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面对我的父亲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够杵逆一点。从来没见过这么野蛮的人。我自己的立场是反正大家都是一家人就互相容忍,因为大家天天见面,吵起来之后会尴尬。但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触犯我的底线,我真的应该继续忍下去吗?为什么我一定要掩饰自己的情绪,为什么我的情绪一定要被包装起来?我不是家里的天皇巨星,我不需要为了销量,为了自己的欲望,为了任何事情包装我的情绪。我之前所认为的难道是一种错误?一而再的忍让真的值得吗?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把我放的好好的东西在他眼里看来“阻街”而一把把它抛开。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他要求我帮他打文件的时候把整份文件丢在地上。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诬赖我拿了他自己不知道放了那里的东西。后来找到了也当没回事,那么我之前所受的冤枉到底价值在哪里?那我一直以来受到的委屈到底是一种“戆局”还是“伟大”?当他每次对我发脾气时我的脸色稍不好看一点就要给他骂“你什么态度!”的时候,我不想去回应,那是一种风度还是认输的表示?我为什么一定要在他的面前变成一个连人都不如的形象?尊重这东西不是双向的吗?你不尊重我,我为什么要把你放在我的眼里,我呸!
无可否认,从小到大,我衣食无忧的确是值得感恩。而我也自问非常感恩。但是,这并不表示他可以用这个理由“哒”我,用以上种种方式贬低我。从小到大,我印象中从来没有一次因为自己在课业或者其他方面得到好成绩而得到他和我母亲的赞赏。唯一一次例外就是我的laptop,当然,我应该更期待的是口头上的小小称赞,但是也没有。这就算了,得不到他们的肯定并不会给我带来太大的失望,因为我对他们给我的肯定那种欲望已经越来越淡化了。况且,我从自己或者我的朋友师长等等也能得到自信心的建立。反而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他和我母亲为了我的无论大小错误都用极端的方式处理。我几乎能够记得每一次我犯错儿受到的处分。印象最深刻就是我在大概十岁的时候,不知为了什么事,可能也说不上是什么错误,而被他那一支很粗的藤鞭很用力地扫向我的手臂。我印象很深刻是因为那次是我唯一一次被打到流血的。或许是因为当时年纪也不小了,而且我也认为自己没错,所以倔强起来连眼泪都不滴下来。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以沉默表达我的愤怒,我搞不清楚这是不是一种风度。我竟然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忍受他的无理对待?我还要面对这样的愤怒到几时?
說真的,去看民聯候選人演說回家不動容是假的。一方面自然可以解讀為言說技巧高明,其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成為什麼我們可以落得如此境界?這些人,說的都是合理之極的東西,比如說民權課題,比如說醫療課題,為什麼獨立了到現在快五十六年這些卻仍然不是我們可以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甚至在前幾夜的深夜,我開個水龍頭要洗個碗碟,水卻無論開多大就是那麼小?馬來西亞人民,可以如此忍受這樣的中央政府,氣度之大舉世難得。(溫馨提示,活動長達四個小時,我沒時間分段,所以這篇文會有好幾頁)
(more…)很讨厌的原因并没有什么特别,纯粹是因为它们生得又小还要很鬼难拍。给不知情撞进来的人,这篇仍然爆多图(上阵子电影观后感像轮大米一篇接一篇,这阵子是照片帖……)。话说这个星期天因为幽子技痒召集了一堆人马说要办一次摄影聚会,主题是Bokeh,原本是打算先去拍新年这个主题可是机缘巧合下却先拍了这个。而小弟我很鬼死庆幸的有幸搭车尾赶上这趟还有向希、沙登电脑小王子、船夫、孙康一家人和一名不知名的摄影人的摄聚(好啦,是我没心肝忘记名字……)。结果拍完了老半天,个人最满意的竟然是进院拍的第三张照片,其他的不是对焦失误就是……都是对焦失误和构图太贪心咯,都是viewfinder太小误事(借口)。
這陣子應該是得罪了不懂那裡來的車神,所以家裡的車子才會接二連三的出事。其實本人一直都在(盡力)抱持著一個信念說,生活里美好的事情也很多,所以就不要只想着近期發生的壞事。雖然最低超的時候真的思緒比較負面,但是這句話還是一直在心裡面。是啊,很多人本來就是比較容易記得不開心的事情不是嗎?很多人都忽略了平淡生活中的幸福,就都很平凡還何必記。所以結論就是不順利所以不尋常的事情就要一直放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