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社會所發生的一切,都是我們汲取知識教訓的機會。所以這陣子能之國文化圈發生的事情,總結一下發現致富途徑也太多了吧。光是籌款這部分,就已經足以整理寫成一篇文章。本著人溺己溺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我就用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學術探討的精神跟大家探討如何透過捲款捐款致富好了。不然你看看四周圍的房子動輒上百萬,我們這些升斗市民也是要努力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的。
這年頭想要修行,不必躲到深山去找尋得道僧人。現在只消天天打開報紙,虛擬的也好,紙頭的也好能心情平和看完國內版你就離羽化登仙不遠了。有時候我真的不知道是不是我國大限將至,所以妖孽傾盆盡出。民選(甚至過氣)的棟篤笑演員個個都掛著那張看起來偽善到了極點的嘴臉,而且還不論派別戲班都是如出一徹。精明點的,還會礙於身分比較隱晦,或者透過爪牙說部分人覺得不中聽的言論。可是智商明顯比較不高的,則直接毫不掩飾什麼鬼話都脫口而出。
最近我們最佳棟篤笑家發表了一則超有趣的言論,聽完的剎那間我是承認有點發火。但是過了幾天,回想起來其實他老人家說的真的沒錯。這裏說的其實也沒什麼,不過就是人家在自己家放火殃及隔壁鄰居的故事。按照他老人家的邏輯,就是哎呀人家房子起火殃及池魚,那大家也就不要責怪了。難怪人家凌空坐穩了棟篤笑界的第二把交椅,心胸廣闊乃是做大事之人的必備嘛你說是不是。難怪我等凡夫俗子,年近而立還是一事無成(鬼叫我心胸天生比某某第一夫人的腰圍還要窄咩)。
這些年聽電臺,尤其是中文的不知道爲何越聽就越沒有感覺。不過電臺來來去去就那幾家,所以主持人也自然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可是節目內容,卻無論是換誰做感覺都沒差。當然這裏說的不是所有人,也不是說哎呀這些做廣播的人沒什麼心。畢竟要在麥克風后講動輒兩三小時的話,真的很不容易。事實上,其實我們真的要這樣折磨他們嗎?一天三小時,五天就是十五小時了。萬一這個主持人還是有一點名氣的,其他時間搞不好還有一大票東西要做。這樣一來,又怎麼去要求他們交出真的有趣的節目呢?
每年的這個時候,除了我生日外還有一些很重要的事情。當然今天說的,不會是報稅(本人無業了好多年……)。那不是這個,能夠拿來說嘴的大概就是總稽查師報告出爐的事情咯。簡單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件事情,其實不過就是家長(人民)查問孩子(政府)如何把零用錢(公帑)給花掉。不過分別在於,如果家長知道我拿零花錢去買愛情動作片我大概可以準備打虐兒專線這樣自然免不了一頓痛打。可是政府亂花錢,也不見人民在喧鬧一番後有什麼作爲就是。
這幾天都沒怎麼看新聞,所以看到社交網站上有人在發表台灣大學生佔領立法院(相等我們國會)時嚇了一大跳。後來從當地人的討論,也發現有黨團背景的媒體都在大肆批判學生如此這般的行為。可悲的是,這種新聞我們馬來西亞人應該也熟口熟面了。從之前的佔領獨立廣場,到反稀土廠蒐集簽名的活動就略知一二。若當官的都把這些人當做是刁民,那對他們而言良民是什麼?
