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悲慘世界》這個更貼近原意的譯名,我更喜歡《孤星淚》這個名字,聽起來比較有詩意。跟朋友約好看這部電影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光是改期就改了兩次,終於進場看的昨天我竟然在進場前發現了不•見•停•車•卡。所以戲還沒上演,戲外我就已經經歷了很悲慘的境界。這部電影的片名應該是Les Misérables,光是看海報我還以為是什麼驚悚片。沒辦法,誰叫恐怖片大多圍繞小女孩這個主題不放呢?
故事拍得很長,老實說是也沒有太悲慘到如片名所說的。若真的要猜想一下的話,那大概是因為呈現方式是音樂劇的格局,所以一切都或多或少看起來就比較唯美。不過電影倒是拍得很唯美,看到很多場景,尤其是各個主要角色獨唱時畫面都是一個人的,就想起Sam曾經說過這是英國電影的風格,剛查看資料,的確是硬果仁拍的。本來還想說有The King’s Speech的影子(攝影風格和一些重複的選角),結果再翻翻維基百科,原來這也是導演Tom Hooper的前作這樣。
Javert
我很喜歡這個角色耶,雖然是死牛一片頸,可是某程度我好象也是這樣一種人。我想原著應該對這個角色會有更多一點的着墨,因為看完了電影後,還是會很好奇為什麼這人會嫉惡如仇到這近乎走火入魔的境界。不過我想最大的驚喜(嚇?)應該是看到很陽剛的Russell Crowe唱歌吧,不過比起同樣是飾演硬漢了大半輩子的Pierce Brosnan當年在Mamma Mia的表演,Crowe唱歌還是聽到了一種很誠懇的感覺。
Javert這個角色徹頭徹尾都是代表着正義,雖然行為會有點矯枉過正,但是無可否認的是,他是很盡責很有決策能力的人。可是如果角色只有這麼點片面,這個經典要流傳到現在自然沒有那麼簡單。至少在電影裡面,他有交代自己是在監獄里長大的,我不知道他為什麼如此嫉惡如仇,甚至到一種見到很草根的階層都沒有丁點的憐憫。比如說,當他看到稍微富有的階層在路上被淪落為妓女的Fantine稍微弄傷了臉,就幾乎完全聽信階層比較高的富人。可是你說他盤龍富貴又不見得對,因為一個連自己的長官市長大人都敢去舉發的人,事後以為自己怪錯了人還會回去提辭呈的人,這不是老實是什麼?
看完電影是相當喜歡他誓言旦旦說要把Jean Valjean交由司法審判,到最後面臨了心理掙扎的轉折。儘管一次次的撲空,但是卻一次次見證到,這人一直都在用行動證明自己,並不是外界認為的壞和無可救藥。雖然一次次的見證並沒有完全的信服,但在最後一刻手上抓着搶時,或許是想起了對方曾經放了自己一條生路,也或許是真的開始瞭解面對的不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人,又或者,是看到了對方抱住一個快死去的年輕人,而決定不開槍。無論如何,儘管一方面算是說服了自己,可是帳算一算,想到自己曾經欠過人家一個人情,辜負了漫天星星對自己的期望,想不開下還是一躍從此變成歷史。
另外,電影裡很讓人為之動容的一幕,是發生在Javert檢視各個在槍戰中喪命的起義勇士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曾經和大夥相處過的關係,內心已經對貴族們定出來的正義的信念已經開始有所動搖。於是當他看到年幼的小屁孩Gavroche(Daniel Huttlestone飾)就這樣命喪自己夥伴的搶下,儘管自己曾經就是因為這傢伙揭發了自己的身份而差點性命不保,但還是帶着敬意把自己的勳章送了給他。似乎是說,雖然這小子年紀輕輕,但卻也是勇士一名。
