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一声,忙碌的街上立刻就传来了令人闻之丧胆的尖叫声,然后在走动的人群就很有默契的围绕着刚才发出巨响的事发地点。在闹市街角的这个地方,车子仍然熙熙攘攘的驶过,可是围绕的行人,却开始越来越多了。大伙儿都在争相想要看刚才什么东西掉了下来才发生这样的巨响,可是就在他们看到一个男人躺在血泊中却整个兴奋不起来。刚赶到的执法人员已经在开始维持现场的秩序,同时间,警车和救伤车的警笛声已经在远处缓缓传了过来。
有没有想过如果名字这个概念从来没出现过的话,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我很好奇有没有人名字是阿猪阿猫阿狗然后宁愿自己没有名字而都不要这样的名字。又或者一些名人为了不要太受瞩目而宁愿自己没有名字,例如早前很不幸在新加坡声明大噪的那位女生(宁愿自己没有名字纯属假设)。又或者一些觉得自己一事无成,而自卑到宁愿自己的名字从来不存在。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我想一个没有名字概念的世界应该很适合他们。
要說本世紀最可怕的東西是什麼,我首推社交網站。最近接二連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失言風波,整個讓我有點意興闌珊。我必須得承認,我有點太低估各個大大小小的電子網絡社交平臺帶來的影響。之前也不止一次說過(注:一、二和三),社交網站有點像是魔鬼契約,是需要不斷傾入靈魂的點滴才能生效的鬼東西。這鬼東西最後,會回饋的是很多假象。一種你隨時都有朋友在「關注」你的假象,一種世界都在圍着你打轉的假象,一種世界上只有你是主角的假象。
歲末將至,感覺上應該寫點什麼發揮一下(偽)文青本色。其實前兩篇思考文還沒有結束,只是今天真的不想寫太沈重的事情(是的,接下來兩篇會很痛)。只是坐在這商區的連鎖咖啡店裡,忍著拔除智慧牙手術的不適,霎時間也不知道該寫點什麼。剛才翻了一下整年的紀錄,看到列表今年只記載我想不到二十篇文章。如果這不是史上最少,大概也相去不遠。
因为工作的关系,个人的整个网络生活习惯来个接近180度的大转变。虽然仍然是大部分的时间都耗在网上,但是分给自己私人上网处理一些事情比如说电邮Feed什么的变少了很多。说到电邮,事实上我是个不太喜欢看forwarded mails的人,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概是开始学会上网不久后就发觉我的邮箱怎么陡然间多了很多这种不知所谓的mails。刚开始自然是很开心因为有人记得你的邮箱的存在,而当时很naive的我也曾经有一阵子热衷于狂forward这种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