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一直说着很久没有看电影,实情是本少爷已经没有那种闲情在放工后经过一个小时半的车程再去看电影。今天得感谢这部电影最后一天上映所以终于打破没时间这种烂借口赶去看了这部应该算是叫座的电影。可能是最后一天上映的关系,所以整间电影院挤满了人潮,相比上次在应该算是同一间theater内看的《鸟屋》简直就是差天共地。基本上这部电影是个大杂烩,掺杂着总共18部短片,总片长应该接近两小时。
第一部是Montmartre,由里面的法国人男主角Bruno Podalydès编剧和执导。故事讲述一个孤单寂寞的男人在繁忙的午后邂逅一位在他车子旁边晕倒的女郎。就一个小品,带来感触的时候是在片尾看到他俩在河边肩并肩聊天的时候。
第二部是Quais de Seine,由夫妻档Paul Mayeda Berges(编剧)和Gurinder Chadha(导演)呈现。故事讲述(类似我Adv. Dip同学)一个男孩对一个穆斯林女孩倾慕的故事。可能是因为是美国人的作品,所以整个故事呈现出来的感觉就有点很美国的味道,从那几个男配角轻佻的语言,到发出“交上中东人小心给拉登杀死”之类的言论。不过尾端的处理不错,应该可以把大多数观众的嘴角轻轻地往上拉。
接下来就是Le Marais,和之前的制作组一样是来自美国的Gus Van Sant编剧和执导。断背风依然大热,故事讲述一个男生对着一位腼腆的外来移民搭讪但却懵然不知对方听不懂法语。
人说现代人的恋爱来得快去得更快,今早(写稿时还没过12点)数字电台开两性话题杰夫说的一句话可谓经典——认识两三天就天长地久一生一世了。这故事也很贴切地应征了现代人的爱情观,可能应该说巴黎人的爱情观,就是来如风去无影的情形。这部短片叫Tuileries,由Joel and Ethan Coen两位美国人编剧兼执导。故事讲述一位美国旅客在列车站因为一个无意的眼神为他带来了一场短暂的暧昧和攻击,也让他最直接的感受到巴黎人如风般无影的爱恋。同样也是站在美国人角度看巴黎人的热情,没什么特别感觉。
Loin du 16e,由巴西人Walter Salles和Daniela Thomas编剧执导。故事讲述一位保姆为了生活把孩子托放给托儿所然后上班去专职照顾大富人家的小孩子。值得留意的是这位母亲在对着两个宝宝唱着同一首催眠曲的神态,一是看起来漫不经心,二是深情得像个什么似的。故事感触到人心的那一点,是保姆被要求多留一小时的时候,谁又来给她多一个小时让她好好照顾她自己的宝宝呢?
接下来就是最kuso的其中一篇Porte de Choisy,由杜可风执导以及Gabrielle Keng、Kathy Li以及杜可风本身编剧的作品。我不知道故事要带出什么point,但是无可否认这故事真的在我脑海占有相当的位置。故事讲述一位销售员在面对中国文化冲击之下如何把产品销售给华人群体。
接下来是我很喜欢的其中一篇Bastille,由西班牙籍编剧和导演Isabel Coixet呈现。故事讲述本来打算为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郎打算离弃生活一成不变的太太的丈夫在面对太太突如其来的末期血癌,如何从厌倦到细心照顾下重燃他心中对太太的那份爱火。我很喜欢这个故事,故事的结尾我也觉得处理得很好,红衣女郎的出现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呵呵呵呵。
Place des Victoires由日本人Nobuhiro Suwa编剧执导(难怪故事很不西方),也是我很喜欢的其中一个短篇。故事讲述一位妇女如何从丧子之痛走出来。我很喜欢这个故事,某程度上来说开拓了我观点的另外隐藏中的一块。既然失去的已经不能再弥补,与其沉醉在痛苦中,为何不尝试更加珍惜身边依然爱着你的亲人?Cowboy在这个短片只是导演要来带出讯息的工具,但是放在巴黎的街头似乎有点格格不入。
Tour Eiffel由法国人Sylvain Chomet编剧执导,故事讲述一个小男孩交待默剧演员父母亲相知相爱的kuso故事。这是另一个很kuso的短片,而可爱小男孩也是可爱到一个不行。
