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門辦點事回家路上聽到了電臺的一則公益訊息,是一個廣邀大衆提供年度漢字的活動。然後我腦袋裏浮現出來的,都是一些不堪入目的字。說起來但是從選字來看,我似乎對國運頗爲悲觀的樣子。但是經過了這麼多個月,尤其是選後這幾個月來新任政府的表現的確除了這幾個字似乎可以挑的也不多。真的如此乏善可陳嗎?好吧,或許一百樣裏面可能有五六件事情是值得讚頌的。可是在這五六樣裏面,與老百姓貼身相關的可能還不到一個。
以前考試後領考卷的時候是個很可怕的經驗,雖然是也沒到考少多少分會打人但也頗驚恐。尤其是遇到別有居心比較居心叵測細心的老師回派考卷的時候,就更是可怕。無論是按照分數越來越高的,或者是越來越低分的,反正只要名字還沒叫出來都很驚悚。先說說分數從高到低的,排越後面心裏的粗口就罵得越響。可是分數越來越高但又還沒收到考卷的時候,就會擔心是不是老師懷疑作弊還什麼的。反正無論如何都會有擔憂的可能。
不知不覺,每週三文的挑戰就這樣到了第四十周的最後一篇了。真受不了如此公式化的開場,奈何本人真的無法寫出什麼驚世駭俗之說。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其實理應會很雀躍。可是另一方面,由於寫跳坑文已經成為不知不覺一種習慣所以覺得倒也沒什麼。不知道其他跳坑同仁們,在此刻會有什麼樣子的心情呢?
不知道是我太久沒看3D,還是IMAX 3D其實就是比較貴一點,這應該算是我看過最貴的電影(接近同樣的價錢我看了一次Avatar 3D跟2D版)。不過可惜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幻覺,我記得上次去看BTS的IMAX是大很多很多很多的(這次是在1U看的)。除去熒幕「感覺」有點小外,其實視覺上甚至聽覺上有算值回票價啦。或許我不太喜歡首周去看電影,所以太少機會碰到THX以上設備的放映廳的關係,所以偶爾有機會去到有驚喜。
這幾天就算不翻開報紙,也有種自己是不是活在幾個平行世界的中間的疑慮。這種感覺說起來似乎從小就有,但這幾年的感覺卻是越來越強烈。或許是這樣,我才那麼喜歡在寫小說的時候建構一個全新的平行宇宙吧。反正在幾個平行世界裏跳來跳去已經變成一種本能,那又爲何不將之運用在寫小說這件事情上呢。所以如果我這樣解釋爲什麼小說都似乎不是發生在我們認識的周遭,會不會很敷衍?
當然要把話說在前頭,我沒有影射在任的都是昏官。會寫這篇文章,其實是看到某政黨的各階層領導爲了即將到來的黨選的一些行爲有感而發的。不說不知道,若不是親眼見證,我都不知道這些政治人物可以爲了一個總會長的位置而展露如此可怕的吃相。說實在的,這政黨在過去大選兵敗如山倒的故事還言猶在耳,轉眼間就在互相啃咬了也太可怕。在這段期間,別說爲民請命這件事情了,連爲某族羣發聲的使命恐怕他們也拋諸腦後了。
不知道是不是那個角色太深如民心,我剛開始寫這篇文章還以爲這是我第一次看Hugh Wolverine Jackman演時裝片。可是因爲實在太好奇了,這傢伙不可能近幾年只是靠Wolverine過活的(事實上其實他應該可以),所以翻一翻才發現還有這部Real Steel(看過但沒寫影話就是)。之前暑假檔我錯過了讓他大紅的角色自傳片續集,但是跟朋友看Riddick時看到這部片子的預告片正好對胃口所以一直都在念着要去看。
我必須承認我對事情很多時候都不是很上心,所以對一些社區保育活動一直都沒有很熱衷。頂多也不過是去參與湊個熱鬧,畢竟有時候人數也是很關鍵的。所以我的態度,應該算是介乎與關心跟不關心之間搖擺不定。可是這類的活動去過幾次,就算再不上心,再不在乎都好,始終在心裏還是會留下印記。就拿前幾天在各大社區網站,甚至在各大傳媒看到蘇丹街樂安酒店就這樣走完了最後的日子心裏還是不好過的。
我想我神經真的很大條,因為在介紹這部片子之前,吉安在介紹這位導演Asghar Farhadi的新作A Seperation(譯名:分居風暴)的時候有說電影有在影射伊朗的國情。可是就我印象,電影只不過是很真切展示了幾個人的生活。再多說一點,就是劇情很肥皂劇戲劇性很足這樣。約略介紹完這部片後,介紹人吉安又說電影含有某些隱喻。如果不是他老大事後點破,說真的我真的有點看不出來最後一些細節位子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複活節彩蛋玄機。是說這些隱喻有必要如此害羞嗎?
