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看到了我成績冊的那個剎那,都不禁喜上眉梢。』
這是前幾天看的一篇作文範文中的一段,主要的內容是講述作者成績變好的過程。從一個老師看了都頭疼的孩子,怎樣過於貪玩後來以勤補拙的心路歷程。作文的最後,就停在父母親欣慰的看到成績冊的那個剎那。小男孩告別老師後,在回家路上歡快地跳躍著。腦海中一面會想著這範文的內容,也一面想著母親看了這成績會作何反映。
尖叫中,小雨從睡夢中猛地驚醒。驚恐中她摸了一下自己的臉龐,仿佛像是在試圖檢驗自己現在是不是才是身處夢境中。還在熟睡中的男人臉上仍然洋溢著滿滿的笑意,或許是還在沈浸於受萬人膜拜的美好感覺吧。看了看時鐘,其實也差不多是該醒的時候了。這陣子工作愈趨忙碌,空閒時間還要抽一部分出來陪他去求診,但願這種蠟燭兩頭燒的日子快點結束才好。
『深呼吸,然後想想你正坐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原上的一張躺椅。』
這是個熱得讓人受不了的午後,就算開了空調但這房間裡的人的臉上還是都沁出了汗珠。這房間甚是空曠,四周還靜謐得讓人有種無比鬆懈的感覺。舉目望去四周都是雪白的牆壁,這也讓本來就感覺很大的空間變得無比廣闊。在指引下男人癱坐在房中央的躺椅上,然後開始調節自己因為緊張而變得急促的呼吸。
在老師的指示下,小男孩到了學生事務所換了條褲子後回到了課室。看到全班人仍然矗立著聽課,自己也不太好意思坐下來。只是老師當看到他也跟著罰站時,就揮手示意說可以坐下。收拾好坐下來後,就安靜地在全部人站立中翻開課本把黑板上的算式抄進了作業本內。
放學時刻的教師辦公室裡,老師們都在忙著收拾作業本準備回家繼續批改。誰也沒有那份空閒,去注意在角落的這對師生的互動。只見這小男生在還沒等到身旁的他反應過來,就已經伸出了手板來。雖然像是甘願討打,但臉上呈現的卻是強烈的不屑,甚至連個正眼都不看過來。
從回憶裡走出來後,站在心理學權威的辦公室前敲了好一陣子的門卻沒得到任何回應。正當她終於放棄想說下次再來好了的時候,就正好跟一個手上捧著一疊紙的中年老者撞了個正著。這一撞,就撞掉了對方滿手的文件。他一面咕噥著什麼,然後一面蹲下來焦急地收拾起散落一地的文件。還沒回過神來的女人,因為完全沒有預料到有人會突然從身後出現嚇得只能征在原地。
辦公室裡今日一如往常地繁忙。沒有人有空,或大家都假裝沒空,甚至大家可能就忽略了其他同事今天怎麼了。在把今天預計中要做完的事情都給辦妥後,她就開始收拾散落滿桌的紙張。可是這一整天下來,心裡在念著的仍然是等下就會見到的人。可是掛念歸掛念,可是一方面卻不能不擔心精神飽受困擾的他會不會又突然發作。
明明最笨是你,現在還要賴在我身上。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的小男孩,此刻只能滿臉通紅又忿忿不平地想著。可是顯然這事情仍然還未曾了解,當天休息節全班人就把他答錯問題的事跡傳到了隔壁班。結果到了放學時間,大家看到主角出現都不禁交頭接耳指指點點的。原本在學校就沒什麼朋友了,現在大家都在說自己笨都深怕會傳染不敢接近。
陽光像是不用本的一樣暴曬著大地,連坐在樹蔭下的男孩都還能感受到那股熾熱。在這悶熱的下午,他只能隻身一個坐在這大樹下。眼前只見一群同齡的小孩,在仍然炎熱的傍晚盡情揮灑著汗水。大夥是那麼盡興地狂奔、打鬧和尖叫著。可是在這一切發生的同時,自己卻只能坐在大樹下看著。為什麼我不能參與?為什麼那小子明明昨天才跟全部人大吵一頓,今天卻又像是沒事兒一樣又混進去一起玩那麼不要臉?為什麼那個每次玩個兩下就發脾氣說不好玩的女生,每天都那麼掃興每次都在?
今天在公司裡,難得上司體卹員工這陣子超時工作的辛勞,而特地讓大家早點下班。興高采烈的她盤算著不先告訴同居已有一段時日的男友,想說要給她一個意外的驚喜。去那家餐廳吃飯好呢?還是難得早放工索性一起去看場電影好了?不然還是去租一片影碟,在家裡的沙發,他的懷內安安靜靜看一部電影,再相擁而睡?
前陣子剛寫完思念系列的時候,因朋友生日就排了一本紀念文集給她。在看了幾篇,她問了我一個問題,“你有要成為一個作者麼?”。說實在,寫了這麼多文章,我似乎真的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甚至作者這兩個字,到底意味着什麼我到現在還沒有什麼概念。尤其是現在只要有鍵盤在手,會老作的要自稱作者真的好像沒關係。再不要臉一點的,出了兩本書自稱作家的也不在少數。是說到底要到什麼程度,才能撐起這個名號?
“啪!”,这声音说不上多清脆,就是一种类似猫不小心踩到晒干落叶的声响,虽然轻柔,可是却逃不过这双已经训练有素的耳朵。尽管如此,脚下的步伐仍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因为连他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这步子一停下来,该发生的事情就会发生。用剑弩拔张来形容这刻的氛围倒是再也适当不过,尽管今天阳光反常地灿烂,但是在这宁静的森林里,漫天的树叶已经遮蔽了一大半的阳光,仿佛在之下有什么不见的光的事情。
有时候觉得人类是最擅长自寻烦恼的一种生物,这是我上人寿保险课(好像是精算学的一门)到目前的最大感想。昨天我们上课学会了如何去判断一个人的生存几率,我好怕有一天我见到人我会问他:“你多少岁了,又没有做身体检查,然后最近有什么比较大型的计划?要不要我帮你算算你的生存几率是多少?”。不好笑,但是这正是我们为什么要学怎么算人家的生存死亡几率的原因。就算我们自己不学会怎么算,保险公司那方也会自己静鸡鸡自己算了不告诉你,如果你的生存几率太低,保险公司可能会拒绝你的保单,嘿嘿。
前天吧,在跟将嫁为人妇的外星人谈到关于龙女士《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提供了一个不同角度的思维,有机会再分享)的时候突然说到了旅行。间中外星人应用了《彳亍地平线》(我没看过这本书,我好像并没有很喜欢旅游文学)中的一句话“他们都是这样的,居高临下同情别人,把别人的落后与缺乏当作施法爱心的缺口,从中见证自己的幸福……却不希望别人的传统生活有所改变/改善,老以为文明生活是吞噬真的巨轮。”和从她手中打出来的“体会生活不需要背包,为什么一定要看到别人的不幸才学会感恩呢?”。这几句话的冲击力很大,所以催生了这篇主题基本已经被写烂,被唱烂的——旅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