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要过度滥用电脑动画,让电影回到最简单的呈现方式,好好的把故事说好,对观众来说已经是夫复何求的奢望了。或许是电脑科技的发达使然,现在很多人进场看电影已经不是单纯追求故事剧情,而是在意电影里面出现多少次爆炸,然后出现多少幕电脑动画合成的映像,又或者主角如何靠着出神入化的化妆呈现超现实的故事。不过尽管这部电影让个人带着暖暖的感动回到家,可是我还是不能宽恕GSC这该死的电影院又播DVD,还有那爆音的烂音响。
牢骚说完,回到那令人省思的暖意。
人是很奇怪的一种群居动物,虽然平常各自忙碌,可是我们却在出生和死亡来临的时候聚集在一起。有些人可能一生飘泊不定,可是不多不少都会如同三文鱼尽其一生向往着自己出生的地方前进,当然不能说每个人都成功,因为在电影中也看到虽然奋力逆流而上,可是成功抵达的鱼只不见得很多,更多的是在路途上被残酷的现实击败,或放弃。
说到漂泊,其实人类和大雁一样都是漂泊不定,当然可能我们不如候鸟定期在什么地方停泊,可是我们都是群居的。更相似的是大雁的来去匆匆跟我们身边的人不停的流动很类似,也可能是因为这样,大雁的来来去去成了穿插整部电影的过场。我不晓得电影让我看到一篇叫做Wayfarer的乐谱是为了什么,可是整个意思大概跟大雁的来来去去、和人生的离离合合有一点关系,请原谅我对人生的体验还不够深刻,还不能够把这种感觉很具体的化成文字。
片中火焚场的伯伯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台词——“死亡不过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而我在这个岗位上,已经替很多往生者把门送他们在在人间的最后一程”。而入殓师,或者把他们也称作送行者,其实是一个很值得让人尊敬的一个专业。他们对往生者的尊卑和细心,以及更多的是对往生者家人的耐心,其实是值得大家去省思的。入殓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把往生者弄干净,或让家人看到漂漂亮亮的他们这么简单,更多的时候是让家人放下对往生者的所有负面情绪,和让往生者能用最好的状态和家人的祝福去迎接我们凡人不可预见的另一个阶段。
老实说电影并没有刻意拍得很完美,戏龄比较深的大概会从一开始就已经猜到结局会是什么事情。可是我很喜欢整部电影处理最后那场戏的感觉,不会太煽情或者催泪。或者是我哭点不低的关系,其实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不是很沉重,当然不是轻佻,只是看完你会对人生有一种不一样的观点,和一种感恩的心情。不过如果你要我说具体在感恩个什么,我在这个阶段还是真的答不出个所以然。
虽则说不完美,可是片中有很多很妙很温馨的桥段,前几幕才说到小石头的含义,下一刻小石头又适时出现(如果要煽情催泪的话,可以突然间蹦出一大桶装满石头的画面,说是老爸从男主角为小孩到成年每年一颗颗收集)。这一刻新生命要降临迫使男主角要放弃入殓师的这个专业,下一刻却迎来尊敬的长者的死讯,进而换来妻子的谅解和一种让我感觉很莫名的鼓励。又或者前面才说到棺材的价钱,后面就突然出现了。
入殓师在工作的时候,有一种很令人肃然起敬的细腻和耐心。眼看着社长和男主角在替往生者净身梳妆的时候那种专注的表情完全表露出对往生者的尊敬。个人最喜欢的,是当社长突然间向家属要求往生者生前最爱的口红那一刻,虽然是有一点刻意,可是却表现出入殓师的那种很人性化的细腻。还有很令人敬佩的是当入殓师为往生者翻身的时候,会事先在一边铺上一层貌似毛巾的东西以防往生者的脸直接接触地板,更不用说那些很繁琐的换衣手续。最后呈现在家属面前的,是一个已经面带笑容仿佛已经整装待发迎接另外一个新的起点。
男主角的故事,其实不是什么喜剧。好不容易挤入交响乐(我永远不会忘记这场戏爆音,该死的GSC)团,可是却在没多少次演奏后面临解散。解散的最大冲击是价值一千八百万元的Cello就得这样放弃,当然这一方面也代表着男主角已经开始放下一些包袱。男主角会学Cello,其实大部分都是为了父亲。虽然口头上很恨父亲的绝情,可是父亲的踪迹还是在整部电影着墨不少,如河边捡石头、去澡堂洗澡、学Cello,和母亲刻意保存的黑胶唱碟。很多时候男主角极力想把父亲遗忘,可是到头来却活在他的影子下,多么的令人不胜唏嘘。
最后,我不晓得是为了什么,说到入殓师这个专业,很多人都会用污秽的这个字眼来形容他们。可是在片中我们看到的他们,往往都是很干净的出场,和很干净的退场,而且还是在任何乱七八糟的情况下。然后说到入殓师我还记得片中的圣诞时社长的一句玩笑——“我们处理任何事情,无论是x教y教……一律OK”,呵,说的也是,难道逝去的人还会在乎什么宗教仪式!?
嗯,看到这里大概都会猜到,这电影名称叫做送行者,英文名称“Departures”,似乎为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得主。如果不是电影院播放DVD还有爆音(对,我很介意,GSC你听到吗?!)的话,个人是极力推荐,应该一看的电影。
這電影雖然播放DVD,但是它讓你報名,並得奬,值得!更值得的是它是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