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标题也知道这不是一篇说风花雪月的文章,前几天小弟发了一篇文章,其实是延伸自数字电台的DJ选秀节目某参赛者的广东话有点福建客家腔感到不满而写的。题目的来源,和小野先生的让我躺在你身边里面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有一点点关系,但是在这里就不说这么多,要知道去书局找找看就好了。好啦,这个我个人的不满,也应为我牵涉太多的东西进来,让我很惊喜的事情发生了,我得到了相当多的回应。在这里先谢谢大家对这篇文章的意见,也谢谢大家赏脸看我的文章。
可是后来有一位仁兄对我这个KL人(严格来说我是PJ人)非常不满,每则留言都犹如冷箭一样想要一箭射死我。别的课题可能会,但是他的表达方式已经是让我对他一支支冷箭产生了相当的抵御。本来我以为我随便留个言回应就算了,哪里知道越写越长,也就越来越欲罢不能,就把自己的点子整理好,再次说清楚我的观点。
麻坡的华语有很浓的福建话口音与新山华语大大不同,新山人不只看新加坡节目而且也收听新加坡电台(麻坡收听不到),新加坡的节目制作维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标准特别是华语的标准
我一直都不认为新加坡的综艺节目的华语说得很准,也还好说得不很准,才显得比较生活化。至于本地中文节目,我觉得水平一直在提升中,而且提升的幅度如果化作数学的graph来看的话,是算exponentially提升的。只限于中文节目是因为我觉得别的语言的节目都已经开始达到成熟的境界了,唯独中文节目这几年看起来才是起跑中。基本上本地的中文节目,我觉得除了综艺节目之外,其他的纪录片,生活体验,清谈节目,电视杂志以及谈话性质的节目也有了相当的水准。
如果留言者新山人不是新加坡人的话,他会是相当崇新的人,至少我这么认为。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我看到的弦外之音,就是大马人偏爱新加坡节目,可是我偏偏就没有很爱,吹胀咩?而且我也不觉得我身边很多朋友也很喜欢新加坡节目。你不要拿那种比较大型的比如说绝对superstar这类型的比赛节目,这类型的实况节目其实不算是新加坡独有的节目,所以不算在内。
不像本地电台DJ讲华语时带有广东话口音而且也在节目里讲广东话但对于不懂广东话者是很不公平而且这种行为也很没教养。
DJ说华语带广东口音是不好,但是未必是他们所愿,虽然不应该因此“原谅”他们,但是我们可不可以人道一点对他们有一点点的宽容?用到没有教养来形容一个人的那个人,在我看来也未必很有涵养。另一点就是我说过的,吉隆坡广东人林立,而且人口稠密,电台有广东节目很正常。如果福建社区有相等的商业机会,可能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听到福建话的节目也说不定?另一点,电台的公司大多数在吉隆坡巴生谷一带,我想也是另一个广东节目占相当分量的原因。
另外要说的是,入乡随俗。我不要把目标只锁定在KL,这会让我看不到事情的全部,以个人移居到外地,可是他口操的语言虽然是和当地的一样,名义上一样,但是说出来却截然不同。开始自然会感觉到自己格格不入,常常被嘲笑,但是久而久之,他说的语言就和当地人无异,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把这一套原理带来KL,很多人都晓得,KL有很大部分都是游子,就算原本不会说不会听,但是住多几年,就算不会说,至少也会听广东话吧?那么会听广东话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广播电台多点广东节目又有何不可?
华语是华人的共同语言,为什么到今天还不能完全用华语而超过一半用广东话?对我而言广东话只不过是新山和新加坡色情场所的国语因为她们都来自中马区。
语言因为方言的存在而精彩,之前没有想到,后来这个点子一闪而过,还感到满切题的。对于后半部的,我想很多人会因为看到这段而感到愤怒,可是换个角度,大家难道嗅不出相当酸的味道?有些人因为不能够了解广东话,就把广东话贬得一文不值,这还值得你那么愤怒吗?
大家用“联邦腔“去网上找资料,我们就是被那些跟不上时代的吉隆坡人害到我们被新加坡人取笑看衰!真他妈的!!!!!!!!!!!
Regina教落,用地方名字加特性去形容一个人,比如说马来妹,印度鬼之类的都是人身攻击。同理可证,联邦腔也应该是人身攻击,虽然我不太明白意思,所以我选择不回应这一段。但是后面那段,你为了新加坡人看你不起就抬不起头,那么全世界看不起我们的人可多着呢,区区新加坡人看不起你你就要生要死,那么你一辈子躲在家里算了,不要出门就不会被人看不起。我会是第一个看你不起的人。
吉隆坡人跟不上时代?那么你是要凸现自己很潮吗?这样的比较有意义吗?现代城市的居民,要比得是不是应该是公民意识,以及内在的涵养?而不是这个要跟人家好,那个要比人家酷。
为什么吉隆坡华人作的东西永远输给新加坡华人?
