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去諮商了(替荷包君哭哭),這次是感覺第一次很真實打到痛點。之前兩次的諮商,雖然某程度感覺很隔靴搔癢,但仔細想想如果沒有前兩次的鋪陳,或許今天不一定會那麽impactful(是的我找不到字)。説實在,在離開會談室,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晃神狀態中。腦裏的思緒,打轉的都是以前經驗的一些片段。只是沒想到,自己極力避免的,終究還是切切實實發生了就是。
説的,拯救者心態的這個東西。
很可笑的名詞,也是我以爲離我很遠的概念。
但確確實實發生了。
今天照例説了近況后,諮商師就進入了今日的主題——causes。 考試成績不如預期,一般追究緣由會有兩個不同的方向——自己是否表現不佳(内在原因,Internal cause),是否題目出太難(外在原因,External cause)。那既然有兩個方向,那沉溺於哪個大概也不是什麽好現象。今天的討論重點,是放在Internal cause的部分。
Internal cause的探討,其實某程度是self-reflection。運用得當,自然會促使個人未來更謹慎小心,進而有所進步。但很多時候,學會同時縱觀External causes,會讓一個人從挫敗中繼續往前。比如説考試考不好,如果縱觀全班都一樣分數低迷,那會不會真的純粹是老師題目出得過於刁鑽?換個角度切入問題,或許會更加容易釋懷。
但過分沉溺於内在的探討,的確比較容易鑽牛角尖。這個現象傾向,稱爲personalization。
然後諮商師重新reinforce第一次我們見面他下的結語,這樣的人會很容易陷入abusive relationship之中。擧個例子,假設我交了個喜怒無常的伴侶,某日我因爲端出的飯菜達不到對方莫名的口味就被打。那如果我沉溺在内在的究責的話,我可能會把責任扛上,說是自己厨藝不精什麽的。但客觀來看,我被打這件事,根本就是這位伴侶anger management的問題。
所以學會從多面向探討挫敗原因,并且平等對待内在與外在causes,是很重要的。
説完因由causes,接下來就是控制control。
説實在,身而爲人我們能全然控制的,只有我們自己。外在的人事物,就算跟我們成敗有關聯,但卻不是我們能所掌控,就算可以也受限于各種因素。比如説你要開始一個項目的工作,儘管這東西成敗部分責任落在合作夥伴身上,但這些人是否積極卻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我知道提供各種誘因incentive之類的可以激發motivation,但儘管你搬出金山銀山也不能確保可以掌握他人積極程度吧)。
最壞的情況,是一個人沉溺在自我的究責之餘,還把所有的注意放在自己無所掌控的外在因素。回到剛才厨藝不精被揍得情境,那就是我屢次挨揍后,但仍然在自責之餘,還繼續在每次烹煮餐點時過多顧慮伴侶這次是否會滿意這部分。餐點成敗是在我的控制之内,但伴侶的喜怒卻不是我可以按個鈕就可以決定的。
久而久之,這就會形成一種vicious cycle無限loop。伴侶繼續唾棄餐點,我繼續把這些不滿内化成對自己厨藝的不滿。外在的feedback,到了我身上最後會成爲自我歸咎的重點。可想而知的是,長遠下去,我在這段關係中會影響自身的self-esteem,self-worth,self-confidence等等。然後就會陷入無限的「我永遠不夠好」的思維裏面,然後進展成爲焦慮anxiety。
最後造就的,就是rescuer mentality,拯救者心態。
蜘蛛人系列電影裏面最著名的臺詞,該是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Uncle Ben
這是我很恨的一句話。以前在學院爲了交功課,我是很肝的。由於對功課有相當的要求,所以我很常把所有的東西攬上身(畢竟到最後我還是想要拿到我覺得可以達到的分數)。後來出社會,當然一開始某程度也是有點自負,但後來也慢慢學會跟別人合作成就一個項目。中間慢慢學會對一些無理的要求説不,因爲如果對所有要求都答應的話,我工作絕對會做到老死也做不完。
重點是,不是所有的要求都是合理的,對項目之後發展有利的。
所以這幾年我同事開始覺得我很難搞了。
就如我朋友很多年前經歷的一樣。
但顯然,還不夠。諮商師透過一些他過去接觸的案例,來解釋之前說的一些概念的時候,我發現這些pattern跟我在目前職場上面對的一些事有相似之處。某程度,也算是達到了我一開始來諮商的目的——找出工作上burntout的原因。
跟rescuer mentality不一樣,helper mentality雖然目的類似,但手法卻有所差異。身爲helper,同樣是救人,用諮商師的話,就是把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仙丹,放到當事人面前,但吃不吃是對方的事情。同樣的情境,rescuer會把當事人是否吃下仙丹的事,當成是自己的事情。當事人吃是不吃,就算決定無法掌控,但無論如何都會覺得責任在自己身上。
長久下來,這樣又怎能不累呢。
一個都嫌多了吧。
偏偏除了工作外,我在感情事上,就總是扮演這樣的角色。拯救者心態者,很容易吸引到受害人心態者,容易讓這樣的伴侶予取予求,某程度聽起來很可怕。套用之前説過的一些情景,過度付出的人,永遠無法滿足伴侶的需求。在伴侶把一切視爲理所當然的時候,儘管付出的物事不是責任内,只要有那麽一次,付出的達不到至少之前的程度,對方的回饋啓動的是自己是不是哪裏做不好的自責loop。
當然某程度這是expectation management失衡的現象,但是只要陷入這樣的關係裏面,這樣的cycle就會永無止儘。對方的需求永遠不會達成,也意味著永遠會有東西要忙。有拯救者心態的人,除了tend to吸引victim mentality受害者心態的伴侶外,也可能因爲自己的過度付出,把好好的一個人慣成重度依賴者。
然後我就想起阿甘曾經問我的一句話——你爲何把對方當成小孩來照顧?
諮商師也問我,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會如何跟這位前度相處?其實類似的問題友人也問過,但那次是以第一次諮商的context問——遇到下一個的時候,我會不會甘願把裝滿水杯子擧起來?
當下我沒有答案,如今也依然沒有。
那時候會那麽寵著,自然是身爲男友希望對方快樂安心,也自然是因爲不放心。但有時候就算想要當rescuer也要考慮另一個殘酷的現實——人家有沒有需要,或是你可以提供的,是不是人家要的。前者很明確,但如果是後者,很自然的我就會陷入之前説的,最壞的組合。我永遠無法讓對方滿意,但永遠自責於自身無能滿足對方需求這樣。
或許是衝擊很大的關係,所以離開相談室的時候我思緒飄得很遠。當然一方面很慶幸似乎找到了burntout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卻開始思考以後如何面對愛情的這個課題。諮商師跟友人的問題,要怎麽回答?我到底從一段感情中,要的是什麽?這些問題,至少在目前我回答不上來。
還是直接乾脆扮演受害人心態的角色就好。