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这句话在我脑海浮浮沉沉,原因是看到了一个很嚣张的家伙在撒野。虽然自认自己不够姜,但是玩玩也的确无妨的,而且得到了很多人的参与,于是临时决定给这个家伙来个好看的。如果诸位blogger也看到的话,也欢迎来参与啦,虽然这样会为他带来超级高的人气,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突然间抬高他的人气让它的服务器一下子handle不到这么多点击给他当当机也好的。人家的digg和slashdot分别有搞垮人家站点的digg effect/slashdot effect,为什么我们不能弄一个我们大马版本的blogo effect?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吸干duller这个月的bandwidth+创造突然间造成的高点击率搞垮他的server……(好像很折堕,不过做到再算吧!)
今天在朋友家体验了蛇虫鼠蚁痛苦中的感觉,原因是朋友家来了一位野蛮人杀虫专家要求喷杀虫剂。虽然我朋友之前已经明言拒绝,但是这次他的口吻活像野蛮人。虽然全个block喷了唯独你不喷好像不好意思,但是凭什么一定要“帮亲”你这家不知道什么公司的pest control咧?而且他摆的姿态分明是你不喷我要你好看的样子,看到都想dui一拳过去。
每次遇到这样的状况,我会真的很想把那支笔砍死。尤其是今天,因为家里的打火机没有gas了,加上我全部能写的原子笔都一齐罢工断墨,搞到我很想找个人出来打一顿。有时候买原子笔都很靠运气的,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买的这一支能够顶多久。就算你买了比较昂贵的笔,它也只能确保你能够用更长的一段时间罢了。当你真的有幸把一整枝笔的墨水都写完的话,那么,你就要去还原了。
昨天又去了PC Fair,这次去,是为了要去买打印机的墨水,也顺便看看我本来打算明年才买的MacBook长什么样子。总觉得PC Fair搬到KLCC不是个好主意,因为虽然空间大了,但是摊位以及摊位之间的空隙却显然缩小了很多,造成很多时候我不能够好好走。本来我是可以买完我要买的东西就走人了,但是后来临时被要求帮人家看一些laptops和AIO Printers的东西被迫一摊摊去慢慢看。
坐在你身旁,心里扑通扑通的跳。
有意挑起我们之间的话题,可是你就是不鸟我。
说起这个不是很文雅的“鸟”字,就得说起我们初次相见的那一天了。记得那一天,我们班多了一位学生,因为样子很是出众,于是很快就成了全班人的话题。当然,插班生不能够立即就能融入我们的圈子,再加上她的寡言,令到大家对她有更多的猜测。
随着拉曼学院的某学生因为被掠夺而丧失性命后,我们的学院的学生顿时觉得人人自危,于是开始注意起防范措施了。我相信,这段期间,赚钱赚得最多的,就是我们的食堂老板。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的食堂除了食物,还售卖了一大堆有的没的的东西,例如说文具、光碟、磁碟,预付卡等等。这个期间,还多了一样很应景的——防狼胡椒喷射器。很长吼,虽然听起来好像很架势,其实也只不过是pepper spray罢了。当然我也没闻过它的味道,不过从种种传说听到的都有点毛骨悚然。
因为最近走kidult路线,所以言语间常常会“不自觉”说出一些小时候很喜欢挂在口头上的词语。比如说标题所写的“不要跟你好了”,如果要为当年我们小伙伴们的言语做一份语录,这一句话的普遍程度肯定三甲逃不了。依稀记得当时幼稚园的时候,男生女生分别有一个头头带领,只要自己性别的头头不要跟你好,那么简单来说你的幼稚园生活就会被打入无间地狱(有很多人很忌这个,尤其是现在这个时期)黯淡无光。我不记得自己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验,但是回想起来,我的幼稚园生活其实还不赖的,呵呵呵呵。
