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心情很是煩躁,常常看着電腦發呆,明明是一堆事情燒到屁股了卻不知道如何下手。今天趁着跟表弟到銀行辦點手續,就繞到了市區的電影院看了這部等了還蠻久的《Flight》。是說Denzel Washington算起來連續幾年上映的電影,都跟公共交通有關。若這是個巧合,這也太過像是電影情節,是說下一部會是船難或……重新拍攝《Speed》系列麼*無誤*?知道這部電影,其實要拜預告片所賜,雖然有在暗示空難不是主要的劇碼,可我真的沒想到空難只有開頭可能才不到一小時的戲而已。
就是冲啊,冲下马桶的世界有多么美妙呢?除非你是老鼠,不然你不可能经历这一切。而且还要是在梦工厂才能够实现涅。多得幽子的极力推荐,让我本来看了trailer还不打算一定要去看的决定变成更加实在。原因是因为最近的三维动画片真的越来越泛滥,而且创意似乎到了尽头。不过还好还是偶有佳作啦,这部不算太坏,也未必是最突出的(个人认为Shrek的成功Dreamworks好像还没有作品接近过Shrek的成就,更别说是超越)。怎么说呢,好像有点矛盾,不过总得来说还是值得一看。除非你有严重的洁癖,不然看到鼻涕虫我怕你会吐血失血身亡。
这几天如果有看报纸的话,除了巫族同胞外应该会有点觉得可笑。但是这种可笑却是那种带有心寒的笑,或者是苦笑,但不是苦尽甘来的笑。是什么新闻呢?我可以很确定告诉你,不是炸尸案。你不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个新闻的,因为篇幅实在太大,或者可以说是举国注目的焦点。我不要告诉你是那一则,你要知道可以找朋友问问这几天报纸上有什么新闻。当然这样严肃的东西我很少会去写,在这里只是提提罢了。
不想用世贸大厦作为这次电影观后感标题的原因,是因为故事的主线和WTC没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就直接放一个更为切题的标题。没有很大的关系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故事,如果放在别的大楼坍塌也是同样的。原因是因为故事的主角,不在那两栋大楼,而是在那两位生还者。所以,我个人认为电影取名为世贸大厦是为了噱头,就只是这样。唯一那几幕算是切题的,大概就是事发后目击者的那种惊讶的表情。
二零零七年九月二十四日,是一个很平凡的星期一,平凡到可能路边随便找一个人问也问不出当天是什么特别日子。可是,就在这个平凡很单纯的日子,我即将踏上一个很特别的路程,第一次旅行没有家人陪伴,第一次自己跟朋友出远门那么久,第一次坐很远的飞机等等的记录就在这一天一一创下,等待日后的刷新。犹记得当天,我才在最后的一刻把所有的东西准备好,因为怕自己睡过头所以索性在两点中的凌晨决定干脆不睡觉,也没有干嘛,就这样等着六点半的士司机的到来。
新年期間在陳氏書院參觀之時,其實還發生了一點小插曲。是說當天儘管人不是很多,但是現場還是設了幾個小攤子,其中一個就是新生書局售賣的舊書。據說這些書,是在他們清理雜物的時候翻出來的老寶貝。不過無論如何,秉著過年必敗書的傳統(有嗎?),我硬是挑了一本。今天想說沒哏了要擠篇文章出來的時候,才發現時日已久我都忘了買多少錢。這樣就沒辦法算算這些年通膨了多少好可惜(是說也太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