Fantine和Cosette
該怎麼說呢,看到Anne Hathaway是有驚喜的。說實在的,我第一次看到她其實不是在她大紅的Princess Diaries系列,而是The Devil Wears Prada這部電影。最近有真的好好看了斷背山,所以覺得她其實是很適合這種很硬朗很現代女生的角色。可是看這部片,雖然性格依然剛烈,但到最後淪落為娼時的那種無助,算是看來沒怎麼有違和感就是。Fantine在這部電影裡的獨曲,應該是這幾年有接觸流行文化都不會沒聽過的I Dreamed a Dream,整個畫面看來就是衝擊力十足。只能說這部電影的主要演員們功力都還不錯,尤其是她在唱這首歌的時候要一直徘徊在很甜蜜到很悲苦的境界,萬惡的鏡頭還要從頭到尾都是景深極淺加上很可怕的大特寫,就大到整個畫面彷彿是她在一片虛無中吟唱。
如果這部電影說的,是她的故事,那麼《悲慘世界》這片名就貼切到了極點。不知道是不是篇幅的關係(片長快兩個小時半),感覺她的故事並不只有那幾幕而已,尤其是到了電影的最後還要再出場的話,那原著對這角色的刻畫應該會更加深刻就是。
Cosette, Éponine和Marius Pontmercy
至於她的女兒Cosette(順道一提,她應該有演過Mamma Mia飾演Meryl Streep角色的女兒)嘛,如果是Fantine提醒了男主角Jean Valjean要去找個人來愛,那麼Cosette應該就是為了教會他愛人而設定的。是說一見鍾情這種戲碼用得也太爛,是當時的法國人太壓抑的關係嗎?可是Cosette和Marius的確是第一次見面,第一次眼神交會就拼了命也要去愛,整個就是很誇張的安排。老實說看到海報上那個年幼的Cosette,那滿面的蒼白,真的整個有喪屍片Feel,還有那個在跟政府軍對抗的小孩Gavroche被一槍射死的慘況,看起來也一樣很驚悚片Feel。
這部電影的主要女生角色感覺戲份都好少,而且刻畫也流於平面。反倒是怎麼看連配角也說不上的這個角色Éponine(新人Samantha Barks飾),儘管出現只是那麼一下下,但是卻是一個內心備受煎熬的一個人。小時候在價值觀扭曲的家庭長大,長大後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自己愛上的男人,以為以後不用再偷偷摸摸過活。可是沒想到自己還來不及表白心意,就被一個在自己童年時期被人救出於火坑之外的朋友(從對白來看,感覺這兩個小女孩曾經感情甚深?)的那曇花一現給擊敗,心愛的男人也就這樣像是掉了魂兒一樣連正事革命大業也差點放棄。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對下雨這回事那麼多感觸,電影裡Éponine在雨中的那支獨唱聽了真叫人斷腸。可是劇情實在因為篇幅的關係發展得太快,這邊才哭訴自己喜歡的人不瞭解自己的心意,過不多久為了自己愛的人擋了一槍,結果對方馬上就知道了自己的心意。然後臨死前那段雨滴再也打你不痛的歌仔唱完沒多久,Marius轉過身過沒几幕就跟一見鍾情的Cosette結婚。是說我這個觀眾其實看得有點困惑,到底Éponine和Marius到底是有沒有愛?若沒有,那為何臨死前還要唱這麼煽情這麼癡情的歌?