『你愛不愛我?』
不知不覺兩個月了,若不是對方提起都不會驚覺時間過得如此之快。有時候沉浸在熱戀帶來的幸福之中,時間可能真的會過得特別快一點。在決定交往前那第一次的見面,不過還只是一個眨眼前的事情嗎?怎麼突然間好像什麼都還沒做到,就這樣兩個月過去了。可是說它快,但在一起的時間卻很享受時光慢慢流逝的感覺。有時候一起去散步吹吹風的時候,牽手走了老半天轉了公園一圈才發現時間怎麼才過了一小時。有時候呆呆真的很希望時間就此凝結在此好了。
前幾天朋友們各個都從世界各國回來,所以大家又一起如往常一起去看電影。今天看的,仍然是本人無緣見識48fps 3D版的The Hobbit: The Desolation of Smaug(霍比特人/哈比人:史矛革之战/史矛革荒漠/史矛革的坠落/荒谷魔龙)。原因嘛,去年的同伴說看了會頭暈,今年的就說戴眼鏡不方便。當然這舒適度是個很主觀的感覺,所以我也不於置評就是。只是看完整部電影,發現在整個過程的三個小時裏似乎隱藏了一個問題。
今天要說一個已經很過氣的集玩具活動,這裡說的不是那個膠囊人。不過看標題大家大概也猜到是什麼,其實也不過就是陪伴我一起長大的哆啦A夢小叮噹啦啦啦(哪裡有自己破自己哏的)。其實我算是頗早收集完畢的,但是因為剛好一直擠不出時間來寫,所以就一直拖到快沒東西寫的現在才放出來。話說透過這個油站便利店推出的活動,我算是第一次見識瘋狂的人們是怎樣來玩收集玩具這樣的遊戲。說起來我跟我妹真的不得不甘拜下風,肅然起敬這樣。
還記得,那時候部落格祭還在等候大家的入座。
想著大家可能坐著會無聊,我就翻了一下阿甘的影片集。本來想著娛賓,沒想到最後反倒是我自己掉入了記憶的漩渦裏面。屈指一數,不經不覺跟大家認識八年多了。當然跟萬事無絕對的人生一樣,這些來自己見證也體驗過了友情的聚散(但願聚比散多)。失去了固然可惜,但還在的自然得好好把握。人生聚合離散本是無常,又何必執著于緣盡的事情呢?真該死,這篇是要寫兩天活動的記錄怎麽變成感慨人生勸世文了呢。
说到今天的Assignment Presentation,可以说是好坏参半。不说技术上的缺点,先说说我们沟通的失败。技术上的缺点可以透过更多的coding更改,但是大家对于assignment的投入程度,我觉得需要一点检讨。因为这次的presentation,我组内的某成员因为没办法上网而无法时刻跟进我们连续三天疯狂编程的进度,所以在presentation的过程非常不顺利。到我回到家重新检讨,我才发觉和她同组那么多次了,这个现象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其是我不能说是谁的错,因为谁是谁非并非由我做主。
后来跟Emily谈了后,我唤起了更多回忆。现说说这次的assignment的事情,我记得,上个星期五,我和另外一个GroupMember相约在library谈assignment比较关键的coding问题。吃完午饭后,我就独自一个人走回lib,中途遇到她,她就问我要去那里,assignment的东西要怎么做。我所肯定记得的是我说我要去lib和另一个group member谈,然后assignment各做各的,之后我来拼起来。如果要说我错,我承认当时并没有明言邀请她跟着来。在今天的presentation后我透过朋友口中知道她在我走后眼泛泪光。但是我要说的是,我当时真的以为,真的expect她会跟着,结果却没有,那么我也当她没问题就自行离去了。
说说算算也不是第一次了,印象中没有多少次我可以找到一个partner可以和我一般了解整个assignment的过程。同组的group member不是完全空白,就是知道一半这样子。印象中也没有多少次有人主动问我整个进度到了什么程度。也就是因为这样,我非常在乎整个流程到底怎样了,慢慢地,变成我自己在主导整个assignment的进度。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我自己的感觉,我也希望不是,因为这种感觉让我觉得很不舒服,因为我不是一个自大的人。因为每次当分组的时候,如果我被分到哪一组的话,那组一定会有若干人会高兴?我希望我只是太敏感。如果这样造成大家不过问、不关心进度的话,那么,我下次就不要那么在乎了。要知道,控制整个assignment的流程,然后make sure everybody get informed是不容易的事,唯一一次我相信整组人了解发生什么似的,只有上个学期的其中一份报告(ADIS Report 2)。那次之后,因为讲师的误导,再加上每次都是我去找讲师了解更多详情,造成我知道得越来越多,但是我却没有办法把我知道的传达出去,因为我不可能知道大家的了解程度到多少,大家真正concern的是什么,结果到头来,还是我一个人赶完全部report。
以上种种原因和后果,结果造成我觉得自己越来越自私,但是我刚想(发觉不应该用领悟两个字)到,每次assignment大家的投入程度并不相同,间接造成我很难去distribute我所知道的东西,相信很多人也是如此。在这里,我希望我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曾经合作的,未曾合作的朋友同学陌生人,给于你的意见。如果你觉得三言两语没办法说得清的话,欢迎trackback,谢谢。
感觉上上面那段文字很适合形容我自己,屈指一数,距离我上次最后一个post到今天,也已经是好一段时间了。大家过得可好?相比也不会很差,至少大家blog的frequency还保持着一贯的频率。我的工作依然让我感到很麻木,很无趣,很大压力,很无聊,很这个,恨那个,总之不会是很大的惊喜。办公室工作都是如此的吗?或许孤身一个人的工作不适合我?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可以肯定我对办公室工作产生了相当的恐惧感。看来我也是时候去思考毕业后的我到底要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