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真的很喜欢Up in the Air,所以我很欲罢不能的再写了一篇,这次来写写精彩的语录。因为Ryan Bingham是负责帮企业瘦身的关系,所以电影的一段篇幅是讲述他是怎么代表一个企业去辞退员工的。很喜欢他重复了又重复的一句话
Ryan Bingham: Anybody who ever built an empire, or changed the world, sat where you are now. And it’s *because* they sat there that they were able to do it.
虽然不是什么惊世警言,但是却残酷的真实到不可理喻。
一直以为这是一部很单纯的关于一家人一些冲突的triller,可是看完后才知道这只是用来包装反战idea的一部电影。故事是讲述因为一次意外,导致在家乡的Grace(Natalie Portman)误以为自己从军的丈夫Sam(Tobey Maguire)已经葬身阿富汗。在这段沮丧时期,刚出狱吊儿郎当的小叔Tommy(Jake Gyllenhaal)就误打误撞陪伴了Grace和两个小女娃Isabelle((Bailee Madison)与Maggie(Taylor Grace Geare)度过了这段难熬的日子。这段期间,在照顾Grace一家子的当儿,Tommy虽然渐渐培养起了责任心,可是同时间,也和Grace产生了一点点的情愫。
这是一部很赏心悦目的歌舞片,算起来也是我第二次看这位导演(Rob Marshall)的作品(第一次是艺伎回忆录)。这是一部述说着一个自恋狂的故事……是能这样说吗?因为电影内几乎好一大部分都在吹嘘男主角Guido Contini(看完电影后,你可能不记得里面的女主角,可是你不会忘记男主角的名字)是多么优秀的movie maker。是的,这是一部说这位电影人是如何荒唐的周旋于身边的女人的故事。
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想,可是我的确是很向往电影里面的Ryan Bingham(George Clooney饰演)。挺拔、Charming、潇洒的生活大概光是用想的就会让人兴奋上好一阵子。不过电影中的他很显然是对于飞行有一种莫名的obsession,不然说实在,会有多少人会把一年花一个很significant amount的时间在空中飞来飞去?Always on the move的人从电影中感觉到因为已经很熟练的关系,所以很多事情都是讲求“快、狠、准”的,可能也是因为这样,长年累积下来就变成一种冷漠。Mobility enables one to approach more people, but it doesn’t lasts.
Invictus,简单来说是代表着无敌的意思。会如此为这部电影命名的原因,是因为在电影里面Nelson Mandela(Morgan Freeman饰演)为了激励Springboks队的领军队长——François Pienaar(Matt Damon饰演)而相赠诗词的题目。其实这部电影在很多地方已经上映甚久,吊诡的是虽然有大牌在手,电影院却选择只是上映一个星期,同样由Clint Eastwood执导的Changeling相比之下就显得好命很多。
他小心翼翼的把小刀子把外壳撬开,手法之温柔仿佛出劲不小心大一点的话就会把整部机器给弄碎。他仔细的检查所有的接口,发现这审判仪精密的程度竟然达到只要外壳给弄开了就绝对没办法再弄回去。虽然如此,因为怎么说这机器自己实在不了解,所以下手还是比往常更谨慎。他的刀子随着机器外壳的边缘缓缓滑动,每经过一个接口就会听到很轻微的塑胶断裂声响。终于把所有的接口都打开了,他看着这机器的面板,这时的他只要把面板给掀起就能看到到机器的内部构造了。
2011/1/10 不知不觉就来到10号了,艾佳哪里还是没有那个叫王晓寒这个人的消息。审判仪的数字仍然是如说明书内说的不断增长当中,而且这几天的增幅好像越来越大的样子。不过看起来这个数字的增长除了第一天外看起来都挺规律的,不晓得背后是不是有特别的方程式还是什么的?今天的数目暂时是111,目前的状况依然保持在“杀”这个动作。说真的,如果我按了按钮,到底增幅会不会因此而变得不一样呢?
