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宗教和科學是一段光譜的兩個極端,那我一定是站在靠近科學的那一端,畢竟自己是個修電腦科學系的人。對於宗教,個人評價是無論神諭是不是存在,但到了最後傳播神的旨意和訊息的主要都是人類,所以其實傳播人亂講神好像也吹他不漲。或者應該說,訊息傳到了每個人的耳裡,在經過大腦的整理後,出來的解讀因人而異。可能就是這樣,就產生了個源流的宗教,甚至源出同流的各自信徒也有不同的見解相互不承認。
不需要怀疑,愉快和恶心绝对是两回事却又相互关联但是关系不是很深那种。今天我说话是不是很有哲理呢?不需要怀疑,这绝对不是因为鬼上身或者见鬼的后遗症,只是吃饱然后撑着没事做罢了(刚才真的吃得蛮撑的)。
话说几个小时前,因为自己对某某人因为某某事感激太深,所以被迫(请留意这个词儿,是被迫)请她一餐。也因为某电讯公司因为“感激”我top up的缘故,所以“送”了我一张流动优惠券(骗人的……)。好了,其实我个人也不知道为什么本来两个人会变成一行8个人一起出发的,不过,重点是总共八个人占据了某比萨快餐店的两张桌子。没有想到,该比萨专卖店的service那么的“好”。等了若干分钟没有被理睬后,我们还是很礼貌地向waitress 要求menu(第一次见识到如此“景观”),好死不死,这个时候一大班人(大约20吧,反正不关我事没去数)涌进来要为其中一位庆祝生日。顿时,死寂的店内马上变成人声腾腾,我也不得不相信三个女人一个墟的真理了,虽然这一大班人有男有女。而且,最可恨的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似乎显得太过于文静(虽然同行的有全班最吵的那位姐姐)。
花了相当的篇幅介绍那一大班人出场,应该还是进入正题了。嗯,为什么说那张优惠券是骗人的?因为呢,在menu有看到一套类似的套餐,只是多了四条面包(小小条不很长那种,上面撒了一些cheese那种,不记得叫什么了)也只比我的优惠券多了那么一两令吉那么大把。哇靠,算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被这个电讯公司以似是而非的优惠券骗到,所以还是忍痛把那张优惠券取销掉另叫一套。如果不是看在它的通讯范围比较理想的话,我想我还是继续使用这家电讯公司的,哈哈哈,看官们有没有炸到?
好了,吃饱喝足之后,就是玩乐的时候,我们尊贵的阿头不学好浪费食物,让大家的晚餐差点呕了出来。现在让我们返回现场,因为有一位哥哥(因为一行人我是第二小的,年纪最小的反而是我们的头头)他不吃蘑菇汤,所以多了一碗出来无人认领。于是,我们的头头就很恶搞地把大半罐cheese粉倒下去,外加可乐,再加辣椒油(带酸性那种),再来就是番茄辣椒酱,不可缺少的当然是尊贵的胡椒粉。哇,出来的Product头头吃了一口就不想吃了,况且那种味道真的令人不敢恭维。于是,我们花了大半个小时再讨论这碗东西应该归谁搞掂。这是第一次我看见大家这么谦让,呵呵呵。
还有一点值得留意的是,刚才花了蛮多篇幅介绍的那行人可能真的是人多才吵杂的关系(但愿我们没有想太多),所以我们用餐多了不是很开胃的背景音乐(难听点叫做噪音)。不过我们还是吃了一下的食物,八碗Mushroom soup(一碗被牺牲,成了我们谦让的对象,长达2个小时),两个regular-sized pizza,一个Large Pizza,12条不知道什么面包,不长不短这样。还有嗯,很多胡椒粉(大家口味都蛮重的,可惜小弟一向吃比较清淡,玩不起),半罐Cheese粉,半罐辣椒油,八杯多事可乐。半罐Cheese粉的一半是被吃到肚子里的(超级Cheesy Pizza),一半是被浪费的(折堕咯,那碗Mushroom Soup好无辜,好可怜)。
就这样咯,不过结账出来还好不会比McD贵太多,如此有趣的晚餐我还是祈祷不要再次发生,不然会被吓倒(那碗Mushroom Soup惊魂仍然未散)。
昨天拿了今年要送出的最後一份生日禮物給朋友,結果喝茶聊天時聊着聊着就聊到最近上映的電影。後來話題一轉,就轉到今年的話題之作——女朋友•男朋友。在知道我還沒看過這部電影,對方二話不說回到家拿起了影碟就硬塞給我。之前只是知道這部電影的時代背景發生在不遠之前的學運,也知道這是個講述三人的愛情故事,只是沒想到整個設定是如此曲折。在凌晨播放這片時,恰好父母回到家,然後我媽就這樣因為也很好奇這部電影是說什麼,所以就跟着我看完了。結論是:長大後跟長輩看很露骨的床戲仍然是很尷尬的(欸?)。
咦?什么时候不加糖了?看着自己不假思索拿起身旁热腾腾的咖啡就喝了一口的同事,一面还在慢条斯理地搅着加了好几包糖的咖啡,一面惊奇地问道。瞪了他一眼,也暗自想着喜欢甜腻腻咖啡的那个人怎么突然间转性了,而且这种转变,来得似乎也太不着痕迹。今天天气出奇的晴朗,过去的几天老天似乎感应到了一些什么莫名的冤情,雨一直下个不停,让身处异乡的工作的游子,心情一直提不起劲来。看了看时间,搭个飞机也要好几个小时才抵达的地方,同样的书桌上,大概也放着同一杯霸道地弥漫着香气的咖啡。
最近很流行说“咖”这个字,无论是ABCD咖、咖啡、网咖、咖佬、咖妹、咖(念ga1)喱、大小咖还是别的什么咖,甚至电台也开了一个专说B咖应该怎么过生活的节目。所以为了证明我是追赶上潮流的宅男(一个会突然去爬树玩flying fox的宅男?),我也要用标题的那句话来形容这友人说完全是B咖级(B-grade)电影的District 9。基本上我还是很大胆的没有被这句话下到的主要原因是冲着Peter Jackson的关系,虽然在这之前他的Kong很令人惊吓(那是相反的——A咖包装的B咖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