Parc Monceau由墨西哥籍导演和编剧Alfonso Cuarón制作。骗局故事讲述一个女郎对着一个老男人抱怨说如何被一个男性掏空她的精神生活,故事的最后观众才恍然大悟说那男人只是个宝宝而老男人是女郎的父亲。某程度上应该算是带出了巴黎人对婴孩的责任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故事是一shot过的。
Quartier des Enfants Rouges由Olivier Assayas这位法国籍编剧执导。故事讲述毒贩和女影星透过毒品交易而产生的暧昧。毒贩的那种欲言又止的爱慕,以及女主角也有点两情相悦的感觉某程度上相当感人。最后两人见不上面难免会给观众带来一种扼腕的感觉。
Oliver Schmitz这位德国籍编辑执导的Place des fêtes讲述一位黑人如何为了他倾慕的一位女生丢掉工作甚至间接失去性命,在他临死前令人安慰的是他再次遇到他倾慕的女生。故事的最后一幕女生拿着那两杯咖啡的画面相当震撼。
Pigalle,美国籍编剧导演Richard LaGravenese作品。故事讲述两位钱多到花不完的年老夫妇如何透过嫖妓而为他俩的感情生活带来一丝的激情,故事的最后突然出现的街头艺人特别令人感触。故事同样也很美国,或者应该说是common?
接下来是加拿大籍编剧导演Vincenzo Natali的作品——Quartier de la Madeleine。故事是走黑色戏剧路线,值得一提的是男主角是The Lord of the Rings Trilogy的Elijah Wood(Frodo)。短片讲述背包客和吸血鬼的一段黑色恋情的萌芽。
Père-Lachaise,由美国籍Wes Craven编剧执导。这部情节应该比较有点像是美国典型的青春爱情片,不过故事的转折点在巴黎所以不显得突兀。故事讲述一位女郎如何开始嫌弃他的上进男友,而上进男友在一个小意外才得到启示说眼前人远比事业成功来得重要。喜欢这种有点sweet sweet的小品。
Faubourg Saint-Denis,由德国人Tom Tykwer编剧执导。故事讲述一位视障男孩如何通过一通电话省思他和他的演员女友之间的关系。我很喜欢这部短片的画面感和他们俩恋情的演变,从互相拥抱,到保持距离,到背对甚至不再见面。还有从男友开始从欣赏女友不可理喻的尖叫,到开始嫌弃她的尖叫,从无时无刻陪伴女友度过生活的点点滴滴,一直到他完全把生活的中心转移到他自己身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是Natalie Portman。
老夫老妻倘若不是偶尔耍花枪,就是互相保持自己的面子吗?Quartier Latin由美国女星Gena Rowlands编剧,法国籍演员Gérard Depardieu和导演Frédéric Auburtin联合执导。故事讲述老夫老妻如何在离婚前夕在一家酒吧展开一场醋意甚浓的对话,两主角的结尾却和他们在酒吧的吹嘘完全成一个反比。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部,应该算是最喜欢的,但是我很不解为什么很多人看到这一段笑个不停。当然我不否认有笑点的存在,但是在笑点包装的背后,我看到的是一位旅人的寂寞和空虚。她用着生硬的法文诉说着她在美国的生活,她如何羡慕法国的生活,她如何在法国生存,她如何希望家人甚至前男友能参与她的旅途。尽管她很多朋友,但是她却没有一个可以让她在摩天楼上眺望巴黎美景的那个当下分享的伴侣。最大的感触点,是在她终于肯承认自己孤独的喜悦和悲哀。(14e arrondissement,Alexander Payne编剧执导)
所有18个故事都是几乎open ended的,下场如何视乎大家如何看待这些故事。虽然可能不是每个短片都喜欢,但是花了9块钱,能看到好几段自己喜欢的故事总算是超值的。
那不是什么激励他的话语吗?没记错应该是如果错过了那女生,男生失去的会造成他一生的痛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