这种很typical的大马人心理,我认为也间接造成你一直在针对本地节目不够精彩的原因。我的回应如下:
……就是因为有你这种观众听众,不给机会本地的节目,永远觉得本地节目输人九条街,所以本地制作的节目永远就得不到激励,得不到鼓励,更别谈什么进步,更别谈什么赢新加坡。我觉得南马人都非常的崇新,从你身上大概也看得出一个大概。新加坡的娱乐事业之所以那么发达,我曾经听过这么样的一个说法,就是新加坡人非常的支持本地制作,或者说是他们除了本地的节目也没有别的选择之类。在观众的支持下,电视制作的水平提升乃是正常之事,有什么好抱怨的?
留言者新山人最后回帖
吉隆坡人都很崇拜香港,有过报道指出在吉隆坡举行马国与香港明星的一场足球友谊赛但在场的大多数马国观众却向马国球队喝倒彩而之前在新国举行的赛事观众们却支持新国球队。
先别说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先说说足球队有几何让我们觉得值得骄傲?就算是,有羽球队那么值得骄傲吗?君不见大部分大马人对本地羽球球员有相当分量的支持吗?不要说老一代的,老一代有一部分还是心系中国,是正常的。
1983年新国就没了华小而今他们只有一本华文但他们华语的标准能力却远远把马国华语(除新山)抛在后头虽然他们会参杂英语。
从你的留言看来,你是在谴责自己吗?如果你是如假包换的新山人的话。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大马人的华语绝对不会比新加坡的人差,尤其是那些受过完整从小学到中学的华语课程的学生。我不是,但是我很多朋友是。而且本地blogger的中文造诣基本上也不会很糟糕,就算会出现很多很大马式的华语,正如我刚才所说的,就是因为不太准,才够生活化,才表示这个语言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文化。新加坡的情形时不是如此,我不晓得,但是也大概八九不离十。
新国华文报在80年代初期就全简体化了反观马国到今天大字还用繁体,中国报的网站只有繁体没简体试问大多数会上网看新闻的年龄层是几岁?马国华校推行简体多少年了?三十一岁以下看不懂繁体字!!
君不见本地有除了繁体报纸,还有简体报纸吗?据我所知,南洋商报转换成华语的速度也相当的快。简繁并存,在我看来是为了要照顾一些已经没能力去pick up简体的existing繁体使用者。年轻一代的,要pickup不难啊,但是不表示你就应该用同样的标准,同样的期望放在长辈身上,所以繁体字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目前台湾还在使用繁体或正体,台湾在这个时代还是文学作品的输出国,君不见台版书也占据了书架不少的位置?至于简体字的带领着中国大陆,我就不相信那边的年轻人看不懂繁体字。三十一岁以下看不懂,那是你的事,我身边一大票朋友虽然大部分不会写,但是还是大概看得懂繁体字,你又奈得我们什么何?
我还要告诉大家的就是新山人早上看马国报纸晚上看新加坡新闻所以在当中我们可以取得平衡。
这表示新山人看的东西比你这个新山人远,知道多点事情自然眼界会更远。不然让自己捆在自己设下的框框,迟早会害死自己。
新山人从60年代就已看新加坡节目而马国(吉隆坡)是在95年才有ASTRO,也就是说在之前你们根本没什么节目可看所以你们的思维肯定受到部分约束,就是我们比你们早知道更多事物。
你真的是新山人吗?你这一句真的很让我觉得你是站在新加坡人的观点出发,我的意思是从你的用词。如果你是新山人,如假包换,那么我对你非常失望,你对哺育你的土地如此践踏,还大言不惭,实在不值得去炫耀。如果你是新加坡人,抱歉,你破坏了我对新加坡人的印象,住在这么美丽的一块土地的人,心胸竟然如此狭隘,说话那么没分寸,根本显现不出新加坡人的风范,你让我很失望,很遗憾。本地人思维更为约束?何以见得?ASTRO出现前,互联网也开始在流行中,如果一味只是依赖电视节目,这也不是相当程度的偏差吗?
当然,虽然我说得很过分,但是我还是希望和他交个朋友,虽然几率不高,而且我看来也要准备防范被骇的风险了。
啊,原來很熱鬧。我很喜歡講馬來西亞腔的話語啦,繁體字比較美啦,而且hor中國內地也很多各地的腔調的啦,四川腔啦,福建腔啦,沒有去過內地不會懂得啦。北京腔啊,只是其中一個腔而已…. 啊,對了,我還好沒有學過什麼鬼規範中文,不然我們講的『燕菜』要講成『瓊脂』,哇咧,超不習慣的。
– 路過 – 隨便講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