把这么大个title套上去这部电影恐怕会压死很多人,所以其实标题有点言过其实。可能是很久没有出现这样的电影,获得好评如潮几乎已经近乎(是不是要这么不确定?)是肯定的事情,不过这部电影的确也拍得不过不失。嗯,说的是这部门票难买到几乎跟我鞋子齐名(我走了5家购物商场还买不到我属意的颜色和尺寸,结果屈就于同款不同色尺寸稍大的鞋子)的贺岁电影——大日子Woo Hoo。我不晓得是不是资金短缺的关系,所以我假设因为某收费电视台有投资这部片,为了节省开支所以几乎全台主持人艺人总动员,不过代价就是整部片子拍出来有点置入性行销的感觉。
其实问我是不是已经把这片美丽的地方给拍完,答案很肯定是否定的。可是前后大概去了四次,我还能拍到什么东西?而且面对日益因缓慢的拆除工程而渐渐逝去的风景,我又能做些什么?虽然我也真的不晓得自己还能找到什么东西来拍,可是我还是再次踏上这片土地,透过镜头再次寻找我之前遗漏的风景。这次同行的是已经不再是传说中的阿练(因为小弟很贪新鲜,见过了一次就不再是传说中的了)、向希,然后还有……我可不可以说我真的不记得这对couple的名字??!
虽然不晓得这是不是恶作剧,可是看着数字的确是跟着说明书写的一样增加,赵硕一整个不知道该怎么反应。是恶作剧吗?可是这恶作剧的成本好像太高了一点,可是说是真的事情,可是这交易的条件却似乎太荒谬了一点。就假设是个恶作剧吧,这恶作剧的成本是不是有必要搞到要专门设计一个产品出来,除了硬件,软件方面刚刚也已经证明了这不是很阳春的东西,看来要知道是不是真的恶作剧,在找出寄件人外还必须要解剖这块东西看看到底暗藏什么玄机。
不要想到一边去,其实这只是一个我们闹的笑话,我们是什么人?就是一班无聊的Advanced Diploma生(顺便提一下,我们全系只有剩下12人左右,其他人不是转校到社会大学就是到别的大专院校就读)对Liberal Arts的另类见解。因为真的很疑惑这一科到底是什么东西,所以为了得到最准确的Definition,我们特地查了x桥x角超级无敌大辞典看看liberal到底还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如我们之前所预料+理解的,我们得到的结果就是——“自由主义艺术”。不过结果当然不是这么有趣的啦,不要忘了我是Double Major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Management Mathematics的。
很讽刺,上个星期才对blog发表了爱的宣言,接着下来的几天竟然没有继续post新文章了。如题目所述,我对生活的态度越来越麻木,每天不是赶上课就是等上课(还是上两三个小时那种)。说得好听当然叫做悠闲,当然不好听的就是行尸走肉。
我们也并非没有试过反映,但是可恨的是有关方面竟然喷我们班级代表一脸屁。还要是近十人喷我们两三人。还好我不在会议现场,不然我会用很不好的态度走人。这件事情也间接地让我对这间学院越来越反感。真的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这间学院,这间学院真的也不过如此罢了。他们竟然用“你们迟点身为编程员也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啦!”,真是荒天下之大谬,有没有人工作有两三个小时break的?
“你们可以去图书馆看电影(不懂什么电影……),看书以便让英文能力进步!”,天啊,我们只是想要快快上完课回家休息或者有时间的话可以做点温习什么的,他们也不是不知道自己一直推行“背多分”的制度吗?再说,上课时间从9点到6-7点,住得远一点如我者就被迫要清晨6点起身上路然后到了晚上八九点才回到家。一个男生当然没什么,但是女生,学院方面要如何保障她的安全,必须知道,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她可能也没什么精力,如果驾车途中发生什么事谁负责?
唉,说麻木,也真的发了一段很长的牢骚,难道我除了牢骚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吗?
应该归咎于我最近对这类问题很敏感的关系,不过我的标准答案永远都是OK’ish,其实如果诚实些,答案应该叫糟透了。糟透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己的研究仍然在鬼打墙中,而不是因为自己最近搬到了新住处什么的,如果排除掉研究工作外,其实一切真的大致上过得不错。
今天发生了一起让我很无名火起的事情。有时候我真的不了解为什么女生可以同样重复每天问同样的问题,可是我实在受够了有人天天问我:“你zomok每天都穿两件衣服的?你不热的咩?”,”你zomok每天不带水来的?你不渴的咩?”,”你zomok有带水还要买汽水喝的?”诸如此类芝麻绿豆的事情。连我妈都知道我这样没耐性的人是不适合这样的问题,她是不是少了根筋儿?一次两次我会当作你是关心我,我会很appreciate,会回答你。但是同样的问题每天重复又重复我实在会很fed up。
在听完小迪的遭遇后,本来理应是个相当滑稽的故事,可是想到自己也身陷在同样的状况下,就怎么也笑不出来了。虽然不是莫名其妙被送进来的,我算起来还是自愿身陷囫囵的,可是结果也没有差多少——我们现在跟小迪一样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