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九點,導師偶爾會根據課程的安排,要求新生或舊生留堂。除了我們這些第一次體驗的人外,修過這課程的人其實也可以再次回來修行。沒有受要求留堂的,還是可以留下,跟其他同學一起用功。那些受命留下的,則會在班長的帶領下到導師跟前簡單交流進度。
這一坐,又到了十一點午飯時間。我事後發現,我們的午餐很多時候都是從外面送來的,難怪很好吃(?)。吃足飯飽後就是午休,有想問問題的可以在這段時間去會晤老師請益。我通常若沒什麼要問的就會趁著有點太陽(畢竟中午)趕快去洗個澡,然後如果想睡就去躺平。
一點是自由打坐時間,但我一般還是會去法堂。兩點半又是共修上課時間,上師通常會在這段時間再度為大家複習,然後補充指示的內容。一小時的課結束後,導師同樣偶爾會留下一些學生,若有留下學生,就會跟早晨那次一樣,會關切修行進度。馬拉松似的課,到五點再度迎來休息時間。
重修生(或舊生)因為得守八戒,所以得過午不食只能喝涼茶喝檸檬水補充點電解質。新生們,則可以吃點水果當茶點。我想要體驗看看過午不食是什麼感覺,所以一開始就有意識地每天減少食量。後面三天我還真的做到了這件事,而且也沒有預期中的胃痛。至於是否有因為這樣,印證了上師說餓一點打坐比較順利,本人卻似乎沒有太大的感受。
我還真的是到了最後第九天的晚課,才真正微微進入入定的狀態。
有否關聯還真的不好說。
六點我們又回去法堂上共修課,這是最後一次上師針對是日的指示提出補充。接著七點我們會根據選擇的語言組別,分別到不同的課室聽開示。如同剛才說的,開示結束,就是隔天用功方向的新指示,接著就是請益和休息時間。
因為下午到晚上馬拉松式的課,其實經過第一天的折騰我到晚上是無論如何都無法靜下來。觀息的指示是我們須得保持覺知,對突而其來的思緒不要留戀。當發現自己陷入一段思緒的時候,馬上回到對氣息的觀察,任由那段想法逕自飄走就好。在下午時把自己專注拉回氣息是很容易的,但到了晚上,加上不夠睡的因素,腦中的思緒反而越發活躍。這邊還沒把注意拉回來,那邊又起了一個新的,週而復始。
於是第二天午休我就去跟導師詢問了。
睡不好嗎?那就觀息,不要太專注於睡不著的焦慮中。至於太累無法集中精神觀息嗎?沒事,導師不在的時候,是可以出去喘口氣的。
什麼,原來就算是在法堂也不用死死在裡面待一小時半兩小時的嗎?
前三天,上師主要都在指導我們透過觀息入門。從一開始對氣息進出身體的覺知,我們的專注就漸漸縮小到透過鼻子到人中的部分。在一天天一次次的練習下,最後我們的覺知就放在人中,也就是鼻子以下嘴唇以上的那一片肌膚。除了對氣流在此範圍的流動產生覺知,我們還得注意這片區域下的其他感受,比如痕癢,水汽等等。
一直到第四天,我們才正式進入內觀Vipassana的範疇。
有了之前透過學習Anapana觀息,而鍛鍊出的敏銳覺知,內觀某程度就是把這份敏銳慢慢延伸到全身。在保持對呼吸的覺知的同時,我們慢慢開始感知全身在無時無刻體驗了什麼感受。這些感受,有時是突然而起的痕癢,有時是燥熱寒冷,甚至是局部表皮的抽動等。
這一天,也是課程第一次要求學員在每天三次的共修時段維持姿勢。在第四天,上師第一次在一個兩小時的共修課時,學員也被要求不能換姿勢。但到了第二天,告示欄才輕描淡寫說,真的不行也不要勉強,但不要在大家共修時離開法堂或者發出動靜影響別人。
大概的流程就是,我們把身體分成一塊塊,然後一部分一部分逐步去覺知有沒有體驗到任何感受。用填色的比喻,那就是我們單手握筆,然後一塊一塊地上色。然後慢慢地,我們進展到用兩隻手,把對稱的地方先塗起來,最後在單手一塊一塊檢驗塗色確保沒有遺漏。
最後,我們就像是拿起一盆水,舉高然後從頭把自己澆濕,透過水流我們覺知自己身體每一部分的體驗。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最多也只能做到這裡,但再進階就是我們可以讓意識穿透身體的表層,甚至把覺知滲透到脊椎去。終極的目標,就是意識到自己不再侷限在一個實體,而是發現自己原來只是一顆顆粒子合成的,覺知也因此可以在這些粒子中穿梭來去。
很玄吧。
我事後在神聖寂靜結束後,有跟一位法國的重修生聊起,他還真的有這樣的感悟和覺知。
事後我很後悔自己沒帶著自己的手錶過去,所以在法堂中完全沒辦法察覺時間實際上流逝了多久。但在跟導師聊過幾次後,也在幾次有意的實驗下大概抓到自己做完一個流程大概要花多少時間。當然,這是發生在我還沒辦法入定的狀態下。事實上,我當時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之後可以專注到入定。在這之前,我達成mindfulness的方式是去跑步。
每晚的開示,其實都有約略解釋我們這些練習背後的緣由。透過觀息,我們把覺知練得極度敏銳,我們才會發現身體的每個部位,在每時每刻都會體驗到不同的感受。在內觀的時候,無論是用單手填色,雙手填色,甚至那種灑水的方式,我們都會發現這些感受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升起,爾後消逝。無論是愉悅的,或是尖銳不舒服的,或許時間長短不一,但終究都還是會升起然後消逝。
我們遵從的五戒(或八戒),是磨練覺知的先決條件。根據我對開示內容的理解,達成覺知(巴利文:samadhi,英文:awareness)的方式有很多種,但只有一種是正確的(right type of awareness)。內觀修行者要達到這個目標,首先必須遵從五戒。我並不是虔誠的佛教徒,日常生活也並沒有特別鑽研,更不用說遵行。這內觀的課程,更是只著重在Dhamma(佛法)的教學上面,沒有偶像崇拜,也沒有拘泥於任何儀式。
所以才說導師根本沒在盯我們坐姿,舒服直挺就好。甚至如果覺得很累,可以在自由靜坐時間在寢室躺著也可以。
再來內容就是跨入超自然的領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