作者用文章猛插了一顿,可是却因为我已经说我不再回应,所以后来发现被猛插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争辩的余地了。这也不是什么伸冤文,只是个人在自己的地方针对几个自己因为太迟发现没办法即时回复的几个问题做些解答。该文章的标题下得甚有深度,通常会谈到前景这回事的时候,大家会找的自然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期望他会从中提供一些有根据的预测之类。
窃窃私语,曾几何时突然间变得如此光明正大?科技发达,可付出的代价却是让隐私摊开在阳光底下。秘密,其实是一个裹着糖衣的毒药,表面的华丽或许能够诱惑众人,可是享受甜蜜的当儿,同样也要付出莫大的代价。这部电影,其实不应该在我很疲倦的时候观赏,因为同行的韩士说我的眼睛好像红掉了(看电影前打了两场保龄,而且你知道不会打的人通常会比较累)。无论如何,这部其实和前一部观赏的The Taking of Pelham 123一样,都是在探讨一些人性比较黑暗的精神层面。
上文接自此。话口甘快又一个星期过去了,如果你想看我接下来发生什么事的话,等到这个时候大概也没有什么兴趣了吧。上文交待到我去和飞翼吃晚餐,至于后来为什么变三个人是因为还有另一个也是我认识了好几年……应该说是先认识她再透过她认识飞翼的外星人ET(不是快要嫁人的,而是已经嫁给飞翼的)。不说我还不知道他们还在上个月正式注册结婚呢,世事真是难料。注意:此篇仍然爆多图
行街故事本来已经告一段落,但是这几天话题仍然很热,出席者依然热血继续分享所见所闻自然不在话下,但没出席的仍然没闲着。没出席的,有些在得知(或事先已经知情我就不知道了)街头上的同胞被催泪弹攻击被水炮车追击,甚至手机讯号受干扰时,就大肆马后炮说自己早有预料早已经警告不要上街游行这不值得云云。另一些,则是在事后不断冷嘲热讽,甚至到最后一票人在网民的舆论压力下出面下跪什么的。
这几天系内发生地震,本来我也不想写关于地震的事情,也想过不公开给全部人看。但是再想一下,还是决定坦坦荡荡写出来好了。至于你们要说什么,那就由得你们吧,这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记录而已。今天,我憋得有点辛苦,不是便秘,而是怒气。这个怒气可以说有一半是来自前一夜,至于在那里而起的,我只能告诉你是某blog看到的。至于在那里看到我不想再说了。生气的原因有几个,而且和地震有一点关系,容许我慢慢写出来。我希望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件事情,可是我的怒气多多少少可能会对事情的解读有点偏差,在这里先请大家多多包涵。
一直不知道如何下标题,那就只好来一个简单明了的好了。昨天(希望写完不会跨入星期一)临时受邀被采访,其中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这一个问题,这个blog今后的内容取向和定位会朝向什么方向。其实这几个月来,或者应该说从开始就业那段时间吧,那段时间大概是整个内容取向的分水岭。就业前,也就是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很多时候的内容会多围绕在自己的情绪,身边的事宜等等。可是就业后,更明显的大概是今年开始,我开始有意无意的避开一些比较生活的内容(除了摄影,因为今年开始更多时间花在学习摄影上),而把整个内容回到自己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