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就不玩這麼大了,就他吧。』
轉眼間,這句話從女郎口中說出來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這次的見面,有點像是中場統計檢討雙方在這場賭局的勝算。這男生能如此堅強地活到了現在可說是奇蹟,儘管人生中面對了那麼多次的波折。雖然還在那麼小的時候經歷了喪親之痛,可是卻仍然無阻他走向光明的前程。
前陣子去又去看了一個梵谷特展,説是又,是因爲去年在愛爾蘭半出差的行程中,在朋友的推薦下去看了另一個梵谷聲光展覽。雖然主題同樣是梵谷,雖然同樣是聲光的表演,但兩者的主題,形式和内容都有很大的區別。這次看的展,雖然精緻度無法跟另一個相提并論(而且剛好遇到旁邊有個死屁孩),但是其中一幕讓我深思甚久。
說起來真是有點遺憾,雖然本來也沒有打算看完全部九部,但最終卻只看了兩部。是這樣的,本來是想說星期六到星期一這三天選一天出來,就一連去看兩部到三部。星期六不太想出門,星期天想說傍晚難得要去飛飛碟,所以就選星期一好惹。可是沒想到前一晚,我差不多花了一個通宵去白做小白的電腦,接着就在那邊睡了一晚(每次一提起心就會揪一下)。然後星期一就去趕兩點場。
突然觉得把刘伟强麦兆辉的InitialD拿来和这部TheFastAndTheFurious3:TokyoDrift来比较的话,InitialD可能会输几条街。而输的原因不是因为卡士,而是因为赛车场面的处理没有TokyoDrift来得热闹。换句话说,InitialD少了应有的激情,所以显得文静。当然,除了场面这些比较表面的东西,InitialD可能比较可以拿来晒的就是有一些戏骨撑场面。至于故事的铺排背景,我个人觉得TokyoDrift比较美国化,因为戏中的主角多会说英语(而且大多很流利),InitialD则是那种香港式的日式电影。至于风景嘛,应为两者的故事背景不同所以无法作比较,两者都拍得很不错。再来就是帅哥美女咯,我觉得两部占戏较重的角色都不是很美很帅,可是临记都比主角们出色很多。
上期说到我要去出席同学会,当天是星期四,我首先蒲头在梳邦再也的梳邦百利广场,去见见让我放飞机了无数次的中学同学,也不多,只有我们四个。其中一位当天因为去办护照耽误了不少时间于是迟了一点,爱聊的我也因为要等她出现,然后她出现了一直聊导致我迟到了另一个同学会。另一个同学会,是小学同学的同学会,地点就在小学级任老师的家。因为时间比较晚的关系(我因为之前的那三个废人聊到不知时间过去,结果迟了半个小时),我七点到的时候大部分人已经到了。今年多了一位不速之客,但是大家还是很欢迎她,当当当当,他就是本届同学会号召人的女朋友(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这两年很“兴”带男女朋友露脸)。
不想用世贸大厦作为这次电影观后感标题的原因,是因为故事的主线和WTC没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就直接放一个更为切题的标题。没有很大的关系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故事,如果放在别的大楼坍塌也是同样的。原因是因为故事的主角,不在那两栋大楼,而是在那两位生还者。所以,我个人认为电影取名为世贸大厦是为了噱头,就只是这样。唯一那几幕算是切题的,大概就是事发后目击者的那种惊讶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