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慶幸讀者不多,所以可以任意妄為偶爾寫寫小說天天連載到結局。但是我生活不光只有小說,偶爾也要來點input讀讀書就是。剛過去的幾天,我剛好一次過讀完兩本,想說可以寫一寫。要澄清的是這兩本我不是一口氣看完的,因為其中一本我至少是看了三四個月才看完。現在有點做不到一次過讀完一本厚厚的書,尤其是剛好翻到的不是小說的時候。這次三個月,說來也算快的。之前看過另一本,前前後後看了大概有半年吧。
首先要介紹的,是這本買了兩三年(我連什麼時候買的都忘了,可見真的很久惹)的《黑夜中尋找星星》。先說說這本書的來歷好了。本書是由何榮幸先生策劃,台大新聞研究所去召集採訪的一本書。其實說是訪談集也不算是,因為雖然資料的來源本來就是源自訪談沒錯,但呈現的方式卻是用了第一人稱。感覺上頗有幫人寫自傳的味道,就是我採訪你然後根據你說的話幫你寫自傳這樣。至於出版的,是台灣的時報出版公司。
說到台灣,從新聞的角度切入的話必定要說的是電視新聞。老實說個人是有點無法苟同他們新聞採訪的角度,尤其是看到他們記者問嫌犯說:『會不會對受害人感到愧疚』之類的白目問題。按照這樣的邏輯,我是不是可以也跑去問核突二人組,問他們:『你覺得夠緊嗎?那妳覺得夠長嗎?』。再說,台灣人真的有點不太愛國際新聞的樣子。每小時不斷播放的新聞節目,有時候同樣的新聞還要開頭播一次,節目結束前還播一次。有時候slow day還會中途「以不同角度切入播報」實際上就是重播同樣的片段的意思。
當然,無可否認的是有職業操守的記者還是在的。這群人,有好大一部分都是曾經經歷過報禁戒嚴的時代。從各個採訪對象的言語中去窺探,那個的確是個相當可怕的時代。只要你哪篇文章觸動了有關當局的敏感神經,官方就會透過無孔不入的各家機關進行各式各樣的阻撓。聽起來,如果我不告訴你這是台灣記者以前的遭遇,會不會也覺得好像有帶入感?看到書裡面各人在裡面敘述那段日子的生活,我就是帶著些許的熟悉感繼續讀下去。
會買到這本書,其實是個很詭異的巧合。雖然我不記得什麼時候買的(我真的應該學我媽每次買書都在封面寫筆記),但是我記得是某次書市買回來的。當時候我剛好友一筆預算,是想說把它花光。可是買了好幾本就是還有剩下的。看到滿坑滿谷的書想說不買這個價錢就沒了,再說外頭也未必找到(等到有錢才買不到的命我很有~),就回去找放在腦裡KIV的書單。KIV,其實也就是Keep in view不買不會死買了也不會長肉的意思。
結果因為篇幅頗長的關係(517頁)的關係,加上不是甚麼好消化的內容,所以一直放在書架上沒動過。可是前陣子我把所有書都快讀完了,所以「迫於無奈」下開始讀了起來。沒想到是越讀越覺得有趣,就斷斷續續讀了這麼久。
事實上你要我說印象深刻的地方在那裡,我是說不上來。畢竟個人沒有寫閱讀報告的習慣,以前小學也只不過是胡扯一通。但是你問我相信多少分,我會說可能只有五成。看到最後幾篇的時候,我開始有點覺得越來越太自吹自擂。如果呈現的文體不是這樣的第一人稱敘述,而只是單純的對談集我想整個出來的感覺會很不一樣。會這樣覺得,是因為雖然很多都有提到在這路上也有失敗的一面,但感覺也有點太抬舉了自己。畢竟怎麼說,這也只能算是口述歷史的題材,所以本來就是應該對之保留一點懷疑的態度。
所以研究生生涯還是有留下了一點什麼在我身上。
書裡面對於戒嚴說的最多的就是,在那段期間報道要謹慎,可是之中也要推動民智的發展。但是解嚴後,記者的那支筆(或鍵盤啦)更為重要。尤其是,現今社會越來越商業化的這個時代。置入行銷,已經不知不覺已經成了一個連普通人如我都知道為何的事情。電視上的新聞,也不知不覺中變得越來越像廣告。新聞播到一半,為什麼突然間轉到新手機發佈的消息?這新聞不知道會死人?不知道會少塊肉?不知道會有人上網絡發性愛短片表達不滿?還是吃肉骨茶泄憤?
剛才說我對這些人物提供的資料有點沒有完全信服,主要是因為他們居大部分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身兼高職。不然就是有些人專跑道從政,不然就是上爭論節目當「名嘴」。不說從政和「名嘴」這部分,目前他們媒體的亂象就正正是在他們眼皮下發生的。好吧,我明白說媒體有行銷市場額的壓力,但是鋪了一整篇說在戒嚴報禁年代多麼英勇最後敗給了商業化社會,說實在真的有點諷刺。就算不說置入行銷這部分,現在我想很多人都看過從社交網站帖文突然間變成新聞的例子。這又是要怎麼說呢?
無論如何,如果對媒體這行業有興趣,其實還是可以找找看這本書就是。不過考慮到現在退書率高企,有時候出版的時候不買,搞不好最後也只能到網絡商店找了。
寫了這麼多我還沒寫第二本書,我想還是等過幾天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