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测光这一部分还真的是个易学难精的……应该说光是学也很伤脑筋的一个topic。基本上要学好测光,首要先决是要多拍才能看到分别,而我很懒这一点正好点出我很难会有可能进步,呵*脸红*。至于色温和白平衡(White Balance)这一方面,其实也没有所谓的正确与否,当然如果整个色温的控制趋向暴走Mode的话还是很吓人的。
今天是户外摄影教学第二堂,地点是设在风光很明媚的湖滨公园(我虽然在巴生谷活了23个年头,可是这好像是第一还是第二次来*眺望*)。由于上星期发现自己大懵一直把LCD调得过亮而不自知,在调回正常的亮度后总算过曝的张数呈exponential的幅度下降,只是因为本身用的相机LCD前有一块screen protector减弱透光度的关系,所以很多照片都是回到家看到电脑上的成象才真正的放心下来。在继续po图之前,还是得说一声次篇爆多图,请多包涵。
本来昨天就要看的,可是时间凑不到所以就选在今天去观赏这部电影。算起来这算是我第一次买票看他执导的电影(之前看的都是小箱子内重播的),也第一次在大荧幕领教了他偏黑色的题材。本片是中法合资的一部电影,所以整部电影除了大家都熟悉的港星,还有两张外国脸孔。这是一部很专注的电影,因为从头到尾几乎没有太多的支线,一路到底都是铺陈一个复仇的故事。是的,这部电影就是杜琪峰导演的《复仇》。
在学过曝光后(容我过了本星期的课再一次过发上来),在星期四吧,就很突兀的收到摄影人发来的短讯说今天六点钟有外拍。当时我一整个人愣了好一阵子,六点?那我是不是要分身还是什么的,那我要去狗狗的训练课程还是上外拍?结果在经过考虑后,决定了去外拍,毕竟学费是我掏腰包的(是的,我妈那只狗的狗狗训练课程不是我买单的)。这次的拍摄其实基本上还是算很失败的,主要的失败点还是在曝光这一部分,后来检查才发现我把相机的LCD亮度弄太亮Preview的时候没办法发觉到照片都是under-exposed的*撞墙*。首先得声明,这篇是图片帖,请慎按……
最近很流行说“咖”这个字,无论是ABCD咖、咖啡、网咖、咖佬、咖妹、咖(念ga1)喱、大小咖还是别的什么咖,甚至电台也开了一个专说B咖应该怎么过生活的节目。所以为了证明我是追赶上潮流的宅男(一个会突然去爬树玩flying fox的宅男?),我也要用标题的那句话来形容这友人说完全是B咖级(B-grade)电影的District 9。基本上我还是很大胆的没有被这句话下到的主要原因是冲着Peter Jackson的关系,虽然在这之前他的Kong很令人惊吓(那是相反的——A咖包装的B咖剧本)。
其实这次要谈的两部电影已经看了很久,会拖到现在才说可得要感谢等下要写的District 9观后感。为什么会下这样的标题,其实是从某日朋友问我看完G.I. Joe的观后感时我给的感觉。G.I. Joe的确很像是大男孩会喜欢的电影,有超酷的飞机大炮武器秘密军事设备靓车忍者……慢着,忍者好像有点不是很搭。Anyway,刚才的一整串词汇都是这部电影的关键词。基本上这部电影其实综合各方面来看的话算是这波暑假档表现中上的一部popcorn电影了。
本来是不打算发的(在纳闷着自己什么时候懂很多了?是自己手快打错?!*远目*),可是在经过多翻考虑后(其实是因为刚过去的那一课很有趣到不得不blog的关系),还是决定blog出来了。想必经过前几天的那篇blog,大概已经有一些人知道我去参加摄影黄昏班了吧,所以我会在这里不定期po一些相关的笔记当作记录。首先必须声明,小弟只是初哥菜鸟一只,有错是大概难免的,希望各路大师如见有错,大大力踩下来指点,小弟在这里先感动到痛哭流涕一番。基本上这系列的文章会干一点,所以不要要求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没兴趣者不要轻易尝试点击进来。