Jean Valjean
最後觸動我最深的角色自然非他莫屬,其實自己最近家裡有親人過世在電影看到這樣的畫面眼淚就會奪眶而出這樣。辛苦了一輩子,逃亡了一輩子的Jean Valjean(Hugh Jackman飾),在了了自己最後的心願,把看守了快十年的Cosette交託了給Marius後,就找了一家修道院等死。就在臨終的那刻,他生命中影響最深的每個人幾乎都現身了,朋友有問我哭點到底在那裡,其實對我而言是當Fantine說他終於解脫了的時候的那個剎那。
撇去了很個人感情的部份不說,雖然整部電影是圍繞在他和Javert貓抓老鼠而延伸延伸出來的故事,但是剛才已經說過個人最喜歡的是Javert。Jean Valjean的角色刻畫是裡面最深刻,最立體的一個,就連個人大愛的Javert在電影中也不如他重要。說實在Wolverine能碰到這樣的角色真的很幸運,不過他首先當然是很會唱沒錯。
電影一開場我看了好一陣子才把他認出來,Jean Valjean或24601是個環境所逼偷了個小麵包來餵飽妹妹(或姐姐)的女兒,結果鋃鐺入獄。因為不斷逃獄的關係,所以本來五年的刑期一直加到了19年。到最後終於重獲自由的時候,其實也沒到多自由,仍然還得定期到不同的地方跟官員報到。快兩載的監獄生活也並沒有讓這個人悔改,反倒是獄卒的高傲使得他變得更憤世嫉俗、怨天尤人。
或許是真的命不該絕,或許是老天不欲就這樣看着一個可以有大好前途的青年人就這樣毀了,於是在神的寬恕和指引下他開闊了自己的心胸重新做人。或許是真的皇天不負苦心人吧,反正熬了幾年他搖身一變變成了坐擁勞工上百的企業老闆,甚至還榮登市長之位,還把城市管理得有條不紊。可惜,隱姓埋名後最不想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當年的獄卒經過了這些年,也變成了執法當局的一大武器,於是貓抓老鼠的遊戲繼續上演。
可是逃亡的途中,因為事前已經答應了要照顧Fantine遺留的小孩的關係,所以這小女孩也跟着自己走過了顛沛流離但尚算平穩無憂的生活。只是過了一些年後,小妮子終於找到心上人,Jean Valjean也意識到Cosette是不能一世都在自己的保護下生活。只是當他看到Marius的那封信時,那場戲處理得好像有點太戲虐了一點。一邊才感受到革命的熱血沸騰,下一刻就聽到一個老頭說他最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整個感覺若不是看過了前面,還以為這角色是個戀童癖。
電影看到最後有個小道具,或許是象徵着救贖的燭台一直出現個人是覺得這安排很貼心。這燭台是在他被警察抓回到修道院時,神父為了解救而額外再給他的。順道一提在他這麼多獨唱的片段,在修道院裡面對自己內心的掙扎,到最後選擇了改過自新的那段安排得很好。看得出來儘管電影儘管篇幅有限,但導演還是盡可能把更多的細節盡量鋪滿,滿得很容易忽略了什麼而不自知。
Honorable Mention: Helena Bonham Carter
這人看了她這麼多次,還是覺得這種有點神經質的角色完全是為她定身而作的。是說這人可塑性也太高,從優雅的皇后,到喪失了人性的巫婆,到這部電影貪婪的Madame Thénardier,她整個演得絲絲入扣。儘管這次只是個小小的角色,但見過就難忘,此等功力高啊。
後記
之前已經提過無數次了,片子拍得太趕,劇情還來不及消化下一場就來了。不過說糟糕則也不對,畢竟片長已經是快兩個小時半,首先把故事交代清楚這部份幾個不止有餘,分數更是屬於高段極。太趕,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只是個first world problem,已經有點吹毛求疵。攝影方面我發現負責攝影的人很愛拍大頭照,景深甚淺不說,幾乎每個主要角色獨唱都有個超大的特寫。當然這些技術上的層面個人是門外漢也不好多說什麼,但總的來說,夠膽子拍音樂劇題材的電影,總是好事,加上拍得不差,更是難得。
是也沒有那個衝動啦,看到片尾大合唱有點感動,但是有說了電影節奏其實頗快,心情還來不及從極悲(Jean Valjean死的事後我在哭啦)轉回來。是說我看電影也從來沒有要站起來拍手的衝動就是,不然要拍手的片也太多,不過這部沒有到那個境界就是。
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把credits給看完,只是本地戲院似乎不太喜歡我這樣的觀眾就是。我跟朋友看電影也是常常被催着要快點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