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點來說,華人遺傳的稱呼系統是很可愛的。可是反面,相較與很多其他民族文化,這稱呼的系統真的有點太累贅了一點。結果,每年尤其是新年期間,就是驗收一個人記憶力的時候。如果不想死背稱呼,那麼首先要記得的是這個人到底是誰誰誰的孩子。想起來後,就要根據族譜的排行調出這個人應當要稱呼什麼。如果一時想不到,而長輩又不在身邊,然後又剛好對方也摸不着頭腦的時候,那麼應該每戶一本的通勝就派上用場了。
因为最近走kidult路线,所以言语间常常会“不自觉”说出一些小时候很喜欢挂在口头上的词语。比如说标题所写的“不要跟你好了”,如果要为当年我们小伙伴们的言语做一份语录,这一句话的普遍程度肯定三甲逃不了。依稀记得当时幼稚园的时候,男生女生分别有一个头头带领,只要自己性别的头头不要跟你好,那么简单来说你的幼稚园生活就会被打入无间地狱(有很多人很忌这个,尤其是现在这个时期)黯淡无光。我不记得自己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验,但是回想起来,我的幼稚园生活其实还不赖的,呵呵呵呵。
如果你曾经看过,或许有点惊讶我为什么那么久了都没有下文。不过,翻查之前三篇的文章,也没发觉有人在留言,所以应该没什么人在看吧,也就没很在乎了。只是最近在机缘巧合下突然间和双喜姐(或许应该叫宁霄姐)聊起了,言谈间我突然想起我的小说写到一半好像还在半天吊。其实我是不太满意原本第三章的铺排,所以就重新为其中几个段落重新做一个安排。结果出来至少和之前的版本比较的话,我会比较喜欢刚写好的版本。当然,我不打算给你们来一个n个{性别} 人一张{家私}这个这样来一个选择情节发展。
正面點來說,華人遺傳的稱呼系統是很可愛的。可是反面,相較與很多其他民族文化,這稱呼的系統真的有點太累贅了一點。結果,每年尤其是新年期間,就是驗收一個人記憶力的時候。如果不想死背稱呼,那麼首先要記得的是這個人到底是誰誰誰的孩子。想起來後,就要根據族譜的排行調出這個人應當要稱呼什麼。如果一時想不到,而長輩又不在身邊,然後又剛好對方也摸不着頭腦的時候,那麼應該每戶一本的通勝就派上用場了。
首先說明一下,個人不是什麼走清高知性路線的人。我自問不是個很好的朋友,有時候冷漠的程度連J媽都看不下去。相對於她以前動輒出門十多人,這兒子最愛的卻是自個兒去看電影。再來甚至到了什麼生日,除了幾個日期較爲特別的否則都大概記不進去。今天會寫這樣的文章,說起來緣由頗多。若真的要我提出一個比較具體的,大概就是這個討論串。
无所事事坐在咖啡厅内,喝着手上暖暖的咖啡,身子总算暖起来了。窗外的暴雨仍然下个不停,路上的人不是躲,就是在路上疾跑着仿佛是要快点抵达目的地。而他,则是在闲逛的时候因为雨势来得太急暂且躲到这咖啡厅内的。他一面坐着,一面打量着餐厅内的摆设,随手翻一翻餐牌发现没有热巧克力后就将就地点了一杯热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