有时候,当我火滚到必须要找地方发泄,或者upset到必须要宣泄我心中的不满的时候,第一个地方,就是我的这一个blog。如果对事情的不满倒还好,但是如果牵涉到人的话,往往会让我很难做。当然同样的难题,也发生在我想写一些让我的心情很愉快的事情。因为牵涉到第三者的事情,我不敢,也不可以把他的身份就这样抖出来。这样对他的隐匿权,有极大的侵犯。可是这些东西又犹如鱼骨哽喉,不吐不快。要怎么样子解决呢?熟悉我的blog的人都知道,我很少很少,除非是得到当事人的批准,都很少很少(说很少是因为我怕自己曾经犯过这个错误,毕竟我只是个凡人)把当事人的名字透露出来。
今天发生了一起让我很无名火起的事情。有时候我真的不了解为什么女生可以同样重复每天问同样的问题,可是我实在受够了有人天天问我:“你zomok每天都穿两件衣服的?你不热的咩?”,”你zomok每天不带水来的?你不渴的咩?”,”你zomok有带水还要买汽水喝的?”诸如此类芝麻绿豆的事情。连我妈都知道我这样没耐性的人是不适合这样的问题,她是不是少了根筋儿?一次两次我会当作你是关心我,我会很appreciate,会回答你。但是同样的问题每天重复又重复我实在会很fed up。
不知道我的blog的subscriber或者无意中闯进来看到这个post的人有多少个曾经经历过被人公众示爱的经验?不要把怀疑的眼光看着我,我并没有,但是今天我却witness了一个case。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我在attend一个闷到发烧的revision lecture(其实是可以不去的,但是不得不防lecturer爽爽来一个pop quiz)的时候,一个送花的“大”姐闯进了我们大约200多人的lecture hall要找人。找人还不用紧,因为人多的关系,所以她只好借用我们lecturer的麦克风宣读“爱的宣言”,内容肉麻到……还没说完大家就开始起哄了。
「主教還在休息嗎?」
(more…)有没有想过如果名字这个概念从来没出现过的话,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我很好奇有没有人名字是阿猪阿猫阿狗然后宁愿自己没有名字而都不要这样的名字。又或者一些名人为了不要太受瞩目而宁愿自己没有名字,例如早前很不幸在新加坡声明大噪的那位女生(宁愿自己没有名字纯属假设)。又或者一些觉得自己一事无成,而自卑到宁愿自己的名字从来不存在。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我想一个没有名字概念的世界应该很适合他们。
这几天人不舒服,或者应该说我病了,可是病人却一样得听新闻。这几天最大单的新闻就是大道过路费起价的事情了。每到了这样的时刻,大家都会看到大道公司一窝蜂出来报穷,然后政府也会很合时宜给他们起价的权利,再不然就是在后台静静鸡赔钱了事。接下来呢,就会告诉人民政府是多么多么体恤他们,然后又多么多么体恤人民。再来就是每次一些必需品起价的时候一定要说的,xx是在本区域内最便宜的。可是问题出在于便宜有个用,我们又不是打算赚了钱到外地生活,所以我们的比外面的便宜有个鬼用。我们最在乎的是,过路费占了我们的生活费多少。如此一算,说我们的过路费比较便宜简直就是胡扯。除非我们被鼓励移民到海外?
送礼本来就已经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加上现代人衣食充足,使得这门学问更显高深。我不是什么专家,也不是什么神台上的物事,所以关于送礼,个人纯粹是觉得礼物送出去是一份心意(除非我很讨厌对方送一只死青蛙,那就另当别论)。可是从我身边的例子看来,送礼收礼似乎已经在不知不觉(或是在我根本没有察觉,甚至是可能在我不愿相信之下),有了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定义。
才剛回到住處,小月的門前就站著兩個警察,說是要再詳細瞭解狀況。本來小刀還以為跟警察坦白說這不過是個惡作劇,下場最多應該只是罰個款什麼的就算了。可是萬萬沒想到卻警方提控說是恐嚇,加上人證跟銀行戶頭正好曾經多了一筆錢而陷入了百口莫辯的境界。看著眼前滿桌的證據,他才知道「義氣」這兩字只是所謂的一廂情願。從一開始這新鄰居根本就已經設計好,自己就只是個受人利用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