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湊傑夫

意念致殲 第十八章 (上)

咖啡店的人們突然間都靜了下來,聽著老闆從收銀台前電視放出的新聞。權威博士遭殺害已經是萬眾矚目的事件,而加害的嫌犯也隨即落網。才沒幾天,司法程序還沒來得及啓動,竟然又爆出了這人在扣留所內自殺身亡。這一切戲劇化的起承轉合,整個就大大的出乎了公眾的意料之外。是以這起本來就已經很轟動的謀殺案,也在此事發生後引發更多的注意和反應。

新聞主播徐徐地播報著這單新聞的進展,可是這兩人像是早知道了內情一樣專注在面前的棋局。白髮老者這次看起來雖然沒有比上次來得更蒼老,但是本來一身已經灰撲撲的長袍總算換了一身嶄新的白袍。可惜最後那步棋出的時機也太遲了一點,不然本該是一記回馬槍,可惜最後卻變成了馬後炮。

依舊穿得一襲緊身黑色皮衣的女郎,此刻看起來更是風情萬種。看著四周的人對此案都顯得如此關心,她的嘴角也不禁揚起了一抹詭異的微笑。雖然說賭局到了最後勝負不明朗,但能獲得社會大眾如此的矚目倒是始料未及。沒想到這賭局雖然規模小了那麼多,但是仍然不失為一個相當有意思的經驗。

由於自殺身亡的男人畢竟是個在網絡上有相當知名度的人,於是新聞台在播報時自然大做文章。在報導了在扣留所自殺身亡的消息後,就隨著整理了一段專題介紹他的生平。搜集資料的記者倒是相當厲害,竟然連對象的數學老師也翻了出來。看來這家電視台功課也做得頗充分,連個曾經只執教過幾個月的人都給挖出來。

小典老師其實都一直不想要受訪,畢竟這孩子的成長之路自問也沒佔多少分量。可是神通廣大的記者,竟然還有本事翻出了當年盛傳他跟學生關係曖昧的傳言。為了澄清自己的清白,想過了間中的利害關係才不得不約略說說自己跟死者當時的互動。只是,說到了當時看到這小孩是在學校如何受孤立的時候,畫面上的這個人就開始老淚縱橫。那種辛酸的模樣,真叫人看了憐憫不已。

看到記者為了收視率揭人瘡疤,大夥看了莫不發出了抱怨的聲音。可是站在新聞台的立場,能夠引起回應,無論好壞可能總好過無聲無息。不過儘管大家都在咒罵著,但是卻依然看得很起勁。這樣一來,也就達到了吸引注意的效果。

可能是最近新聞量太少的關係,所以這專題關於老師的篇幅說得還蠻詳盡。在播畢了訪談片段後,記者就開始講起了這人的故事。也不知道是不是有這個必要,但是專題就是很鉅細靡遺列出了所有曾經執教的學校。每介紹一家學校,還要訪問曾經合作的校長和同仁。這段最後,還播出了鄰里街坊對這鄰居的觀感。

新聞播到這裡,其實早就跟原本的兇殺案,甚至後來延伸的自殺案沒有任何的關係。新聞台一整天那麼多個新聞時段,就算世界上有再多的事情發生播完時間也有剩。有時候若沒辦法不斷重播一則事件的話,有些新聞台就會試圖把其中一兩則做深入的報導。

後來畫面一轉,死者和女朋友生前一起出現的視頻也放了出來。這段的專題,原來就是說兩人相識的經過。在旁解說的那個人,感覺就好像是長期睡在這兩人的大床下窺看過這兩人生活般一樣。說得是那麼活靈活現,正在下著棋的這兩人聽了也是一陣冷笑。吹得還算似模似樣嘛,雖然中間還是錯漏百出但在這麼短時間內可以這麼詳盡也難為了。

可能是深怕光評論沒有收視率,兩人的情侶關係還整理成了一段類戲劇。根據男人以前發佈的影片內容,劇碼從相識一直演到了同居生活。那故事完整的程度,就只差沒有去採訪兩人都鍾愛的搖滾樂團。看得出來,新聞台是看準了民眾的好奇心,才會花費了接近大半個小時的新聞事件來播放這個專題的。好聽是說滿足民眾的好奇心,但其實是不是也在另一方面培養社會大眾對旁人閒事的八卦心態呢?

新聞好不容易總算播完了,沒想到接下來的新聞評論節目講的仍然是這起事件。銜接剛才新聞時段播放的專題,評論節目就在探討年幼失親,到底會對一個人的人格建設起到什麼樣子的影響。死者跟父母親雙方的互動,自然就成了這個節目的背景參考資料。由於母親早已經不健在,所以節目製作組自然就從父親方面先下手。

不知道是出自于內疚,還是記者不斷的逼問終究把他老人家逼急了。只見到在採訪途中,這位父親聲淚俱下地說自己其是不是很瞭解這個孩子。對兒子曾經遭遇過的傷害,也只能表示遺憾也願意道歉。說著說著,這男人就在一眾記者的包圍下跪了下來。身邊的兒子看了也頓時傻了,想要攙扶又不是,但是光站著又很尷尬。這場鬧劇,就這樣給攝影機全程拍了下來,然後忠實地呈現了在觀眾的眼前。

接著評論人就不停歇接力說著父母親的不聞不問,是會如何讓小孩容易誤入歧途。接著主持人又開始鋪陳母親的早逝,加上單親家庭,是會如何使得一個人行為會偏差的謬論。雖然理智的人會發現節目做到這裡內容越來越荒誕,但看到一眾嘉賓說得口沫橫飛也甚感娛樂。難怪這類節目開了一個又一個,這邊收那邊又開。這邊節目做到爛了收視率也沒了,就另起爐灶開另一個換湯不換藥。

意念致殲 第十八章 待續】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