窃窃私语,曾几何时突然间变得如此光明正大?科技发达,可付出的代价却是让隐私摊开在阳光底下。秘密,其实是一个裹着糖衣的毒药,表面的华丽或许能够诱惑众人,可是享受甜蜜的当儿,同样也要付出莫大的代价。这部电影,其实不应该在我很疲倦的时候观赏,因为同行的韩士说我的眼睛好像红掉了(看电影前打了两场保龄,而且你知道不会打的人通常会比较累)。无论如何,这部其实和前一部观赏的The Taking of Pelham 123一样,都是在探讨一些人性比较黑暗的精神层面。
最近终于把生理时钟调回相对正常的时间,可是这并不意味我的睡眠品质已经转好。可能还是在适应中的关系吧,刚开始的那几天我总是在两三点惊醒,然后因为疲倦的关系又很快入睡。会强迫自己回到正常的睡眠时间,主要的原因是我想要很准时的上下班。为什么要准时上下班,是因为我在这段很平淡的日子内准备复习和去上课。是的,最近本人报名了两项课程——狗只训练和摄影课程。
我们像活在一个巨大的超级市场里面,每个人要嘛是凡人,要嘛就是英雄,再不然就是匪徒。当整个社会已经变成这个形态的时候,一切会理所当然得让人窒息。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都忽略,现实生活中的英雄其实都只是凡人一个,他们有家室,需要买牛奶,需要付贷款需要支付儿女的教育费。有句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就算是英雄如你,你也未必能够大力的拍打你的胸脯说你从未犯错,这个世界已经不需要多一个救世主,所以孰能无过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要走知性路线(听到嘘声了),所以文章一开始要用一个故事来作为引子,君不见很多大作家的散文都是如此这般的吗?话说上次在吉安乡音•回家推介礼的时候因为在柜台帮倒忙头帮尾后碰到一个乡音考古的忠实听众,她应该是在言谈中有问到我是不是曾经上过节目,因为真的上过几次,所以就如实说了。只是再追问下去问我是谁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因为话很少的关系,加上言论无法让人留下印象,所以说了留下的就是对方的一脸疑惑。
或许自己真得太吹毛求疵了一些,所以这次看这部电影是抱着听人说故事的心态进场的。今天看的电影其实在之前已经在书局的时候看了第一章的一点点,再看到这一幕搬到荧幕上还真的不是普通的刺激。是的,今天我看的电影是一部关于21点的——21。这是一部前前后后都是在讲解这个游戏是怎么能够透过系统化的计算来达到最大的胜算,所以我想我不能太惊讶于这部电影能够上映而且全院友族同胞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以前考試後領考卷的時候是個很可怕的經驗,雖然是也沒到考少多少分會打人但也頗驚恐。尤其是遇到別有居心比較居心叵測細心的老師回派考卷的時候,就更是可怕。無論是按照分數越來越高的,或者是越來越低分的,反正只要名字還沒叫出來都很驚悚。先說說分數從高到低的,排越後面心裏的粗口就罵得越響。可是分數越來越高但又還沒收到考卷的時候,就會擔心是不是老師懷疑作弊還什麼的。反正無論如何都會有擔憂的可能。
不晓得为什么要把他标签为全民公敌,因为基本上他的行事作风都很“亲民”,如果相对对立的执法人员。怎么个亲民法?尽管Dilinger每次都是提着大把小把的枪支,可是在片中我倒是没有看到他对任何民众路人开枪的。可能这也足够说明为何他在被押送到监狱的路上,整个街道的盛况完全只能用万人空巷来形容。所以可想而知,这个角色是多么的讨好,更不用说整个故事都是他一个人撑起的。
今天是个很特别的日子,事关我的前同事今天生日,还有我的blog照常营业,没有被人收购。今天是愚人节啦,如果你还不知道的话,愚人节是一个可以让你开很多无伤大雅的玩笑的一天。偏偏网络上很多大大小小的网站都会在这天应景地发布一些有的没有的东西,来让大家开心点。比如说我们有可以搜索未来的搜寻器,还有可以让你看起来非常productive的时空穿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