剛才從小白家回家路上,聽到電臺DJ用很感性的聲音念一則故事。雖然我沒有從頭開始聽起,但是聽了兩三句卻有種熟悉的感覺。這種故作矯情的故事,不用說肯定是從網絡上找來的。想一想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應該沒十五年都有超過十年吧。有時候真得不得不同意,電臺節目真的越來越容易做了。這位DJ算是很客氣了,更多時候聽到的就是一則社交網站留言就能做一小時的叩應也真是夠了。
自從覺得自己是活在幾個平行的世界後,這些日子來我一直不斷看到理應相互衝突但卻各不相干的事請。之所以平行,是因爲有一些價值觀應該是衝突的,但卻以一種常人無法理解的形式共存。比如說很多父母親很喜歡動輒拿警察來恐嚇小孩,比如說孩子不乖就用警察要來抓人了來喝止。可是當這些孩子長大後,卻從師長的教導中知道原來這些都是除暴安良的人士。可是年紀再大一點的時候,卻發現身邊朋友一一遇劫警方卻似乎束手無策。同時間就在這種恐慌中的同時,這些警察就跳出來炫耀說治安在這期間如何如何改善。
前陣子金馬獎適逢聚會當天,所以真正看完整段盛事是在幾天後。本來也沒有想看的,畢竟裏面入圍的電影本地不是每上映就是錯過了。可是就在小妹的大力推薦下,加上張曼玉那漂亮得讓人屏息的宣傳片段我還是看了。說起這宣傳片,我還真是第一次覺得她渾身散發出來的風采有那麼動人。後來陸陸續續看了一些相關的訪談,看到她在阮玲玉裏的片段才驚覺我成長期間錯過了如此唯美的身影。是的,本人還未曾真正在大熒幕上好好端倪她本人的風采(宋家皇朝我倒是看過的)。
剛出門辦點事回家路上聽到了電臺的一則公益訊息,是一個廣邀大衆提供年度漢字的活動。然後我腦袋裏浮現出來的,都是一些不堪入目的字。說起來但是從選字來看,我似乎對國運頗爲悲觀的樣子。但是經過了這麼多個月,尤其是選後這幾個月來新任政府的表現的確除了這幾個字似乎可以挑的也不多。真的如此乏善可陳嗎?好吧,或許一百樣裏面可能有五六件事情是值得讚頌的。可是在這五六樣裏面,與老百姓貼身相關的可能還不到一個。
農曆新年期間我也忘了要找什麼,就姑且當做是屁股很癢,於是就晃到了網拍站點去找東西。後來機緣巧合下找到了一個很想買很久的絕版手機,標題說是全新的機,再看價碼起跳價很吸引人就開始注意這個競拍。由於截止日期是第二天的關係,所以我也沒有馬上參與,反正之前看到幾部都是在最後一刻被人拉抬價錢也不急在一時。第二天約了老師吃飯,可是一起身心裡惦記着的仍然是這部手機,所以就上網去看了一下。(這篇文章會有很多圖大概也不用提醒吧)
如果用四字来概括这几年生日当天的心情,前年大概该用满志踌躇、去年叫雄心壮志,拿到今年就变成了意兴阑珊。嗯,拖沓了近乎半年,竟然还没有毕业,不是好事,我知道。数数手上一些事情,除了研究工作外、打算今年发布的小说写了半年目前快写到一半、游泳课上了近乎九个月,半马拉松的目标仍然还在努力中,可是怎么好像大多数都是长期的事情?我好像好久没有那种工作完成大呼“发达啦!”的时间了,我到底是怎么了?
同樣是殷切的語氣,小男孩的聽起來反倒有種迫切的感覺。聽著學生的再度央求,老師再度陷入了苦思當中。怎麼說時代畢竟已經不同了,以前滿街的小孩身上滿身刺青也不會有人側目。本來純粹是長輩為小輩祈福的刺青,現在已經給賦予一個很不單純的意義。甚至有時候看到身懷刺青的人,還會給人莫名排斥。再說了,撇開這些不說,要是他母親知道了肯定是不會罷休的。只是這一切是要怎樣跟還不識人情世故的小孩解釋呢?
這是個近乎密閉的空間,室內唯一的光源,就是那道門裡的小窗口透過來的。男人蹲坐在角落,眼神呆滯地看著那小小的窗口。此刻他的臉上已經沒有了任何的表情,那道光自然也變得全無意義。除去一片白色,這背後卻也不見有任何的什麼。我在這裡多久了,多少天,多少小時,多少分鐘?外頭還會不會有人,還在關心這樣的一個自己。
是说,这是一部独立电影吗,如果是整个故事的完整性也未免太强了一点(整个就是stereotyping到极点)。自己还满喜欢这样的故事,不会故作煽情(天哪,想到了那部香港的岁月神偷),平平淡淡描述两父子在父亲最后剩下的一丁点日子的故事。电影内虽然没有人大鸣大放大哭大笑到处拥抱到处乱吻更加没有港式的“金句”连串,可是从他们很压抑的表现还是让人感受到浓到化不开的爱。(Spoiler Alert,不过我觉得就算spoil了故事整个还是非常值得看的,我其实也是知道故事再说什么后才进去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