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报纸言论版(是说今天的言论版相当精彩)看到有人把本地的图书馆文化和邻国做了约略的比较,看完心里着实感到悲哀。主要的原因,是曾经有一段时日,我好大一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内呆的。是以,说起图书馆,内心的苦水整个犹如滔滔江水一般不吐不快。是说,本地怎么好像少了一些可以让大众安心读读书上上网打打报告的地方?是说一定要付钱到优雅的咖啡厅喝着昂贵的咖啡,打开手上任何可以显示文字的东西就是唯一的选择么?
自從我的macbook暴斃後,我就寄用我爸的電腦辦公。本來嘛這也沒什麼,誰叫自己這段日子仙都不仙下咩。前陣子再度入手的toptop,甚至是那部已經快有十歲的老機不要說是拿來寫程序,就算用來跑個Ubuntu也有力不從心之感。特別是那部筆記本,十年前運行Windows XP是可以跑得飛快,十年後裝了個最efficient的gentoo開Google Chrome瀏覽多兩個頁面分分鐘會系統崩潰。
有點慶幸讀者不多,所以可以任意妄為偶爾寫寫小說天天連載到結局。但是我生活不光只有小說,偶爾也要來點input讀讀書就是。剛過去的幾天,我剛好一次過讀完兩本,想說可以寫一寫。要澄清的是這兩本我不是一口氣看完的,因為其中一本我至少是看了三四個月才看完。現在有點做不到一次過讀完一本厚厚的書,尤其是剛好翻到的不是小說的時候。這次三個月,說來也算快的。之前看過另一本,前前後後看了大概有半年吧。
如果这部电影真的用上这篇文章的名字来做译名的话,相信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感会大打折扣。期待这部电影,其实不是在期待Christian Bale,或者Michael Caine/Morgan Freeman,甚至是前阵子才辞世的Heath Ladger或者亚洲观众万众瞩目的陈先生,而是导演Christopher Nolan到底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故事。回顾三年前我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真的有点遗憾为什么当时自己不再详细点说明我有多么喜欢导演的叙事风格。
是的,我也和当晚三主讲人,堪简称讲笑三人组(有点很过气的说法)宣称的一样目前很dry。说的就是应大马部落邀请KLPAC制作在刚过去星期六晚上假KLPAC(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吗?)Pentas 2举办的《等等。。。爱》Encore劲爆歌舞讲笑会。刚才说宣称很dry的讲笑三人组分别为没有中文名的season,强调很多次自己资历很浅的翻版will.i.am(有点想点I’m a bee~)以及减肥成功的Douglas(总觉得这样的介绍词很怪)。
自大,真的是大马人的其中一个characteristics吗?!我真的听够也看够了所谓的什么什么大马最大最长最搞笑等等诸如此类的“大马之最”了。Malaysia Boleh这句本来是用来激励的一句话也因为这些“纪录”而“发扬光大”,间接搞到人家宁愿远在英国发展事业都不要回来这片Bolehland。可歌?可泣?我不知道。总觉得在这么多年的生活中,我们对它州甚至友族的了解只剩下很肤浅的表面知识。在充满不了解的状态下,大家会变仙家,自大起来真的不是一件应该惊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