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几次药后,人也都变到昏昏沌沌了,昨天更是差不多睡足一天呢……不过比较幸运的是我这次生病不用赶assignment,真是不幸中之大幸。
前天终于装上好多人推荐的Ubuntu Linux Distribution了,感觉上操作和一些concept比其他的distribution人性化好多,至少我不必做什么都要login as root才能够执行。只是我装的这个版本apt-get内有的软件不是很多,也不是很新,好怀念FC3下的yum哦。
中文字还是Linux下的大麻烦,看了一大堆教学,也试过其中几个,但是都不是走到一半继续不下去就是太复杂。后来我放弃了,继续对着这样的中文字过日子,呵呵。可是刚才我装了Opera后看到它的中文字比Firefox下好,只是可能开启了模糊化的选项还是什么的,中文字有些blur。
这星期就是我国的双佳节了,不过很可惜卧病好了后就要开始整理这四个星期所学到的东西准备mid-term了,天啊,怎么时间那么快过的?不过至少学校假期开始了,巴生谷的塞车情况会稍有舒缓吧,但愿如此……
因为要走知性路线(听到嘘声了),所以文章一开始要用一个故事来作为引子,君不见很多大作家的散文都是如此这般的吗?话说上次在吉安乡音•回家推介礼的时候因为在柜台帮倒忙头帮尾后碰到一个乡音考古的忠实听众,她应该是在言谈中有问到我是不是曾经上过节目,因为真的上过几次,所以就如实说了。只是再追问下去问我是谁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因为话很少的关系,加上言论无法让人留下印象,所以说了留下的就是对方的一脸疑惑。
我想住在心里面很深处的孤独鬼最近搬走了,所以才会在周末看完两部电影后那么渴望谈恋爱,一定是这样没错。前阵子有个朋友说他不喜欢参与婚礼,我是没有问为什么(嗯,我好象真的很不八卦),但是我自己是还蛮享受去婚礼的感觉。其实会喜欢,主要是因为在大多数时间都会感染到新人那种很纯粹的喜悦,甚至有时候会想要跟旁边哪怕是猪扒的人结婚的冲动(嗯,就只有冲动而已,所以从来没有付诸于行动)。
正面點來說,華人遺傳的稱呼系統是很可愛的。可是反面,相較與很多其他民族文化,這稱呼的系統真的有點太累贅了一點。結果,每年尤其是新年期間,就是驗收一個人記憶力的時候。如果不想死背稱呼,那麼首先要記得的是這個人到底是誰誰誰的孩子。想起來後,就要根據族譜的排行調出這個人應當要稱呼什麼。如果一時想不到,而長輩又不在身邊,然後又剛好對方也摸不着頭腦的時候,那麼應該每戶一本的通勝就派上用場了。
说到玩具,我也不知道我妈收着的,除了一堆softtoys和Lego外,还剩多少(比如说一堆打战的士兵,质感很好的模型车子等等)。想到玩具,第一个想到的词汇是masak(马来文,意即烹煮),也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不叫玩具,所有的东西都北大人归纳为masak,可能是玩具组内一定有办家家酒的equipment吧(不知道,我印象中身边的小朋友的玩具range都很广,当然还没有发生过男生玩芭比倒是真的)?我小时候的破坏能力应该算是中高段的,因为我记得我把我最爱的狗狗玩具的手脚耳朵都弄断了几次(突然觉得我妈会缝衣服是很强的),不过还没有到逢玩具必拆的程度就是。
因为本来因为某人有点忧郁本来想特地重搬旧方法播一些歌给她听可是该死的点对点广播不知为何不work,那算了,搞一搞也要耗上半个多小时的时间,TMD。于是就退而求次使用直接broadcast咯,只是bitrate太大她收不稳,太小不好听,后来拉拉扯扯之下变成了最低的32kbps了,呵呵呵。
后来的后来,就无聊到想顺便播给某大论坛的会员听,反正最近广播风很强烈(我早早就开始玩了,只是没试过人声on air)。接果没有想到并不如想象中顺利,因为有人投诉音质很差(因为玩惯128kbps的广播,没几何试32kbps的,呵呵呵)。后来问题一波接一波,不过也还好得到一些朋友的帮忙,谢谢了。本来开始也是不想说话的,只是大家一直起哄,逼于无奈下,曾给人说我说话有刺的我终于鼓起勇气on-air了,呵呵呵。接果越说越过瘾,不过也越说越词穷,呵呵呵。
后来剩下的听众都是比较认识的朋友,就开始更毫无忌惮的乱talk,呵呵呵。不过还好啦,至少也学过很好玩的东西啦,反正现实生活也没几何有机会开麦乱talk的。很高兴到了后期得到一些朋友的支持,虽然我真的很不pro,呵呵呵,这点我是知道的,不然我直接开麦主持电台节目不就的了?呵呵呵,下次有机会把过程录下来然后当podcasting这样散播出去应该会很好玩,有机会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