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advanced diploma后,和diploma的学习生活相比,最大的分别是我们的参与感加重了。可是很有趣的现象时,每当我们的lecturer在课堂上发出问题寻求学生的答复的时候,她/他能等到的却只是沉默的空气。有一次,我们的psychology讲师甚至一针见血地说出:“你们根本不是humble(谦虚),而是kiasi(怕死)”。回想我以前的学习日子,从小学到中学,印象中我根本没有很多的机会在很多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机会。我甚至还记得我在中学的第一次presentation甚至是一个failure……
没有toptop的日子,没有toptop的日子……其实过得还算不错啦,不过很大的原因是我的assignments才刚刚开始接踵而来。预料过几个星期我就开始suffer了,所以必须尽快凑足钱买一粒usb wifi装置插到我的电脑然后整部大块衰搬上去我的房间。由于大块衰的耗电量比我的toptop多上9倍左右,看来我以后再也不能没日没夜上网了,呵呵呵呵呵呵(虽然大部分是没坐在电脑前)。令我感到很意外的是,在后toptop时代,我的blogging频率仍然是保持两三天至少有一个post。真的不知道是喜还是悲……
最近988一直在强调读者文摘对大马人在礼貌排行榜排名倒数第三名的事情,也得到很大的回响(据公鸡饭碗这个节目的主持人说)。由于我还没拿到读者文摘的最新一期,所以并还没看这篇文章。我是从星期四的新驾驶愉快开始才知道这个issue的(好啦,我承认我out……),因为两位废人DJ突然间很做作地主持一个call in游。然后这个“礼貌”的主持方式延伸到星期五早上的公鸡饭碗,两位吃错药的DJ又来无端端“装有礼貌”,啊,继“装可爱”风潮外,我目前最受不了的大概是这个“装礼貌”的风潮吧。
刚刚从街头奔到天台,还没来得及喘气,林阳就要翻到旁边建筑物的顶楼了。此时,后面的追杀者的追逐脚步仍然不停歇的追了上来,就在林阳刚好翻到另一个建筑的时候,追杀人追了上来并开了一枪,只是这一枪仅仅从林阳的身边飞过。躲过了这枪后,林阳继续奔向建筑物的楼梯,只是这次幸运之神并没有继续眷顾他,这门是锁着的。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气喘吁吁的海文也赶到了顶楼,然后两人就在门的两端对望着。
“嚓⋯⋯”,男人吃力地拚著最後的力氣試圖把火柴點亮。
認識他的人,都說這個朋友有點孤僻。平時也不多出現,要找人直接上門就好了。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人家裡滿滿都是從世界各國搜集回來的火柴盒。說收集盒子是個嗜好,那可就只對了一半。另一半的真相,其實是孤僻男喜歡劃火柴。都什麼時代了,又不是什麼石器時代,人類不早擺脫不生活就活不下去的日子吧。再說要生個火,用個打火機不是要比火柴來得方便快捷嗎?再說這傢伙也不是什麼煙民,用不著三不五時點煙。那一大箱的收藏,砸下去的錢不就是傳說中的浪費了嗎?
因为真的很喜欢Up in the Air,所以我很欲罢不能的再写了一篇,这次来写写精彩的语录。因为Ryan Bingham是负责帮企业瘦身的关系,所以电影的一段篇幅是讲述他是怎么代表一个企业去辞退员工的。很喜欢他重复了又重复的一句话
Ryan Bingham: Anybody who ever built an empire, or changed the world, sat where you are now. And it’s *because* they sat there that they were able to do it.
虽然不是什么惊世警言,但是却残酷的真实到不可理喻。
最近不知是不是前世得罪的人多,所以这阵子一直处于忙碌的状态,简直是忙到连剖腹生产都没时间(咦?),更不用说写blog了。最糟糕的是,我在另一个blog之前大摇大鼓的说要发一整个系列关于我等待已久的Nokia N9文章,结果写到一半现在正在半放飞机状态。而且最扯的是,我明明买了新手机来换掉我那死掉的N81(其实要不是我用着那部我爸以前的E52的喇叭爆了我大概会拖到年尾才舍得买吧),可是我却没时间好好玩,连用内置的相机拍张照片的心情都没有,这也太糟糕了。
先妄论替身这个概念会不会在短期内成型,假设如果替身这机器人人人都能负担的起的话,再假设我们能够感觉到替身机器人感受到的一切,四肢健全的我们,会不会如电影里面的人选择在家里当宅男腐女?其实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只是看到trailer,就感觉到电影里面的surry(替身的昵称?)很像在Matrix Trilogy里面描述的未来世界,只是主宰者是人类本身,而不是机器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